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66665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过程管理涉及的面很广、内容很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里就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谈一谈通过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加强对教研组活动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前提。 我们通过构建组织、完善制度、奖励促进等措施,加强教研组建设,利用教研组这一阵地,通过教研活动这一载体,引领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整体水平。为了把教研组活动抓得实在一些,避免教研组活动只

2、是走走过场。我校对教研组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是固定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为理科教研组活动时间,周五下午为文科教研组活动时间。二是明确活动内容:每周一由教研组长布置本周教研组活动内容,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做好准备。每次活动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准备好发言稿及有关资料,同学科教师也根据活动内容做好发言准备,活动结束后把发言稿及有关资料交教研组存档。三是丰富活动形式: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观看特级教师教学录像,进行讨论评析;开设教学研讨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某一主题,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沙龙研讨活动等等.四是严明活动要求:无论听什么课,只要参与听课的教师必须参加评课活动,并且要直言不

3、讳地将自己听课的感受谈出来.五是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考勤记载,有详尽的活动情况记录,有对教师参与活动表现的等级评价。二、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坚实基础。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备课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大胆进行了集体备课改革,实施单元集体备课.每学期第一周,各备课组就拟定出了集体备课活动计划,再由学科教研组长具体负责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施。并在各年级各学科开展集体备课时,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中至少有一人参与活动,对备课活动的效果及时进行监控和评价。 我校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集体反思.个人粗备是每个学

4、科教师研读即将施教的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查阅资料,熟悉教学内容,并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是同学科同年级教师在一起交流,主要由中心发言人介绍施教内容的教学设想,其他人提出建议或补充教学设想;个人细备是各学科教师结合本班学情,根据集体备课商议的教学设想撰写教案;集体反思则是一个单元的教学结束后,同学科同年级教师在一起交流本单元施教的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先分学期、分单元完成,逐步扩大到全部教材的内容,学校就有了自己开发的可共享、可持续利用的教学资源,供每位教师教学时参考。这样,不仅使教学的总体质量得到了保障,而且也可以大幅度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达到低负高效的目的。三、加强对常规教学

5、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利保证。 抓好常规教学的落实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基本途径。我校提出了在落实教学常规时要真正做到“备求实,讲求精,批求细,辅求活,考求严,评求导”的总体要求,并建立了一套教师常规教学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坚持一月一评,一月一结,并与每月绩效工资的发放、年终评先晋级、职称评定紧密挂钩。 常规教学检查除了一月一次的由备课组长对教师备、教、批、辅、考评等情况进行检查并评出等级外,每月学校教导处还组织1到两次的抽查。抽查前,教导处通过学生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进度进行摸底,并与该学科的学期教学计划相对照;抽查时,由年级组长抽签,先抽年级,再抽学科,然后对被抽到教师的备、教、批、

6、辅、考评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凡是备课简单应付、上课敷衍塞责、辅导粗枝大叶、批改马虎草率的教师,常规教学检查直接定为三等,并限期改正。四、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只有高效课堂,才能有高的质量。为了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校狠抓了“五课的落实. 一是任务课.每周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深入课堂听课至少两节,教研组长至少1节,每月教师间相互听课至少两节.每次听课后,凡参加听课的教师必须参加评课活动。在评课时,讲课人与听课人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真诚地指出老师在这节课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教训,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二是骨干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示

7、范课,并还要进行说课,为全体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三是汇报课。凡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后在一周内向教导处交一篇学习体会,并向同学科教师传达会议精神,两周内上一堂汇报课。 四是研讨、反思课.每学期同年级组、同学科教师在一起集体备一节课,挨个执教,上一次就反思、修改一次,然后再上,再反思修改,直至达到最优化的设计.通过以课促研,来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五是比武课。每学年分学科、分年龄进行赛课活动。同学科赛课的课型相同,都按照一定的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 通过以上多元的课堂教学研究形式,促进了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达到了提高教育教

8、学质量的目的。五、加强对教学效果的检测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考试检测是一种手段,不是一种教育思想,它对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有着独特的作用。通过检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通过检测可以让教师提高质量意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查漏补缺、落实培优辅差工作. 我校考试检测分教师个人检测和教导处学期中、学期末检测。教师个人检测是学校规定的,各学科每周进行一次周检测,每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检测,每月进行一次月检测。每次检测教师都要做好质量分析,建好跟踪记录。这项工作是常规教学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 教导处学期中检测是教导处每学期在开学

9、两个月后对各科进行学情检测。组织教师召开质量分析会,让教师真正找到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教学措施等。 教导处学期末检测是教导处每学期期末对各学科进行全面检测。检测时打乱年级、班级界限,实施混编,一个考室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不超过10人;试卷密封,流水阅卷,这样做虽然很麻烦,但保证了学生成绩的真实性和教师教学成绩评价的公正性.只要是教导处检测,我们都要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和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进行表彰. 总之,正是有了科学有效的过程管理,学校才会收获不少荣誉,仅在2008年一年的时间,我校就先后被当阳市教育局评为“红旗单位”“校本教研先进单位”“中小学技术装备先进单位”,被宜昌市教育局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实验单位”.我们相信我们河溶小学只要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凭着过程管理的严、精、细、实,就一定会不断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一定会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地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