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仿真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671824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仿真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仿真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仿真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仿真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仿真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仿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仿真(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模块设计与仿真院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业通信工程级通信091班DSB-SC 系统仿真3摘要3一、设计目的4二、设计要求4三、系统原理5(一)系统框图: 5(二)各模块原理及M文件实现51. 调制部分52. 高斯白噪声信道特性分析64.解调部分9(三)Simulink 仿真 11四、M文件完整程序13五、结束语17六、参考文献18DSB-SC 系统仿真 摘要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调制过程实际上是 一个频谱搬移的过程,即是将低频信号的频谱(调制信号)搬移到载频位 置(载波)。而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即是将已调制信号还原成原始基带信 号的过程。调制与解调方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

2、通信系统的性能。幅度调制 就是一种很常见的模拟调制方法,在AM信号中,载波分量并不携带信息, 仍占据大部分功率,如果抑制载波分量的发送,就能够提高功率效率,这 就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DSB-SC ( Double Side Band with Suppressed Carrier),因为不存在载波分量,DSB-SC信号的调制效率就是100%,即全 部功率都用于信息传输。但由于DSB-SC信号的包络不再与调制信号的变化 规律一致,因而不能采用简单的包络检波来恢复调制信号,需采用同步检 波来解调。这种解调方式被广泛应用在载波通信和短波无线电话通信中。 但是由于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必将引入高斯白噪声,虽

3、然经过带通滤波器后 会使其转化为窄带噪声,但它依然会对解调信号造成影响,使其有一定程 度的失真,而这种失真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介绍了 M文件编程和Simulink 两种方法来仿真DSB-SC系统的整个调制与解调过程。关键词 DSB-SC调制同步检波信道噪声M文件Simulink仿真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实现模拟 DSB-SC 信号的调制解调。加深对幅度调制的 理解,建立对通信系统整体过程和框架的新认识,更好的理解幅度调制系 统的各个模块的作用以及仿真实现方法。同时加强对 MATLAB 操作的熟练度, 在使用中去感受 MATLAB 的应用方式与特色。利用自主的设计过程来锻炼自 己独立思考,分析和

4、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动手能力,在实验中提高对理 论的领悟层次,明白通信的实质!二、设计要求(1) 熟悉MATLAB中M文件的使用方法,掌握DSB-SC信号的调制解调 原理,以此为基础用M文件编程、Simulink仿真实现DSB-SC信号的调制解 调。(2) 绘制出 DSB-SC 信号调制解调前后在时域和频域中的波形,观察 两者在解调前后的变化,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来加强对DSB-SC信号调制解调 原理的理解。(3) 用随机噪声来模拟信道中的高斯白噪声。三、系统原理(一)系统框图:解调信号低通滤波接收滤波发送滤波调制信号载调 制 器波(二)各模块原理及M文件实现1. 调制部分如果将AM信号中的载波抑

5、制,只需在将直流A 去掉,即可输出抑制载 波双边带信号(DSB-SC)。DSB-SC调制器模型如图1所示。m (0(f)kCOS 0)图1 DSB-SC调制器模型其中,设正弦载波为c(t)= A cos+申0)式中,A为载波幅度; c为载波角频率;申0为初始相位(假定化为0)。假定调制信号m的平均值为0,与载波相乘,即可形成DSB-SC信号, 其时域表达式为SDSB = m(t)C0S ct式中,m(t)的平均值为0。DSB-SC的频谱为DSB 3 = 2 M 0+Q)+ M (-丿DSB-SC信号的包络不再与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一致,因而不能采用简 单的包络检波来恢复调制信号,需采用相干解调(

6、同步检波)。另外,在调 制信号m的过零点处,高频载波相位有180的突变。除了不再含有载频分量离散谱外,DSB-SC信号的频谱与AM信号的频谱 完全相同,仍由上下对称的两个边带组成。所以DSB-SC信号的带宽与AM 信号的带宽相同,也为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即式中, fH 为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仿真程序如下:Fs=500;T=0:499/Fs;Fc=50;f=5;x1=sin(2*pi*f*T);N=length(x1);X1=fft(x1);%抽样频率为Fs/Hz%定义运算时间%载波频率为Fc/Hz %调制信号频率为f/Hz%调制信号%调制信号长度%傅里叶变换到频域y1二amod(x1,Fc,F

7、s,amdsb-sc);%调用函数 amod ()进行调制绘图得到结果如下:2. 高斯白噪声信道特性分析在实际信号传输过程中,通信系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噪声,例如自然 界中的各种电磁波噪声和设备本身产生的热噪声、散粒噪声等,它们很难 被预测。而且大部分噪声为随机的高斯白噪声,所以在设计时引入噪声, 才能够真正模拟实际中信号传输所遇到的问题,进而思考怎样才能在接受端更好地恢复基带信号。信道加性噪声主要取决于起伏噪声,而起伏噪声 又可视为高斯白噪声,因此我在此环节将对双边带信号添加高斯白噪声来 观察噪声对解调的影响情况。在此过程中,我用函数 randn 来添加噪声,正弦波通过加性高斯白噪声 信道后的

8、信号为r(t) = A cos+0) + n(t)故其有用信号功率为S =圭2噪声功率为N = b 2信噪比乡N满足公式B=iiogi0 SN)到达接收端之前,已调信号通过信道,会叠加上信道噪声,使信号有一 定程度的失真。故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应为:已调信号+信道噪声仿真程序:noisy=randn(1,N);y1=y1+noisy;Y1=fft(y1);%模拟信道噪声%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傅里叶变换到频域调制信号、已调信号、加噪已调信号的绘图如下:T制惜号:F调剖倍号劇3. 发送与接收滤波器:主要为了滤除带外噪声,传递有用信息,提高信噪比,减小失真,采用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实现。仿真程序:rp=l;

9、rs=10;wp=2*pi*43,58;ws=2*pi*40,61;N,wc=buttord(wp,ws,rp,rs,s);B,A=butter(N,wc,s);Bz,Az=impinvar(B,A,Fs);yf=filter(Bz,Az,y1);Yf=fft(yf);%通带衰减和阻带衰减%通带截止频率和阻带截止频率%得出巴特沃斯的阶数N1和3dB截止频率%计算系统函数分子和分母多项式系数%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将模拟转数字%过带通滤波器滤除带外噪声%变换到频域得到带限加噪已调信号如下:4解调部分所谓同步检波是为了从接收的已调信号中,不失真地恢复原调制信号, 要求本地载波和接收信号的载波

10、保证同频同相。同步检波的一般数学模型 如图所示。p(0 低通滤波器cos (加+)DSB-SC同步检波模型设输入为DSB-SC信号Sm (t) = SDSB(t) = m(t )cos( Wct + 9 0)乘法器输出为P (t)= SDsB (t) = m(t )cos( wct +申 0)cos( wct +申) =1 m(t )cosg申 + cos(2ect + 申 0 + 申)通过低通滤波器后m0(t) = 2 m(t )cos(申 申)当二常数时,解调输出信号为m0(t) = 2 m(t)程序实现:y2=ademod(y1,Fc,Fs,amdsb-sc);Y2=fft(y2);fp

11、1=6;fs1=9;rp1=1;rs1=10;wp1=2*pi*fp1;ws1=2*pi*fs1; N1,wc1=buttord(wp1,ws1,rp1,rs1,s);B1,A1=butter(N1,wc1,s);Bz1,Az1=impinvar(B1,A1,Fs);yout=filter(Bz1,Az1,y2);%用函数ademod()解调yl%得出解调信号y2的频谱%设计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将y2过低通滤波器得多最后输出信号%得出输出信号的频谱Yout=fft(yout);调制信号与解调信号的对比:(三)Simulink 仿真在Simulink环境中进行可视化设计,建立双边带幅度调制解调系

12、统并实 现对它的动态仿真,系统框图如下所示。本例中的仿真系统由信源模块调 制和解调模块、模拟示波器、随机数产生器等构成。调制信号幅度为1 ,频 率为5Hz的正弦信号,载波采用振幅为1,频率50HZ的正弦信号,调制 和解调模块采用Simulink中的乘法器;最后的结果在示波器中实现出来。 模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从上到下依次为:原始信号波形、载波、加噪已调 信号波形、解调信号波形,过低通滤波的解调信号波形。Si re WavRard-DT hUmbcirPifDHU ciSine Wbh-cuhe-T八、AnniesFilter DuigniJSine旳廖t Utt-r502 pt二”:d -:Fi

13、lter Design 1仿真结果:调制信号经过调制解调过程之后引入白噪声,分别经过带通滤波器和 低通滤波器来将高斯白噪声滤波为窄带白噪声,再经过解调过程将调制信 号解调出来,反应原来的信息(由于噪声必然存在,所以必然造成一定程 度的失真,但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四、M文件完整程序U/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14、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st* t ptl | ; I 人| I /, . X-%*调制部分Fs=500;T=0:499/Fs;Fc=50;%抽样频率为Fs/Hz%定义运算时间%载波频率为Fc/Hzf=5;x1=sin(2*pi*f*T);N=length(x1);X1=fft(x1);y0=amod(x1,Fc,Fs,amdsb-sc);noisy=randn(1,N);y1=y0+noisy/3;Y0=fft(y0);Y1=fft(y1);figure(1)subplot(3,2,1);plot(T,x1);title(调制信号波形); 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s=abs(X1);frq=0:N-1*Fs/N;%调制信号频率为f/Hz%调制信号%调制信号长度%傅里叶变换到频域%调用函数amod()进行调制%模拟信道噪声%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傅里叶变换到频域%调制信号时域波形图%横坐标频率/H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