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67130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要一、项目名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二、建设地址:*县鲤城街道师范路272号三、建设单位:*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四、项目主管部门:*县发展和改革局五、项目负责人:*(县农业局局长)技术负责人:*(农艺师)财务负责人:*(会计师)六、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改扩建食用菌、果茶、畜禽、蔬菜和综合质检室,实验室总面积400平方米,在现有基础上根据不同检测参数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分区,对实验室的水、电、气等设施条件,试剂及样品存放、设备布局、温湿度控制、防火、防尘、防震、噪声和电磁辐射控制、通风排气、照明、“三废”处理和安全等设施进行系统设计和改造;新添置原子吸收

2、光谱仪、农药残留速测仪、多用途生物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气相色谱器、旋转蒸发器等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和农业生态环境监督所需的基本设备,以农产品及环境采样、样品前处理、常规检测、快速检测仪器等仪器设备为主,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开展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主要开展县域内农产品及环境采样、样品前处理、常规检验,检测业务范围包括农业投入品、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三个方面。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实验室土建投资60万元,仪器设备投资202万元,其它费用投资38万元。资金来源:申请中央预算投资补助100万元、省预算内投资补助100万元、业主自筹100万元。八、主

3、要经济指标评价:项目建成后,年检测费收入为231万元。年均利税总额70.3万元,投资利税率23.4%,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19.55%,所得税前为24.88%;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Ic=10%时),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165.2万元,所得税前为274.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所得税后为5.76年。九、简要结论:本项目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政府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技术能力,提高我县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增强我县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指导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4、具有重要意义,按照WTO规则,对进口产品进行检测,防止国外一些有害生物及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国内市场,保证人民群众及动植物的健康安全。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好,技术力量雄厚,自筹资金落实,发展前景好,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特点和需求,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效果明显。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符合国家对农业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第二节 编制依据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的意见;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三、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四、省发改委关于编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项目的通

5、知;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月*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六、*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七、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八、项目单位关于委托*县工程咨询中心编制*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第三节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单位*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经中共*县委编委仙委编200568号文批准成立的财政全额拨款法人事业单位,编制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名,农艺师4名,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技术力量雄厚,是*县唯一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其项目技术主

6、管单位*县农业局是一家集科研、教育、服务为一体的农业行政单位,下设茶果站、土肥站、农技站、兽医站、植保站、水技站、农村能源办、农业信息中心等,现有农业技术人员138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44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72个,农技咨询服务部25个,科普协会35个,有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干部330人,技术力量雄厚,完全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境内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发达,是福建省沿海典型的农业大县,盛产大米、甘蔗、水果、食用菌、鳗鱼、茶叶、薏米等,素有“蔗糖之乡”的美誉,曾是全国四大甘蔗基地之一;桂圆系历代朝廷贡品,可谓

7、“兴化桂圆甲天下”;度尾“无籽蜜柚”质优味美,名闻海内外;书峰枇杷以果质脆嫩、酸甜适度而备受欢迎;食用菌种植规模大,品质好,姬松茸产量占全国的70%,是新兴的“食用菌之乡”;金沙薏米品质独特,备受青睐;无铅松花皮蛋闻名遐迩,畅销欧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工作,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兴县、工业富县、农业稳县”的经济发展战略,每年安排实施30个农业重点建设项目,大力发展“九大特色农业基地”和“六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项目带动等方式,不断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水果、食用菌、畜牧、水产、蔬菜、林业六大农

8、业主导产业,粮食、水果、畜牧良种覆盖率分别达98%、95%和85%以上。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4.4亿元。水果是*县的一大优势特色产业,以龙眼、枇杷、文旦柚为主的优质水果开发面积已达28万亩,2006年产量5.1万吨。其中早钟六号枇杷栽培面积8万亩,年产量2万多吨,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书峰乡,培育了“书峰”、“东风”等两个品牌,其中“书峰”牌枇杷分别荣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中国名优品牌”、“福建省名牌产品”等称号,通过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特别是,近年,随着仙台农业合作的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初具规模,引进山益、摩天岭、富胜、胜丰、永喜、亿松、南阳、怡园等8家台湾企业,累计投资2亿多元,种

9、植台湾甜柿等名优水果1.5万亩,旨在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甜柿基地。*又是食用菌生产大县,连续三次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食用菌行业生产先进县”称号,2003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食用菌先进单位”。全县以蘑菇、香菇、巴西菇三大传统名菇生产为主,年鲜菇产量达3.7万吨,以姬松茸为主的珍稀食用菌栽培迅速发展,产量居全省第一,年产脱水姬松茸约2081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姬松茸产、销量的60%以上,其中销售额占日本市场的70%左右。全县农产品总产量达60万多吨,其中有30万吨以上的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农产品的质量

10、与安全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安全水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出现屡屡受阻和纠纷等问题,农产品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的事件已是屡见不鲜,这不争的事实就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的。各级政府都已认识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国现已全面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治理“餐桌污染”,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确保广大的消费者能吃上放心肉、放心菜、放心果、放心米。2001年开始,福建省政府着手组织实施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全省的主要食品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农

11、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作为治理“餐桌污染”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省级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为主体,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为基础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现阶段的“餐桌污染”治理主要是针对农产品加工和市场销售环节进行监控,而从长远来看,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应该着眼于从水源头上开始治理,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生产资料投入、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全过程实施质量安全监控,切实提高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水平。为此,国家和省相继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计划从2006年到2010年,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一个由部、省、县三级组成的、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

12、行高效,以解决食用农产品和大宗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完善制度,对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过程监管,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主要检测指标与国际接轨。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以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手段,以可靠的实验环境为保障,对农产品生产(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科学、公正的监测、鉴定、评价的技术保障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主要技术支撑,是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为政府提供技

13、术决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的重要职能,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方面发挥着关键和核心作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对于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调节农产品进出品贸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县是个农业大县,每年产出粮食、食用菌、水果、水产、蔬菜等农产品达60多万吨,其中有30万吨以上进入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在促进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加之工

14、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县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还不高,设施不健全,手段落后。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建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服务中心,利用现代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检安全状况的监测,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实现从“基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使广大消费者吃上“安全菜”、“放心肉”、“安全果”,防止突发性或群发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意

15、义。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推进*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近年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可以全面开展对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的普查与筛选工作,监测分析各地区的生态条件和资源优势,引导*县科学地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指导农民或农业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子种苗、畜禽品种和水产苗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形成农产品优势产区,培育和发展品牌农业。通过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等的检验检测也有利于摸清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指导农民按标准化组织生产,逐步提高*县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水平。三、

16、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与国际接轨和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产品将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竞争。为了保护国内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本国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利用WTO有关协议,特别是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抵制国外产品,保护国内产业。我国生产的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价格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但近年来发达国家以质量安全为由纷纷设置技术性壁垒,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受阻。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这种态势逐步加剧,蔬菜、茶叶、畜产品、蜂产品、水产品等相继遭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欧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