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681925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案教 案202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学校:XXXX年级:XXXX教师: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优质教案202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教学策略是为实际的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目标是教学整个过程的出发点。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供大家参考。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1: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给课文编提纲。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电教设计】计算机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

2、象为形象。能集文字、图片、图象、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在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中,学生对重点句“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较难理解,特别是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学生缺少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我设计了两幅不同状态的溪流图,并配上不同的溪声,学生通过比较,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时间,又较好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沿途中映出红、油桐、新绿的图片展示,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

3、热爱,至于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我是利用电教馆下发的抽拉式投影片,在实物投影仪下演示完成的。【电教软件】PowerPoint2000【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结合课文引入新课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二、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学生在书上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1、作者沿途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景物:映山红 油桐 沙土 新绿 特点: 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感受:一片明艳(山中景物的色彩明亮鲜艳)2、“明艳”什么

4、意思?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明艳的山色?(多媒体展示映山红、油桐的图片,感受鸟语花香的美景)3、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意思。(什么叫“新绿”,为什么会或浓或淡?)4、理解“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山中花儿在大自然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格外有生机、有灵气)(表现作者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5、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6、比较多媒体展示的两幅溪流图,有什么不同?(比较溪声)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听着溪声齐读“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

5、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7、配乐齐读第二段:作者边欣赏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一路逆溪流而上,来到了双龙洞洞口。三、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来概括。山路(美)洞口(宽)外洞(大)多媒体1、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高山之上 树木繁茂 感到很有气势)3、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大会堂,高高的石顶,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多媒体展示洞中情景)4、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

6、。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利用投影片介绍: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一试。四、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1、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高楼上看物体,物体好像变小)2、默读第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中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投影片展示(利用实物投影仪)3、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当时的心情。(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

7、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4、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我们也为作者捏着一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其实这段水路并不长,大约就十米,但让人觉得船儿走了好久好久。孔隙中乘船真是“太险“了!五、背诵第四段六、总结全文(结合板书)内容略七、作业背诵第五自然段。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2: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学习目标认识8个生字。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8、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上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教师准备小黑板,上面写有“资料袋”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A案激情导入,扣题质疑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

9、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读思结合,圈点勾画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中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全班交流,读中点拨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

10、,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对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小结学法,延伸拓展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

11、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3:小英雄雨来教材简析小英雄雨来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有改动。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比较长,课文共有六个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教学设想1.通过阅读速度的递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略读课文篇

12、幅较长,为了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需要有较快的速度。三次读文本,分别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快速地读课文”三种要求,就是要学生学习并掌握较快地阅读文本的能力。2.培养合作意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英雄雨来一文内容较长,但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课文的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围绕课文重点、难点,抓住主要人物,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让学生有了充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3

13、.渗透对话意识,彰显个性体验。阅读教学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小英雄雨来一文所讲述的内容和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拉近这个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既重视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又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甚至与文本中人物的对话,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交流,并在交流不断修正,从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3.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

14、、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重点难点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2.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3.了解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1.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板书:小英雄雨来)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出问题)二、初读解疑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

15、做上记号。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四、研讨品读1.激趣:同学们读得十分认真,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明白了。只是,老师还有些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出示问题: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为什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快速默读课文,把这个问题想全面了再回答好吗?如果有必要,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全班讨论,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老师着重点拨:巧妙地帮助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