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课文分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67888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课文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课文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课文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课文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课文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课文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课文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重点、难点分析桃花源记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 特点。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五柳先生传1、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2、积累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重点词语。3、学习五柳先生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德和情趣新课讲解(一)五柳先生传1、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年时代由 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 之类的小官。他早

2、年便有爱慕自然,贪羡隐逸的思想。当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念这种生 活。所以,在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不常。三十九岁时, 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因“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 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 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解职而归。从此,完全走向了归田的道路。终年63 岁。陶 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在当时有一定的积 极意义。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 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

3、表现出强烈不满。 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 等晚年的桃花源诗并记,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 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 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 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2、熟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嗜 shi辄 zhe吝 lin褐he箪 dan汲 ji俦chou觞shang3、讲读课文,应注意如下词语:何许:何处。许

4、,地方,处所。 详:详细地知道。因:因此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号:别号,人名外的自称。 焉:语气词,表决定,相当于“矣”。 不求甚解: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执著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 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会意:对书中的精神实质有所领会。性:人的本性。嗜:喜爱,爱好。旧:指老朋友。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或:有时。置酒:准备酒。招之:邀请他。造:到去。辄:每每,总是。尽:指喝完。期:期望,希望。 曾不:一点也不。曾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感情上计较,指留恋、顾恋。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 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短褐:粗布短衣。 穿结:指衣服破烂

5、。穿,破。结,缝补。箪:盛饭食的圆形竹器。瓢:舀水的葫芦。 晏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自娱:使自己欢娱。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赞:史传文章结尾的评语。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迫追求的样子。极:推究。兹:代词,此,指五柳先生。若人:这样的人,指黔娄。俦:类。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3、课文结构(1) (1节)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家境、习性及其志趣。(2) (2节)用史传的结尾格式加了一个赞语,集中陈述了传主安贫守节的性格特征和 卓尔不群的理想。4

6、、分析课文:( 1)第一句话讲了什么?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不知何许人”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 外;“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了一个字号,与当时讲究门第的世风背道而驰, 表现了他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 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的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 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

7、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 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3 )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也说明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 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 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4) 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5

8、) “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 的看法。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 成理即可。(6)“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学笔法加的品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 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 生最大的特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5、主题: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 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德和情趣。(二)桃花源记1、翻译并

9、评点课文:(1)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 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重点词语:行:指船行。忽:说明是偶然的。异之:为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之:指 见到的景象。穷:穷尽,走到头。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 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 (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评点: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林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2)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10、便舍船,从口入。初极 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重点词语:舍船:丢下船。才:只,仅仅。悉:都。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 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座山,山有个小洞口,里面 好像有光似的。(渔人)便丢下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只 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 美丽的池塘和桑竹一类的树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狗的叫声不断传来。里边的人来 来往往耕种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

11、都和外边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由自 在的。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源人的生活环境,见到一片安宁和乐的世外天 地。(3)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 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 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重点词语:乃:竟然。妻子:妻子和儿女。焉:相当“于之”即“从这里”。语:(y U)告诉。足:值得。“问所从来”:即“问从何来”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 “竟

12、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用的“无论”不同。“余人 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译文:桃花源里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了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 他们。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招待他。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桃花源的人说自己的先辈们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 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 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对他们说了,大家听了都感 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告辞 离去。这里的人

13、叮嘱他说: “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2、3 段为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 4)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 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重点词语:志:做标记。 “便扶向路”:向:从前, “向路”:去桃花源时走的路。诣: 到去,这里指谒见。如此:像这样。译文:(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 他回到武陵郡城,去拜见太守,告诉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所作 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条路。(5)原文:南阳

14、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重点词:刘子骥,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真实可靠。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听了这件事。很高兴地前往,没有实现, 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再没有问路探访的人了。评点: 4、5 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讨桃源未果的情形。这是故事的结 局和尾声。为故事的第三部分。2、分析课文:( 1 )线索: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为时间顺序。( 2 )结构:全文分三部分:第一 部分(1 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第二部分(2至 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15、,作者正是借此寄 托社会理想。2 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3 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第三部分(4至5 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3)详略安排: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 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部分 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4)对作者笔下理想社会的认识: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 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 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个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 平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这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 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 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竟在何处,无处找寻。【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 分钟)(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俨然()阡陌()垂髫()诣太守()邑人()刘子骥()辄()吝情()短褐穿结()箪()晏()黔()汲汲()俦()衔觞()欤()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芳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