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673671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通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要充斥着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丰盛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中的?司马光是一篇传统教材,教学时怎样才能体现新大纲的精神呢?针对本文的教学重点,我对?司马光做了如下教学反思:一、读一读、演一演、问一问课文中司马光是怎样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的呢?1、找出有关“怎样救的段落。读一读,画出“怎样救的句子,点出重点词语。“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2、表演

2、体会司马光“怎样救小朋友,看谁把司马光的表情、动作演得像。表演、评议3、再读第自然段,对司马光“怎样救小朋友的表现提出问题,想想、议议。教师可从学生实际出发,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再读第自然段后提出:司马光为什么“没有慌?当时他会怎么想?他怎么会知道“举起一决石头,使劲砸那口缸?石头是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几下子把缸砸破?使学生在读的根底上,有充沛思考的余地,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会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对司马光在小朋友遇到生命危险时“没有慌,从容冷静,急中生智,动脑筋、想方法,化险为夷会有更进一岁的理解。4、引读第自然段,说说你从司马光的表现中明白了什么?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让学生从事情本身以及事情所表明

3、的道理等等角度各抒己见。5、引读第自然段:当看到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办的?6、大组比照读第、自然段。分角色表演司马光、掉进缸的小朋友、众小朋友看谁演得最像。再说说“都慌了和“没有慌的不同结果。二、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让我们来看看司马光为什么“砸缸救小朋友。1、自由读读课文,看看那口水缸在哪里?是口什么样的水缸?用“_画出有关句子。第二自然段2、认真读第二自然段,察看插图。有条件的学校可用投影仪将课本中的插图放大,集体现察。小组讨论:一个小朋友掉进那口水缸里,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破缸救那个小朋友?引导学生认真察看插图,认真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和图上的孩子相比,文中写的“大水缸是

4、相比孩子们的个子还高。而且体积大,能装许多水。学生在读读、看看、议议中弄明白,那样“大的水缸,又是“装满了水,表明小朋友掉进缸以后,整个儿会被淹没,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司马光要“砸破那口缸,让水流出来,才能救小朋友。三、思考、想象、设计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能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可让学生充沛地想象,允许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方法如大家都伸手去拉;找树枝伸下去让掉进缸里的小朋友拉住树枝众小朋友再一起拖;甚至说一齐把缸推倒等等。只要理由充沛,想象合理,就要给予充沛肯定,也激励有争论。四、扩展活动在学生已充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可安顿一些“难题让学生想一想,如:家里炒菜时油锅忽然燃起来了怎么办?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凹了怎么办?热闹的大街上和父母走散了怎么办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遇事不慌张,要积极动脑筋自己想方法解决的道理。在说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把意思叙述得更分明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