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库监测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668217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水库监测土建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水库监测土建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水库监测土建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水库监测土建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水库监测土建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水库监测土建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水库监测土建工程施工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水库监测土建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上水库监测土建工程主要有边角网观测点、观测墩及水尺。边角网观测点设永久道路及栏杆防护;观测墩主要有水平位移工作基点、水准工作基点、垂直、水平位移兼测点及垂直位移测点;水尺位置布置在主板左岸趾板上。主要工程量见表1表1上水库监测土建工程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边角网点个82水平位移工作基点个223水准工作基点个94垂直、水平位移兼测点个645垂直位移测点个96水尺m367C20混凝土m 368.2边角网观测点路面及踏步8不锈钢栏杆m502.7二、边角网观测点及其道路施工21边角网观测点施工2.1.1施工工艺现场实地踏勘一测量放点一土石方开挖一钢

2、筋制作与安装一模板支立一混凝土浇 筑及土方回填。2.1.2施工方法现场实地踏勘使用全站仪对设计图纸中的观测墩位置进行初步放点,观察各相关位移观测墩之间是否通视、是否位于不便于施工的位置,邀请业主、设计和监理现场查看,对于不便施 工的观测墩位置进行调整和处理。测量放点完成现场实地踏勘后,将踏勘、调整后的测墩位置进行上报。待业主、监理、设计批复认可后,由测量人员将观测墩位置的放点,并做好标志。土石方开挖因边角网观测点位于高边坡上,因此土石方开挖以人工开挖为主。首先进行覆盖层清理,直到出现弱风化或坚硬岩石为止。考虑到覆盖层清理坑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开挖 以漏斗形开挖为宜,为防止开挖过程中发生土方坍塌事

3、故,开挖漏斗的坡度宜大于45然后进行石方开挖,由于基岩部位的开挖方量较小,采用柴油空压机带手动风镐的方式 进行开凿。待石方开挖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进行下一步施工。钢筋制作与安装按照设计图纸中的尺寸和实际的土石方开挖深度寸,在钢筋加工场进行钢筋加工。将加工好的钢筋采用自卸汽车运至观测墩附近,再由人工运至施工部位。使用电锤在建 基面凿出四根立筋的插筋孔,将立筋置入。然后按图纸要求依次进行钢筋绑扎。模板支立侧模均采用10mm厚的木模板加工制作,采用甲48钢管做横、纵围檩。模板支立完毕后,由监理工程师验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和土方回填混凝土采用JDY350搅拌机现场就近拌制。将混凝土

4、所需的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用自卸汽车运至观测点附近地坪上,按监理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拌制,人工运 至施工部位并入仓。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方式进行,共分以下 5步:基础部分浇筑。基础开挖完成后,会同业主、监理、测量、地质对开挖面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基础部分混凝土的模板安装和浇筑。覆盖层柱体浇筑。待基础部分混凝土终凝后,在基础混凝部分上进行覆盖层柱体的立模和混凝土浇筑土方回填。待覆盖层柱体混凝土终凝后,对其周围进行土方回填、夯实,回填至原地面咼度。观测平台浇筑。待土方回填夯实完毕后,即可进行观测平台的模板、安装和混凝 土浇筑。位移观测墩墩头部分浇筑。待站立平台浇筑完毕后,

5、即可进行观测墩墩头部分的 立模和混凝土浇筑。2.2观测点道路施工观测点道路宽0.8m,坡度mV1:2.5时,为混凝土路面,厚 150mm;坡度1:2.5W mV1:1时,为混凝土踏步,踏步宽200300mm,高 100200mm。道路以下均为C15混凝土垫层,厚100mm。首先人工进行基础清理,道路坡度大于 1:1时,进行削 坡处理,基础清理完成经监理验收合格后,然后垫层混凝土浇筑,最后进行路面及踏步 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每隔15m及时预埋180X180X10钢板,以便进行栏杆安 装。混凝土由Q7标提供,8m 3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附近,再由人工运至施工部 位。2.3栏杆安装定位、放线

6、按照设计要求,将固定件间距、位置、标高、坡度进行找位校正,弹出栏杆纵向中 心线和分格的位置线。焊接立杆放出上、下两条立杆位置线,每根主立杆先点焊定位检查垂直没有问题后,再分断 满焊,焊接焊缝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焊接后清除焊药、并进行防锈处理。焊接扶手焊接扶手时,先点焊,检查位置间距、垂直度、直线度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再进行 满焊。修饰抛光栏杆安装完成,使用抛光机对焊接处进行抛光处理。三、观测墩施工3.1水平位移工作基点水平位移工作基点主要布置在主副坝下游左右左右岸,施工方法同边角网观测点。3.2垂直位移工作基点垂直、水平位移测点主要布置在主副坝下游马道及坝顶。人工进行基础平整,经监 理验

7、收合格后开始进行施工。观测点分两期进行浇筑,首先进行基础部分浇筑,然后进 行观测墩墩头部分浇筑,墩头外露 60cm。观测墩与马道干砌石接触部位采用沥青进行 封缝。3.3水准工作基点3.3.1土石方开挖由于开挖方量少,并且处于边坡上,因此土石方开挖以人工开挖为主。首先进行覆 盖层清理,开挖以漏斗形开挖为宜,坡度宜大于 45。,直到出现弱风化或坚硬岩石为止, 然后进行石方开挖,开挖深度为60cm。石方开挖采用柴油空压机带手动风镐的方式进 行开凿。待石方开挖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进行下一步施工。3.3.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分两层进行,首先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观测墩部分浇筑。

8、混凝土坝顶就近拌制,人工运至施工部位。3.3.3土方和砂回填混凝土终凝后,按设计图纸要求对其周围进行土方和砂回填,采用人工分层回填、 夯实夯实,土方回填至原地面高度,砂回填低于原地面高度300mm。四、水尺混凝土方桩施工水尺为陶瓷水尺,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C20钢筋混凝土方桩的上游侧,方桩尺寸为200X200X1500。混凝土方桩施工前,首先将趾板表面清理干净,经监理验收合格 后,然后由测量人员放出每根水尺的位置,采用电锤在方桩的四角钻插筋孔,将立筋置 入,然后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桩混凝土由人工现场拌制。所有材料均由 自卸汽车运至主坝坝顶右侧,再由人工运至施工部位。五、质量、安全保证

9、措施建立独立的质量检查部门和完善的试验室,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试验设备,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对混凝土产品生产过程的材料和各个环节(如水泥、钢筋、外加 剂、骨料、拌和物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并作好质量检查记录和报表。施工之前, 将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计划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示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施工。下一道工序必须在 上一道工序经过“三检”后、再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强混凝土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的过程控制,减少倒运次数,缩短运输时间,防 止混凝土拌和物在运输过程中泌水、漏浆及分离。加强对混凝土拆模的管理,杜绝硬撬、剔凿现象,防止破坏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保证安全用电,导线绝缘性能良好,配电箱、开关箱下引出线分路成束,作好防 水弯,进出线加绝缘保护。导线严禁乱拉乱扯,严禁大把线在施工期间,设置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