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研讨发言在《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绿色建筑新技术集成应用》专家研讨会上的有关论点说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670184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研讨发言在《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绿色建筑新技术集成应用》专家研讨会上的有关论点说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研讨发言在《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绿色建筑新技术集成应用》专家研讨会上的有关论点说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研讨发言在《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绿色建筑新技术集成应用》专家研讨会上的有关论点说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研讨发言在《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绿色建筑新技术集成应用》专家研讨会上的有关论点说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研讨发言在《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绿色建筑新技术集成应用》专家研讨会上的有关论点说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研讨发言在《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绿色建筑新技术集成应用》专家研讨会上的有关论点说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研讨发言在《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绿色建筑新技术集成应用》专家研讨会上的有关论点说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研讨发言在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绿色建筑、新技术集成应用专家研讨会上的有关论点说法。一、“西塔”超高层建筑外围护系统选用玻璃幕墙是正确的超高层建筑采用玻璃幕墙有争论很正常,没有争论反而不太正常。不谈建筑外观的美学问题,就技术层面上讲,任何一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无非有两种议论:肯定正面效应,否定负面效应,各执一端。我本人执第三类观点,即对采用新技术问题既肯定又否定,肯定中有否定;既否定又肯定,否定中有肯定。采用新技术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同时存在,实际上是“混合效应”,执其两端用其中,关键要看实际工程系统的条件,要从工程整体追求的目标来分析,从形成建筑物的全过程,

2、建筑物的生命全过程来分析。建立一个判定数学模型,必须有若干约束条件,有约束阈值,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化和最小化,即进行优化设计。肯定否定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倾向,都是相对性的结论。不应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一切依条件而转化。应当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因条件制宜。1. 超高层建筑采用玻璃幕墙的技术优点1-1.减轻建筑物自重玻璃幕墙的自重一般在60kg/nf,比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普通粘土砖、空心砖、花岗石材板等制成的外墙都轻。钢筋混凝土单位体积重量为2600kg/m3,粘土石专为1700kg/m3,加气混凝土为600-800kg/m3。折算至单位面积外墙体自重约为520、408、160-120kg/

3、m2,是玻璃幕墙的2-10倍。一幢高度400米、宽度30米的特高超高层建筑的外围护系统,因采用玻璃幕墙取代传统混凝土、砖等材料,则可减轻建筑物外墙自重约5倍多。例如,取外墙均值为320kg/m2,建筑物传统外墙自重可达4X320X400X30=15360吨,而玻璃幕墙自重为4X60X400X30=2880吨,差值12480吨。因外墙自重减轻带来建筑物总体自重减轻。因而可节约水平运输(12480吨+8吨=1560车次)、垂直吊装(12480吨+2吨=6240吊次),带来了建筑地基础工程的节约(12480吨+30X30米=13.82吨/平方米)。1.2. 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玻璃幕墙比混凝土、砖砌体

4、等重质外墙轻,由于轻再加上悬挂结构、浮动节点、层间变位适应性好等,使建筑外围护系统抵抗地震的性能十分优越,这是超高层建筑非常重要的安全性能,城市防灾的一个重要视点。仅就水平地震荷载计算,两者相差5倍多。例如,按7度抗震设防估算,水平地震力Qe=5.0x0.08x0.06=0.24kpa,Qe=5.0x0.08X3.20=1.28kpa.1-3.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技术保证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装,要求简约化、快速化、文明化。因此建造过程做到设计标准化、构件预制化、安装机械化是一个前提条件。玻璃幕墙全单元体系工艺可以做到这一点。单元板片的标准化程度可达80-90%;现场人工操作工作量很低,90%以上

5、的工作量可以在工厂内完成;预制品加工质量高、精度高;工厂内和施工现场工人劳动生产率高;施工受气候条件影响小;施工安装不用脚手架,工地文明清洁简约;建造用工少工期短等。全单元幕墙体系较规范的安装速度可达到每班180个标准单元板片,约合900m2。建筑工业化是建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归结为节省社会人力资源、节省社会时间的一个重要标志。1-4.便于建筑物长效管理、有利维护维修由于玻璃幕墙系工业化的全单元体系,板片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简约清晰,拆装方便,使用清洗体系吊篮可与检查、维修相结合。一个小组,一个班可以维修、拆换约20-30个板片100-150m2o因此,对于幕墙工程竣工后进入使用阶段的长效管

6、理、维护维修、拆换板片都较简便。1-5.玻璃幕墙的主要材料系矿物原材料产品具备现代化时代性,同时又可再生循环利用。钢结构、铝合金、玻璃等建筑材料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是建筑时代性的标志之一。钢、铝合金框架和玻璃板片均属于可回炉再生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每平方米幕墙使用玻璃约40kg、铝合金型材约20kg,一个大型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以10万itf计算,就使用近4000吨玻璃2000吨铝合金材料。这一大宗建筑材料的回收、再生、利用、循环,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绿色建材的发展问题。1-6.玻璃是唯一高透明、自然采光、视野好、满足人性的建筑材料建筑外围护系统的一个基本功能,是满足使用者通透、采光、视野的要求,而

7、玻璃只有玻璃材料才能达到这一人性化要求。1-7.市场具备购买力,社会物质,精神有需要2. 超高层建筑采用玻璃幕墙的技术缺点2-1环保方面,太阳光照射玻璃幕墙引起的反射光,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负面效应。2-2节能方面,使用阶段达到室内热环境舒适性而外围护结构耗能待比较;夏热冬暖地区自然通风、遮阳要求与超高层建筑立面封闭、外观的矛盾。2-3安全方面,全钢化玻璃板片因可能自爆高处散落的危险性2-4健康方面,超高层建筑外墙的密封性使自然通风的不可行,玻璃幕墙轻质性使隔声性能较差。上述技术缺点、难点,其中通风、遮阳问题属超高层建筑本身的问题,尚不能完全归属于玻璃幕墙采用所致。缺点与优点同时客观存在,但并不

8、是没有办法、不可解决的。应该看到,超高层建筑的采用玻璃幕墙同时存在着上述正、反都有的“混合”效应,矛盾对立面共存于一个统一体内。如何发挥优点、克服缺点、争取在一定条件下向好的方面转化,取得平衡,应该大有文章可做,正是需要人们有所作为的地方。好的设计,技术就是面对事实做转化工作。3. 采用玻璃幕墙对绿色建筑评价的影响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有关资料,关于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一、二级Q-L权重系数,引出与公共建筑外围护系统相关指标,包括室内物理环境质量Q2(0.45)的声环境Q2.1(20%)、光环境Q2.2(18%)、热环境Q2.3(27%)、室内空气品质Q2.4(35%);能源利用与管理LR1(0.3

9、0)的建筑主体节能LR1.1(30%);材料资源LR2(0.20)的建材的资源消耗量LR2.1(38%)、建材的能源消耗量LR2.2(40%);对环境的影响LR5(0.20)的LR5.1(48%)计8项粗略分析。将超高层建筑采用与不采用玻璃幕墙的比较如下表。NO.一级指标及权重二级指标及权重转化为外围护系统及权重权重%米用玻璃帚墙时计分不米用坡璃幕墙时计分1室内物理环境质量0.45Q2.1声环境20隔声0.0911.253.7511.252Q2.2光环境18采光0.0810.0010.003.003Q2.3热环境27遮阳、隔热0.1215.005.0015.004Q2.4室内空气品质35通风0

10、.1620.00另计另计5能源利用与管理0.30LR1.1建筑主体节能30节能0.0911.25另计另计6材料资源0.20LR2.1建材资源消耗量38自重0.0810.0010.002.007LR2.2建材能源消耗量40运输与吊装0.0810.0010.002.008对环境的影响LR5.1对周边环境的影光反射0.1012.503.7512.250.20响48合计100%42.545.75通风项因超高层建筑不宜开窗,通风方式与幕墙尚不相关;节能项待具体计算后比较;两项均暂不评分而应有专题评价。建材资源能源消耗量转为自重及运输吊装项,按自重差5倍计;采光与光反射项按窗墙比0.3与0.7计;热工项按

11、遮阳、隔热标准差数估计等。可见,未计自然通风、建筑主体节能二项,权重31.25%,两者“绿色”评估差异甚小几乎相近,采用玻璃幕墙时,应在隔声(11.25%)、热工(15%、光反射(12.5%)三项上有所作为,方能改善“绿色”性能。在夏热冬暖的广州地区,热工、节能状况应视自然通风、遮阳、隔热上的处置。但超高层建筑自然通风问题、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无论采用或不采用玻璃幕墙来讲,都是相同的,都不能依靠开启窗自然通风,而是在封闭空间内由新风设施运放达到标准规定。而遮阳方式与建筑立面外观直接相关,超高层建筑采用了玻璃幕墙只能或设置内遮阳,或在玻璃本身遮阳性能上有所解决。从节能项分析,采用玻璃幕墙是因为采光

12、、外观的设计基本出发点所致,不采用玻璃幕墙则根本不可能在采光、外观上满足设计的前提目标。因此,在外围护系统对比上,在热工计算、节能上可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专题的计算、分析、实测,保证达标。至于光反射的负面效应问题,也是一个可以进行光环境影响评估和采用一定技术措施的问题,是否产生全反射眩光,是否有害、是否不可接受、是在何种特定时间、方位、区段、部位上发生等,都应作出具体情况下的具体分析。止匕外,轻质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其隔声性能较重质材料差,如何加强传声通道堵塞阻断等,尚可细化。超高层建筑采用玻璃幕墙尚有清洁性,防止高处散落物等问题。所以,对广州地区超高层建筑采用玻璃幕墙的“绿色建筑”评估,应在自然通

13、风、遮阳和节能上作出决定性评估。不具体分析项目的个性和约束条件,断然下“玻璃幕墙不节能,不是绿色建筑”的绝对化结论,是缺乏根据不令人信服的,是不科学、不实事求是的。二、“西塔“超高层建筑不采用”双层“玻璃幕墙也是明智的国内笼统对“双层”玻璃幕墙的推广概念,有些片面性;将其列入“节能”幕墙概念,脱离了投入产出比的价值分析,脱离了建筑地域性气候环境特性,以及忽视热工计算与“双层”幕墙技术的复杂性,不具体分析建筑个性及其面对的几个现实问题,是不可取的。1. “双层”玻璃幕墙的缺点1-1造价高昂.与单层玻璃幕墙比较,“双层”的单价可达4000-8000元/m要高出2-4倍,“西塔”项目估算单价为387

14、0元/nf为单层的1.3倍。是否“物有所值”?成倍增加的投入是否实际上成比例地提高了使用功能,改善了室内声、光、热等物理环境质量和室内空气品质,特别是在节能和环保上的效果是否真正有实测高满意度的数据支撑?上海有项目计算,“双层”空调降温期耗电量为单层的85%、采暖期为70%,总耗电量为78.6%即“双层”总耗电量降低21.41%。应计算因省电而节约的投资效益。1-2气候适应性。欧洲瑞典、德国、比利时等高纬度地区属严寒带,强调保温性能的“双层”玻璃幕墙,其气候参数与幕墙性能,根本不能适应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夏热冬暖地带强调自然通风、遮阳、隔热要求的广州地区。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建筑的地域性是设计建筑外

15、围护系统的基本出发点。所以应在消化引进的“双层”玻璃幕墙的特性后,方可决定取舍。广州系太阳得热高的地区,夏季“双层”空气腔内可能产生过热问题,带来制冷能耗增加,可能并不节能。1-3.防火性能待考。据HarrizPoirazis20XX年出版文献综述“DoubleSkinFacadesforOfficeBuilding”将防火问题列为“双层通风幕墙”的一项主要缺点,“对于建筑防火而言,现在还不很清楚通风双层幕墙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但是,一些研究人员提到了火灾时烟气在层间之间蔓延的可能性”。作为超高层建筑的防火性能是最关键的安全性能,必须极谨慎对待。1-4.减少可利用建筑使用面积。双层幕墙必须构成一个空腔体,其宽度在200-1200mm之间平均取600mm,占用了可利用建筑使用面积,减少实际使用空间。“西塔“项目分析表明,双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