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写作手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675766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阅读写作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记叙文阅读写作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记叙文阅读写作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记叙文阅读写作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记叙文阅读写作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写作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写作手法(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专题写作手法一、什么是写作手法 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艺术手段。写作技巧受限于 作者的世界观、艺术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为写 作活动服务。二、写作手法的分类。1、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 问、设问、引用等。3、结构手法:过渡、照应、详略、衔接、悬念、铺垫、伏 笔、线索等。4、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类比、烘托、衬 托、对比、扬抑(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讽刺托物言志、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开篇点题、卒章显志、借景抒情、以 小见大等。三、写作手法的作用。(一)表达方式的作用1、记叙:交待背景,为

2、下文作铺垫。 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顺叙: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 时空层次性。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使情节曲折;造成悬念,吸引 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内容对比鲜明,突出中心。插叙:是在人物事件原定的叙述线索适当的地方,插入某些情况的介绍,交代某些关系,或对某些矛盾作侧面说明。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紧 凑;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读 者感到有张有弛,活泼轻松。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 的人

3、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作用: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 时也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注: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 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和插叙的 区别是补叙大多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2、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作用是详细、科学、准确地介绍事物以突出 事物特征,表现人物形象。3、抒情:抒发真挚深沉的情感,表达作者的观点,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渲染气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注:抒情按照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的作感情表达较为强烈,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引发读者共鸣, 便于读者

4、理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中心。间接抒情的作用 含蓄而深沉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耐人寻味。 4、描写: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 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注:描写按照对象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 节描写 按照角度分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按照特征分为白描和细描。人物描写分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 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 语言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 的身份与社会地位;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 的主题与时代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

5、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 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 物的精神面貌。动作描写:显示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变化的 姿势、感情或者态度;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 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品 质。【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 提供具体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和人物形象,抒 发人物情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突出某 种环境特点,为中心服务。社会环境的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场面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

6、表现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事 物。细节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 动细致的描绘。作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 作品内涵等;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 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正面描写的作用: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感知人物的言谈 举止、音容笑貌和环境的规模、事件的气氛等。侧面描写的作用:更能突出主体事物的特征,表现人物、性 格、心理;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使主题深刻、耐人寻 味。白描的作用:让被描写的对象主体突出,简洁明了,准确传 神;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烘托气氛,表现 力强,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细描的作用 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

7、或事物形象,更好地表现主旨;感染力 强,使人能身临其境,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5、议论: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提高战斗性;明确文章主题, 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叙议结合的三种方式及作用 先议后叙: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点明主题,总领全 文。先叙后议:揭示事件的意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 睛,启迪思维。夹叙夹议:对人、物或理的认识更加深入,画龙点睛,突出 主题。(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 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 物更突出、更鲜明。

8、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 感染力。 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对比: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 出,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反复: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设问: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引用:使语言简洁生动,增加诗意和感染力,突出人物形象, 深化主题,使观点更有说服力。三)表现手法的作用1、象征:使思想感情表现的含蓄、耐人寻味;鲜明地突出事物的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使文章内涵丰富,给人以 启迪。2、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

9、特点、性格、 思想、感情。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使文章 曲折含蓄,独具风格。3、讽刺: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4、对比: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5、联想: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使文章更有内涵,增强文学性。6、想象: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7、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特点和本质特征,更鲜明的刻画 人物的性格,集中地揭示主旨。8、托物言志:含蓄、富有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 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9、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表达思想和情感,使读者受到感染 10、借景

10、抒情:使抒情方式更为含蓄,情景交融,使文章充 满诗情画意。11、渲染:以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增加气氛,加强艺术效果,深化主题。12、动静结合: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13、欲抑(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使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使情节多变, 形成波澜,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 下比较深刻的印象。14、以小见大: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15、类比:更浅显形象地加深本体事物理解;加强作者的某 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16、烘托:它起到强调渲染气氛的效果。17、卒章显志:总结全文,升华感情,点明或深化主题;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

11、味。点明主旨,增加文章的深刻性、 感染力和结构美。18、开篇点题:使文章中心突出,使读者一目了然,留下深 刻印象,总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交代要素,营造 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四)结构手法及其作用1、照应(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贯通,总结全文,增强表 达效果;突出主题,深化主题。2、过渡:承上启下,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前后呼应;转 移话题、连接事件,转换场景;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衔接 紧密,上下连贯。3、衔接:使诗文上下文之间取得连接与过渡的一种写作技法。主要作用是保持意义上的连贯、文句的流畅和行文的变 化。4、悬念:使文章张弛有度,情

12、节曲折,吸引读者。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自己主 题的目的。5、铺垫:主要内容起烘托作用,比如推动情节,为下文做 铺垫,突出人物等等。它可以限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 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和关注。6、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使文章结构紧凑,把文中的 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体现文章主题思想。7、伏笔: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8、详略:详写不为人熟知的,让读者了解,有利于更生动、更深刻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是令人熟知的,有利于交待事 情的来龙去脉,对主题起补充衬托

13、作用。详略得当,使文章 错落有致,引起读者兴趣;内容充实,突出人物形象特征; 笔法富于变化,重点突出,体现主题思想。四、写作手法的中考题型一)、指出文中的某些内容属于何种写法并分析其作用(好 处)。1、修辞手法例:说出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并简析这个修辞方法的作用。11年扬州有一缕阳光叫感动)老太太告诉我,他俩都读过书,但膝下无儿无女,老头原来 就爱看报,报纸成了他的“儿子”,每天都让她找报纸读给他 听。答:比喻(1分) 突出老头爱看报的程度(1 分),对报纸 充满了感情(1 分)。(如答“报纸成为老人的精神寄托”可得 2 分。意思对即可。) 例:下面语句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其中一种,

14、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 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 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11 年武汉市萧萧池 塘暮) 答:这句话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池塘具 有灵性、充满活力的特点,表明了池塘与故人生活密切相关, 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这句话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池塘的动态美,突 出它鲜活而有灵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 之情。题型: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好处、表达效果)。答题策略:1、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2、修辞手法+作用(结合内容具体分析2、表达方式例:本文依次运用了哪些表达方

15、式来呈现 “雨韵”这一主旨 的?(4分)(11广西雨韵)答: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再叙事,讲了老 人与小男孩在雨天的故事;最后抒情,表现了作者对雨的 喜爱与赞美之情。每答对一点给 1分,答对三点给 4分。例:选文第段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分)(11 年河北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雷丁市是伯克郡的一个辖区。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 经常有外地人来到这里定居。这年春天,温丝莱特家的左邻新搬来了一位老妇人 一一珍妮芙太太。她是一个婶妇,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子,也不在身边,固而 显得:冲孤单。大人们都很忙,没有人愿意在她家门前驻足片刻。老妇人却吸引 了温丝莱特的注意,因为她跟老妇人一样孤寂。温丝莱特的父母都是职业演员, 忙碌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每天放学后,温丝莱特就会到老太太那里去,和她玩一 会儿。她给老妇人讲幼儿园的趣事,老妇人给她讲好听的童话故事。尤其是周末, 老少两人常常在一块儿共享快乐的时光。答:自然环境(景物)描写;为珍妮芙太太的出场作铺垫,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第(3)段中对老人进行外貌描写有何作用?(3分)(11年 湖州市最好的圣诞礼物)(3)我环视四周,发现了埃里克兴奋的来源。那是一个老人,穿着一件沾满油污并且已经破烂不堪的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