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改革综述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684797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改革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改革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改革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改革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改革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改革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改革综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改革综述 浅谈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改革 李钧 彭晟 近两年,我校坚持以校为本,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工作,使学校在校本课程改革课改实验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综合素质,有效地推进了校本课程改革。 一、以建立校本改革的良好机制,推动校本管理 1、建立过硬的组织保障机制。 在校本课程改革实验正式启动的前一年,我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年级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组,明确了实验中各部门及主要负责人的职能和分工,提前开展实验做好各种准备。实施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领导深入第一线联系年级组、教研组制度,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

2、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处室经常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 2、建立前瞻的理念普及机制。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转变教育观念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为帮助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观念,学校不断为教师购买课程改革学习资料,组织专题讲座,开展读数活动,组织大讨论等。学校先后为教师配发了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走进新课程等近10本理论书籍,还通过网上下载、书籍摘编等方式,编发了大量学习资料,提供给教师自学。 3、建立科学的制度约束机制。 为保证校本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学校按化法为规,依规办学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包括学校章程、岗位职责、常规工作要求、考核评估等内容的118个规

3、章制度,其中近10个规章制度和工作措施,被区教育局向全区推广。这些制度的实施,克服了学校管理中因“人治”带来了的随意性和不公平现象,使学校各项工作有了标准和依据,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 4、建立可行的实验谋划机制。 我们坚持长计划短安排的工作原则,将课程改革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制定了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我们还聘请了课改顾问组,及时咨询课改信息,主动争取指导,并不断根据省内外实验区(校)的先进经验,充实调整实验方案。坚持每学期一次工作计划和总结,每月一次工作安排和小结,实施周工作行事历制度,使校本课程改革工作做到周密部署、合理安排、及时总结、有序运行。 5、建立深入的工作检查机

4、制。 加强过程管理是推进校本课程改革的的关键环节,而检查是规范过程管理的有效手段。在过程管理中,我们坚持检查与指导相结合,以问题推动作为工作策略,将“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作为工作理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施教师教学过程检查、班级管理目标考核、学生日常行为检查等制度,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检查指导机制;通过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实施民主管理,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 6、建立合理的成就奖励机制。 及时总结推广成绩突出的部门、组织及个人,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我校除按上级下达指标推荐表彰各级各类先进组织和个人以外,还结合课程改革实际需要,设计了10余个表彰项目。如:每年表

5、彰一次优秀教研组(备课组)、优秀班集体、教师“一加一”互助对子、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校园之星”等。门类齐全的设奖项目为师生提供了成就自我的契机,也为校本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以提供良好的课程保障条件,推动校本培训 教师队伍建立是关系校本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性工程,校本培训是教师队伍建立的重要策略。我们依托课题研究,有效地推进了校本培训工作,为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专家引领。 课程改革是涉及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的一场根本性变革,改革彻底且进展迅速,以至广大教师对实施新课改的有关政策精神、改革思路还缺乏了解和把握就已经投入实验。在这种情况下,专家引领就更具有必要性和

6、重要性。近三年来,我们邀请省内外教育专家、高校教授和市教育局领导到学校为老师们做学术真题报告和理论学习辅导讲座0次,还选派6人次参加省教厅组织的培训。促进了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思路、课标的理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 2、学堂搭台。 举办“教师学堂”,为校本培训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教师学堂”分“权威论坛”、“校长讲座”、“骨干报告”和“教科沙龙”四个栏目循环进行。“教师学堂”每周开课一次,每次2个小时,开课时间为每周四晚上或周五下午,要求所有教师都参加相关内容的培训。学校成立了“教师学堂”校务委员会,制定了教学计划、行事历和考勤、听课、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7、使“教师学堂”管理规范,气氛活跃,增强了我校校本培训工作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榜样示范 通过先进群体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是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开展各种示范活动。如举行优秀教师、劳动模范报告会,在校报上开辟专栏刊登优秀教师事迹等。二是开展青年骨干教师“五个一”示范活动。即获得区级以上青年骨干教师称号的教师,每年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出示范:指导一名未获得荣誉称号的教师、承担一次校级以上公开课、发表一篇教育经典文章(市级以上)、承担一个相应级别的科研项目、自制一件多媒体课件;三是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

8、位党员教师每年要:读一本理论著作、写一篇经典教育文章、联系一名非党群众、转化一名后进生、奉献一个工作日、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4、校际交流 兄弟学校之间共同开展管理合作、教学研究、教师培训,能实现信息、经验、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共享,避免实践走弯路。课改实验实施以来,我们先后派出近6位学校领导、20位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其中,派出1人两下江苏洋思,学习洋思中学经验;将学校建成江西省远程教育示范校,与国内知名学校实现了资源共享;承担了市级以上教研活动数三次,提供观摩课近3节,给老师赢得了学习机会;学校建立了“课改开放日”,启动了与九龙初中的联动发展实验。 5、自我反思 实施新课程对教师应变能力的要求较

9、高,自我反思是教师驾驭课题教学,适应师生互动的必要过程。我们要求教师奖反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前通过反思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的预测和分析,制定解决问题的预案;课中通过反思自我监控教学过程,随机应变,处理好师生互动中出现的新问题;课后通过反思对自身课堂教学进行批判和总结。改变了备课本设计,开辟反思栏,要求教师写反思日记,通过反思日记记录教学中的收获和体会,以便总结教学经验。 三、以激发具有活力课程改革为基础,推动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 1、网络建立保障条件 校本教研队伍

10、由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组成,为使校本教研正常开展,必须将三股力量整合一致,按聚集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行动的基本流程开展工作。为此,我校教研处,专门负责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师校本管理工作,成立了1个教研组,25个备课组,选派11名骨干教师参加市教研室中心教研组,近0名教师参加了教育学会等学术团体,有位教师受聘为市教研室课程改革学科指导组成员。纵横交错的教研组织网络建设为校本教研的正常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集体备课主要形式。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组织形式。我们在坚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的基础上,按“集中讨论资源共享个人微调课后反思”的思路组织

11、集体备课。即在人人钻研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上,由一人主讲提出问题,同组讨论解决问题。主讲人要提出教案设计框架和编制a课件,上传到校园网上或打印给每位教师,同组教师根据自己实际,进行调整或补充。集体备课聚合了集体智慧,实现了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了每位教师的主讲能动性。 3、课堂教学核心内容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抓好课堂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中心任务。我们的做法:一是开展上“六课”活动。即:新教师上汇报课、青年教师上竞赛课、实验教师上研究课、高级教师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上“六课”活动每年一个轮回,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实施;二是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位教师每学年要写一篇好

12、教案、设计一个好活动、制作一件好教具或多媒体课件、写一篇经验文章。“四个一”活动由教务处组织,每年开展一次评比,在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三是每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大讲赛和主题班(队)会大赛;四是每年组织一次德育经验交流会和教学经验交流会;五是开展“一加一”结对互助,每年召开一次优秀“一加一”对子经验交流会。课堂教学研究探索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学科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能较好地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4、课题研究关键环节 常规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已经成为我市教育界的共识。我校按照这一理念,向全校教师提出了“学理论、搞实验、创经验、写文章”的要求,制定了教育教研课题管理条例,并向上级

13、教科研管理部门申报了8个科研课题,实现了学校历史以来,无独立立项课题的局面,现在学校承担着8个全国、省、市、区级课题研究。其中,中国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重点课题加强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获一等奖、省级课题中学生生物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被评为省优秀课题,课题成果荣获“江西省首届教学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二等奖。 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关心心理健康等课题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实验研究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素质,提升了学校品位,推动了课程改革实验。 5、课程开发重要任务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是实施新课程标准,构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14、近两年来,我们发动教师全员参与,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形成了学生入学教育、法纪教育、学法指导、学科竞赛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合唱技巧、书法、绘画等数十门校本课程,以专题辅导、选修课程等形式实施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和补充。我校从课改年级开始,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课长期采用专题式教学,形成了特色,根据教师教学实践材料编写的校本材料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等已正式批准印发。 6、案例分析有效载体 案例分析是以课程改革实验中的若干典型事例为依据,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规律性认识的方式。案例研究既涉及课堂教学中带共性的问题研究,如“学习目标如何确定和表述”、“布置作业如何体现分层要求”等,也有各学科教学中出现的典型或精彩片段总结,还有课程教学中失败的事例分析。案例研究以集体评议和自我反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化了教师的问题意识。 (作者单位:市六中)第 1 页 共 2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