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66553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活动目的:1.对镜子感兴趣,乐意探究利用两面镜子看清自己后脑勺的方法。2.初步理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活动准备:镜子40面、水果贴绒20个活动过程:1.谈话,引题今天,我给中一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呀?(出示镜子)2.照镜子请你照照镜子,你觉得镜子里的你漂亮吗?什么地方最漂亮?3.小结刚刚我们玩了照镜子的游戏,从镜子里我们看到了自己漂亮的五官,镜子的本领可真大。4.第一次操作(1)等一下老师再让你们来玩一次照镜子的游戏,这一次请你从镜子里去看看自己的后脑勺。你们知道后脑勺在哪里吗?请你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后脑勺。好

2、,如今我们轻轻地拿好镜子玩一玩。(幼儿操作)(2)你看到了自己的后脑勺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到的?(集体交流)(3)小结:从这面镜子里是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的。5.第二次操作(1)呆会儿老师请你们每人找一个好朋友,互相合作,用两面镜子试一试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吗?(幼儿操作)(2)谁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的?(交流)(3)小结:用两面镜子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6.第三次操作(以游戏的形式)(1)好,老师手上有许多的水果,等会儿老师再给你们每人一面镜子,请你自己用两面镜子来帮助,看看自己的后脑勺贴的是什么水果?(幼儿操作)(2)你看到自己的后脑勺贴的是什么水果呢?(幼儿答复)7.延伸活动今天

3、,我们又发现了镜子的一个机密,用两面镜子能看清自己的后脑勺。等一下老师把这些镜子放在科学区,请你有空再去玩一玩,你还会发现什么奥秘呢?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2活动目的:1、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和用处,知道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温暖。2、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并知道使用它们的平安方法。活动准备:1、幼儿从家里带一些小型取暖用具到幼儿园。2、老师另准备一些取暖用具图片,如古老的炭盆、暖手炉、热水袋、火炉,现代的油汀、空调、电热毯等。3、幼儿操作材料画面“各种取暖用具”活动过程:1、让幼儿介绍自己带的取暖用具,激发幼儿兴趣。(1)“小朋友,冬天冷吗?怎样做才会感到暖和呢?”(锻炼、穿厚衣服、取暖等)(2)

4、“今天就请你们把自己带来的取暖用具介绍给大家,说说它叫什么,怎么用,再请你用给大家看看。”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是用不同的方法发热的,有不同的用法。(1)“你们带来的取暖用具是怎样发热的?请小朋友们为大家介绍。(2)出示幼儿没有说到的取暖用具,”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取暖用具,你们认识它们吗?”(3)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如何发热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取暖用具是如何发热取暖的:炭盆用木炭取暖;火炉、火炕用煤取暖;油汀、空调、电暖气、电暖风、暖手炉、电热毯是用电取暖;热水袋用热水取暖。(4)请幼儿按照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进展功能分类。好,刚刚我们小朋友知道了取暖用具发热的方法,如今我们给取暖

5、用具的发热方法分个类,看看哪些取暖用具是用电发热的,哪些是不用电的。把用电的这一类称为电器类。不用电的这一类称为非电器类。我们一起来给这些取暖用具找找家吧!(5)讨论取暖用具的优缺点。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取暖用具,你觉得哪个取暖用具好,为什么?油汀、空调可以给很多人用,但比拟浪费电,热水袋携带方便,可以灵敏使用,但只能一个人用。炉子、火炕的缺点是不卫生,但经济实用等。3、知道取暖用具的正确用法,注意使用时的平安。讨论:使用这些取暖用具需要注意什么?空调,电暖气要注意别触电。火炉和水暖气要注意防火等。引导幼儿多锻炼、多运动,才是最平安取暖方法。4、古代人和外国人的取暖方式刚刚我们小朋友

6、知道我们现代人的取暖工具,那你们知道我们古代人是如何取暖的吗?那你们知道外国人是如何取暖的吗?延伸活动:冬天里,各种动物的取暖方法。教后反思: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屡次讨论取暖用具的名称和发热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从同伴哪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历。让幼儿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这比老师告诉幼儿更能让他们承受,我设计了分类的环节,将这些取暖用具按用电和不用电进展分类,加深幼儿对取暖用具发热方法的理解。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1、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和比拟物体的粗细,理解粗细是具有相对性。2、尝试给5个以内物体按粗细进展正逆排序。活动准备:1、筷子、木棒、铅笔、彩笔、记号笔、蜡笔。2、粗细不同

7、的吸管假设干,操作材料一人一份。3、口袋一个(里面装有粗细不同的物体)活动过程:一、开场局部,谈话引入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孙悟空有一个很厉害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可以变粗也可以变细。二、根本局部1、老师出示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请幼儿说一说(1)哪个粗?(2)哪个细?(3)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2、老师通过变变变的游戏出示不同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3、游戏变变变老师说变粗时幼儿两手做出粗的样子,师说变细时幼儿两手做出细的样子,通过游戏加深对粗、细的理解。三、活动完毕比拟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拟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1、观察实物,区别粗细。(1)老师出

8、示筷子和木棒,引导幼儿观察哪根粗,哪根细。(2)分别出示铅笔、蜡笔和记号笔,幼儿比拟粗细。(3)出示三支笔让幼儿比拟最粗和最细。老师小结:判断哪一种物体是粗还是细,一定要通过两样以上的物体进展比拟,才能区别它们的粗细。2、摸一摸,比一比。(1)老师出示“奇妙的口袋”,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在口袋里有很多粗细不同的物品。(2)做游戏“奇妙的口袋”。游戏规那么:老师出示一支水彩笔,请幼儿从口袋里摸一样比水彩笔更粗的物品,每个幼儿一次摸出一样的物品。3、幼儿找找自己身上的部位,哪些是粗的,哪些是细的。老师小结:手臂细,大腿粗;小腿细,大腿粗;手指头细,手臂粗;大拇指粗,小拇指细等。4、尝试用5种以内

9、的物体按正逆顺序排序。(1)出示三种粗细不同的吸管,引导幼儿用吸管按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出来。(老师巡回检查)(2)老师出示4个粗细不同的纸筒,请个别幼儿按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集体检验)(3)发操作材料,让幼儿把5棵树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老师巡回检查)(4)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演示自己的排序方法。如幼儿排对,老师给予鼓励。5、老师小结:在给物体排序时,假如是按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序,就要先找出最粗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来比拟继续排。假如是按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就要把最细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来比拟继续排。这样就能准确的排出物体的粗细。教学反思: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

10、性、详细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设计意图:本活动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上册“红黄蓝绿”主题,是 “颜色对对碰”的一个生成活动。在开展区角活动“我爱颜色宝宝”时,有的幼儿喜欢挑圆瓶的水玩,有的爱挑方形的水玩,还有的幼儿想尝试各种水的玩法,为了满足幼儿对水的好奇心,让他们理解更多对水的知识,抓住这

11、一教育契机,我选择了本次科学活动水的机密。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水是流动的、无固定形状的特性。活动目的:1、感知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特性;2、在玩水中初步体验水是流动、无固定形状的。活动准备:1、师幼人手一杯水和一杯牛奶,两个小番茄,一双筷子,PPT。2、投放盛着水的大脸盆四个,毛巾假设干条,各种形状的容器。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孩子们我们一起去玩玩水,找找水的机密吧!二、动用多种感官感知水无色、无味、透明的特性。1、感知水是无色的:看看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是什么颜色?2、感知水是无味的:幼儿品味水和牛奶,说说水是什么味道,牛奶又是什么味道的?。3、感知水是透明的:哪个杯子能

12、看见小番茄?(放两个小番茄到两个杯子里,让幼儿观察)4、小结:原来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的。三、玩一玩水:感受水是流动的。1、让幼儿尝试用手抓水。2、讨论:用我们的手能把水抓住吗?为什么?3、小结:原来水会流动,水从我们的指缝流走了。自来水会流动,我们用水后要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四、装一装水:讨论水的形状。1、投放各种形状的容器,幼儿盛水,观察水的形状。2、引导幼儿讨论:(1)你的水装到什么形状杯子里?水又是什么形状?(2)讨论:水到底是什么形状的?结论:水装到圆杯子里变圆了,装到正方形杯子里像正方形,装到长方形杯子里像长方形,装到椭圆形杯子里而像椭圆形。3、出示PPT,欣赏大自然中水的形状

13、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关于水的照片,看看水到底是什么形状的。4、小结:水的形状变来变去的,我们用来装水的容器是什么形状,水就变成什么形状,原来水是无固定形状的。五、完毕局部小结:今天玩的开心吗?我们不但玩了水,还知道了很多水的机密,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而且没有固定的形状。六、活动延伸:在区域里投放材料,带孩子继续探究水的机密,如在水里加一块糖,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02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一、活动目的1、有良好的观察才能和逻辑思维才能,能根据动物细部特征来区分动物。2、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通过拼图等游戏活动理解动物特征,进步动手操作的才能。3、有积极探究的_,能大胆的猜测

14、,并萌发保护小动物的情感。二、活动准备1、游戏用转盘、森林背景的课件。2、动物各局部图片、动物拼图、声音素材。三、活动过程(一)开场局部1、老师带着幼儿走进大森林的场景中。引导幼儿观察大森林的场景:“小朋友,我们如今来到了大森林,大家看看大森林里漂亮吗?里面有什么?”让幼儿通过观察,增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2、提问:“大森林是谁的家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欢之情,并使幼儿理解大森林是小动物的家,丰富他们的感性经历和审美情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游戏局部1、游戏:玩转盘转盘上是一些幼儿认识的动物的

15、头部、尾部图片。老师出示大转盘,请幼儿自己将转盘的指针转起来,指针指到哪个动物,即说出动物的名字。进步幼儿的动手才能,初步学习推断的方法,理解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同时,帮助老师理解幼儿对动物的认识程度。2、游戏:辩声音,学姿态(1)课件中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幼儿猜是什么动物,并作模拟。猜对的话课件呈现该动物的图片。(2)一幼儿模拟该动物的走路、活动的姿势体态,让其他幼儿猜测是什么动物,最后一起模拟。3、游戏:找动物请幼儿将老师藏在大森林里的动物局部图片找到,这些动物并不是完好的,有的是动物的身体、有的是动物的脚、有的是动物的头。在找到后,还要推断出它是谁,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找到了什么动物。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才能,以及喜欢科学活动的情感。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时机参与尝试。通过讲述自己找到的动物,培养幼儿语言表达才能。4、将动物的局部卡片送到小动物的家里。老师将动物的完好图片展示出来,让幼儿通过自己手中的局部动物卡片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进展对应摆放,理解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理解。(三)完毕局部拼图游戏请找出一样动物图片的小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