第十三章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685056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公共卫生服务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十三章公共卫生服务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十三章公共卫生服务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十三章公共卫生服务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十三章公共卫生服务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公共卫生服务管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1. 公共卫生是通过国家与社会共同努力,预防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 环境,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实现全社会的健康促进的科学和技术。(二)公共卫生的性质 公共卫生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其核心是“公众健康”,更强调“预防为主”。1.公益性2. 行政性和技术性3. 计划性和系统性4. 公平性和效率性5. 社会性和群众性(三)公共卫生职责 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保护环境; 预防意外伤害; 倡导健康行为; 对灾难做出卫生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 确保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四)公共卫生体系公共卫生体系(public health s

2、ystem)是指以维护和促进公众健康为根本目的公共卫生活动 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机构组织和具体措施等要素的系统集合,是在一定权限范 围内提供必要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民营、志愿组织的总体。(一)公共卫生服务的概念(二)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1. 公众性2. 公用性3. 公益性4. 公平性(一)公共卫生管理概念公共卫生管理(public health management)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为 实现公共利益,优化配置公共卫生资源,及时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并 对公共卫生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知识拓展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类型 根据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

3、争性这两个标准,可以将公共卫生服务划分为三大类型: 1.纯公共卫生服务2. 准公共卫生服务 这类服务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有的学者称之为拥挤型公共卫生服务。3. 私人服务(二) 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1988年,IOM发表的公共卫生的未来报告将政府对于公共卫生的核心功能定义 为三部分:评价(assessment)、政策研究(policy development)、保障(assurance)。(三)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public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侧重于研究合理配置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公共卫生管理公共卫生

4、管理侧重于公共卫生政策、公共卫生组织、公共卫生计划与评价等。四、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公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医 疗保健服务提供机构、公共卫生学术机构、社区、企业、雇主及媒体等。五、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过程管理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过程是指: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控制疾病形势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 需求;通过提供优质公共卫生服务;把公共卫生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 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的过程。公共卫生组织:各级政府部门的公共卫生服

5、务组织主要包括卫生行政组织和卫生业务组织 一、公共卫生行政组织、公共卫生服务组织2.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监督中心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监督中心是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承担行政管理职责的 事业单位,也是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行政许可对外的统一窗口。卫生监督中心承办6项由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接审批的行政许可工作。3.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主要工作:开展健康教育与卫生新闻宣传利用的理论、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为政府制订 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等提供技术咨询及政策建议。 组织下设:健康传播部、项目管理办公室、理论与政策研究室等9 个专业科室(二)地方

6、公共卫生服务组织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 主要是指在一定权限范围内提供必要的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民营和志愿组织等, 包括各级政府公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机构、公 共卫生学术机构、社区、企业、雇主及媒体等。 我国目前的疾病控制管理主要包括传染病控制管理、慢性病控制管理、地方病控制管理、职 业病控制管理等内容;卫生监督管理包括传统五大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放射 卫生)在内的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妇幼保健、健康相关产品监督管理等内容。 一、疾病控制管理 疾病控制管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依靠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公共卫生服务提

7、供机构等,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对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和 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过程。疾病控制管理主要包括现场调查、防治策略与措施、疾病监测与效果评价三方面。 (一)传染病控制管理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致病性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引起的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1. 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 或地方性。2. 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病种我国目前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病种有3 类 39种。(1)甲类传染病有鼠疫、霍乱 对甲类传染病

8、,实行强制管理。(2)乙类传染病有26 种(3)丙类传染病有11 种对乙类传染病中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 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上述法定管理的传染病中,卫生部分别于 2008 年及 2009 年将手足口病和甲型 H1N1 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境卫生检疫法管理。3. 传染病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依据传 染病防治法规定,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和防治策略,传染病管理的要求是:( 1)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 2)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9、 3)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各种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4)国家支持和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4. 传染病的监督监测制度、预警制度、疫情信息公布制度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疫情信息以及其 他预防、控制工作,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 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 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并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二)慢性病控制管理1. 慢性病概述

1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NCDs) 简称“慢性病”或“慢病”, 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 病因证据、不能自愈甚至几乎不能完全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是由多种 致病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也被称为现代文明病或生活方式疾病。常见的慢性病有: 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 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脏病、脑卒中; 营养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如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肝、肾疾病,如肝硬化; 心理异常和精神病,如过劳症、抑郁症;

11、慢性职业病,如矽肺; 遗传性疾病,如高血压、肥胖; 其他各种器官的慢性、不可逆性损害。引起慢性病患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类: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在四类危险因素中,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是慢性病最重要的致病因 素 遗传因素; 卫生保健服务因素。这些因素是可以采取措施干预的。知识拓展健康管理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actors)进行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干预这样一个全面管理的过程。 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 康改善效果,真正达到提

12、高生命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2. 慢性病的流行形势与社会危害 慢性病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慢性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 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 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 70%,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慢性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全社会对慢性病严重危害普遍认识不足,工作 机制尚未建立,防治网络尚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3. 慢性病防治的基本原则WHO 确定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战略目标是: 建立全球性的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公共卫生体系及方法,将

13、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作 为卫生工作的重点领域,发展综合防治措施和多部门参与的活动与计划,发展多种 国际的预防活动,共同进行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改变全人口的健康状况。(1)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 这是慢性病防治首要原则。(2)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4. 慢性病管理的策略与措施卫生部等 15 部门联合制定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 年)(以下简称规 划),提出以下防治策略与措施。(1)关口前移,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2)拓展服务,及时发现管理高风险人群(3)规范防治,提高慢性病诊治康复的效果(4)明确职责,加强慢性病防

14、治有效协同(5)抓好示范,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6)共享资源,完善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7)加强科研,促进技术合作和国际交流(三)地方病控制管理 地方病(endemic disease),也称之为地方性疾病,是指相对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 生或流行的疾病,或者在某些特定地区相对稳定且常常发生的疾病。地方病不需从 其他地区输入。 长期居住在病区的居民均有可能发病,具有易感性。 地方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地球化学性地方病、自然疫源性地方病、与特定生产生活方 式有关的地方病和病因未明地方病。1. 地方病概述我国地方病有70 余种,根据地方病的流行情况和对居民健康威胁程度,我国将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中毒、地方

15、性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鼠疫、布鲁氏杆菌病和血吸虫病等 8 种列为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前5 种属于地球化学性疾病,后3种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 31 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危害, 主要有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和克山病。2. 地方病防治基本原则及目标1)地方病防治基本原则 政府领导、齐抓共管。 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因地制宜、科学防治。 预防为主、防管并重。(2)地方病防治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防治 措施,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根据中国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具体目标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 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 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和砷中毒的危害。 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及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危害基。 有效控制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降低人群摄氟水平。 基本消除大骨节病。 基本消除克山病。3. 地方病防治策略与保障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