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巷道改造及维护安全措施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677493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巷道改造及维护安全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煤矿巷道改造及维护安全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煤矿巷道改造及维护安全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煤矿巷道改造及维护安全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煤矿巷道改造及维护安全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巷道改造及维护安全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巷道改造及维护安全措施(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贡市荣县石桥煤矿巷道改造及维护安全措施施 工 地 点: 101 回 风 巷矿 长: 队 长: 编 制: 年 月 日会 审 意 见年 月 日-会审人员签字:矿 长: 安 全:生 产: 机电: 通 风: 技术:规 程(措 施) 学 习 贯 彻 记 录参加人员职务或工种签 名参加人员职务或工种签 名贯 彻 人: 贯彻时间: 年 月 日贯彻地点:一 、概况石桥煤矿东翼原上探煤巷,由于生产安全形式需要将该巷设计为101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因原上探煤巷(101回风巷)巷道高度和宽度不够,故需对101回风巷进行巷道维护改造。为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此措施。二、技术要求1、101回风巷道形状为梯形巷道,掘进断

2、面为5.07m2,净断面为4.45m2。2、巷道支护采用锚喷支护,巷道规格:掘进宽度:2.6m,净宽2.4m;掘进高度:2.1m,净高2.0m。巷道断面及支护图:3、施工顺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101回风巷由下往上、由外往内逐步施工。施工方法为卧底(或挑顶)、刷帮达到要求断面积。4、对改造后的巷道永久支护采用锚网喷浆支护,永久支护滞后碛头20m。三、安全技术措施 (一)、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1、局部通风管理(1)、局部通风机安设在主平硐内进风流中,距掘进巷回风口不小于10m,局部通风机不得抽循环风。(2)、局部通风机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严禁任何单位、个人擅自停开。(3)、临时停工不得停风,否

3、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警标,禁止人员进入。(4)、风机实行挂牌管理,牌板吊挂在风机安设处上方,并与风机平行吊挂。(5)、每月定期检修局部通风机,严格执行检修停风、停电审批制度,必须保证通风机连续运转,杜绝无计划停风、停电现象。(6)、风筒直径为500mm,风筒出风口距作业点不大于5m,工作面风量必须符合配风标准。(7)、严格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延设风筒,风筒吊挂做到平、稳、直,逢环必挂,拐弯处上弯头,严禁拐死弯,风筒接头必须实行双反边,发现风筒破口和接头漏风处,及时处理。(8)、局部通风机应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9)、施工过程中,严禁炮崩、挤压和压埋风筒。2、瓦斯防治(1)、掘进巷道必须使用局

4、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严禁局部通风机抽循环风,严禁微风、无风、瓦斯超限作业。()、安设风、电闭锁及瓦斯、电闭锁装置。(3)、加强通风管理,每班必须对风机运转情况及风筒接设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加强巷道的通风系统巡视检查,确保巷道的入、回风系统畅通。(5)、跟班队长(班组长)、安全员、放炮员必须随身携带瓦斯便携仪加强对作业区域内的瓦斯浓度检查,作业区域内瓦斯浓度超限,通风部门制定措施后,严格按措施进行排放。(6)、瓦检员要加强巷道冒落空洞处的瓦斯检查,当巷道冒落处的瓦斯超限,必须立即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7)、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连锁放炮”制度。“一炮三检”由瓦检查员

5、执行。(8)爆破完后,待炮烟散尽,视物清楚,经瓦检员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后,并经跟班队长检查工作面无异常情况,作业人员方可进入。(9)瓦斯检查必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之规定。3、安全监控工作面及回风各安设甲烷传感器各1个、设备开停传感器1台、风筒传感器1台、馈电状态传感器1台、断电执行器1台。监测仪表布置位置及管理如下:(1)瓦斯传感器悬挂在风筒帮的另一帮,距顶板不大于0.3m,距侧壁不小于0.2m,距碛头小于5m处。(2)设备开停传感器安设在风机专线上。(3)信号电缆、控制电缆必须吊挂整齐,与动力电缆、电话线平行吊挂,相距0.1m。(4)瓦斯传感器的报警、断电、复

6、电浓度及范围:报警点CH41.0%、断电点CH41.5%、复电点CH41.0%。断电范围为该工作面及回风流内全部非本安型电气设备。(5)瓦斯传感器必须定期调校、校正,每月至少一次。每7天用校准气样调校一次;每7天对瓦斯传感器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6)瓦检员每班必须对管辖范围内的瓦期传感器数据进行校对,当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在8小时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4、防尘管理(1)、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加强个体防护。(2)、工作面跟班队长(班组长)、安全员、瓦检员负责共同管理工作面消防尘工作。(3)、定期冲洗巷道积尘,清理电缆、电气设备及风筒上的落尘,发现煤

7、尘堆积飞扬必须及时清扫及清理。(4)、掘进巷道打眼前必须加强对工作面的洒水消尘。(5)、掘进巷道放炮前后及装砂过程中必须进行洒水消尘,放炮时打开喷雾进行降尘,净化巷道的风流。(6)、防尘设施、设备必须由施工单位指定专人管理,不得随意拆卸。(7)、必须建立完善喷雾洒水防尘系统。5、防灭火管理(1)、巷道内浮石必须定期清扫,煤(岩)尘定期冲洗。(2)、严禁带电检修和搬迁电气设备及电缆。(3)、严禁明火作业,严禁电气失爆。(4)、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炮眼剩余部分必须用黄泥填满、填实。(5)、机械设备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在易磨擦,撞击产生火花的地方洒水降温,避免机械磨擦、撞击产生火花。(二)、顶板安全

8、技术措施1、碛头临时支护为锚网支护,锚杆排距不大于1.0m,最大空顶距为1.5m,最小空顶距为0.5m。临时支护要紧跟碛头,所有作业必须在有效支护下进行。2、永久支护为锚喷支护,永久支护滞后碛头20m。3、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4、施工前必须对开口5m范围内的巷道进行支护。在爆破前、后必须检查巷道支护,若支护失效、变形应及时补设,确保安全生产。5、必须备有35套临时支护材料,并码放整齐。6、必须经常对掘进后的所有巷道进行检查,视顶板压力显现情况,必要时采取加固支护措施,保证支护完好有效,巷道畅通无阻,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修复合格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9、当顶板突然来压,支护变形速度

9、剧增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威胁人员并汇报,待隐患解除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10、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靠近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支护,在爆破前、后必须检查并修复。(三)、爆破安全技术措施1、爆破技术规定1)、爆破时必须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煤矿许用炸药。2)、放炮施工作业时,只允许一台放炮器进行爆破作业,严禁使用两台放炮器进行放炮。3)、爆破工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爆破工操作规程、作业规程中的规定。2、爆破安全措施1)、爆破工由培训合格并取得放炮资格证和作业证的放炮员担任,严禁非放炮员进行爆破作业。2)、爆破工领用发爆器后,必须仔细检查,发现发爆器失爆,

10、立即更换,在井下使用过程中,严禁拆卸、修理、撞击或敲打发爆器。3)、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4)、严格按规定装配起爆药卷。5)、装药前,首先用掏勺清除炮眼内的岩粉,再用木质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不得冲撞或捣实,炮眼内的药卷彼此密接。爆破工装完药后,必须将电管脚线扭成短路,并放在眼孔内。6)、爆破作业必须使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炮眼部分必须用黄泥封实填满,封泥不足严禁爆破,严禁用煤块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严禁裸露爆破。7)、炮眼深度和炮泥的封泥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炮眼深度为0.61.0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炮眼深度超

11、过1.0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8)、装药前和爆破前有下列情况之一,严禁装药起爆:(1)、工作面的控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或者伞檐超过规定。(2)、爆破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3)、爆破地点附近20m内,未清除岩石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4)、工作面风量不足。9)、爆破母线必须符合标准,长度:直头不得低于150m,拐90弯100m。爆破母线使用必须随用随挂,爆破前母线必须拧结成短路,严禁爆破母线失爆。爆破母线必须与电缆线分别挂在两侧。严禁电雷管脚线、爆破母线同电器设备等导电体相接触。10)、每次爆破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在所有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

12、道入口设置警戒,警戒与爆破安全距离规定为:直头150m,拐90弯100m,所有人员必须到警戒线以外躲避,待爆破完毕后,由当班班(组)长亲自将警戒人员接回。11)、放炮器的钥匙必须由爆破工随身携带,严禁转交他人。12)、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爆破工、瓦斯检查工和班组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拒爆、残爆等情况,若有危险,必须立即处理。13)、发爆器通电以后发生拒、残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状,再等一定时间(使用延期电雷管时,至少等15min),才能沿线检查,找出拒爆原因进行处理。14)、在爆破时必须使用符合规定发爆器和爆破母

13、线。严禁出现明接头。15)、当班没使用完的炸药、雷管,爆破工必须按规定交回火药库。(四)、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1、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2、施工中加强观察顶板和两帮,如果发现有透水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五)、机电安全技术措施1、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2、电缆不应悬挂在风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3、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4、机电设备检修一律进行断电、验电、放电工作,把开关手把打到零位并锁好,挂上“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牌,且有专人看管。执行谁停电谁送电,不得用电话联系停、送电。5、使用中的各种电缆必须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吊挂。6、供电应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六)、运输安全技术措施1、装车时要注意车身前后的人员和周围人员的安全。2、在开始推车时要先发出警号,推车人员在推车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巷道两帮及前方情况,防止撞伤人员和碰倒支架。3、推车时人员要在车身的后面,手把安全扶手,目视前方,齐心用力。4、同向推车距离必须保持在20m以上。(七)、其它安全技术措施1、生产准备(1)、施工前,通风设备、供电设备必须安设到位正常运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