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咏梅教学案苏教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65589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咏梅教学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咏梅教学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咏梅教学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咏梅教学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咏梅教学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咏梅教学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咏梅教学案苏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卜算子 咏梅 教学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1、背景说明:卜算子 咏梅是二十三课毛泽东词二首里的第二首。前一节课学生学习过沁园春 雪,对于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有所认识,同时,也体会到毛泽东词大气磅礴,豪迈激越的特点。而在卜算子 咏梅中,毛泽东借不畏严寒的梅花表达了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这两首词从情感上而言是一致的,都充满豪情壮志,在学习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感情主要落实在哪些语句上(比如“笑”、“俏”),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梅,实际上是有象征意义的。2、课题的意义:课题是“诗歌拔萃”单元里的一篇,通过学习本课可以进一

2、步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的伟人气概。课题后面附上的陆游咏梅词,正可以作为体会作品情感的比照,同是咏梅词,由于两位作者身处的时代,所处的境遇不同,其情感是完全相反的,这正是毛泽东在小序中所说的“反其意而用之”。所以学习这首咏梅词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诗词情感的鉴赏能力,加深对诗词中普遍运用的象征手法的理解。3、课题介绍:课题选自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毛泽东词二首第二首。问题设计1、理解词的标题和小序的意思。2 、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哪些词语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这对于表现梅的形象起什么作用?3、在这样的环境下梅怎样开放的?哪个词表现出来的?上阕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这样

3、的思想感情?4、梅花开得那么俏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来临时她又会怎样呢?“山花烂漫”对于表现梅有什么作用?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梅的形象。5、结合词的内容说说整首词表达的感情。6、两首咏梅词虽然立意不同,但都写出了梅花的一些共同特征。请你从两首词里找出写梅花共同特征的句子。再说一说立意不同体现在哪些词句上。7、你还学过哪些咏梅的诗词?教学构想:卜算子 咏梅是一首咏物词,学生在第四单元“诵读欣赏”中曾经学过3首咏物诗蝉、孤雁、鹧鸪,对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手法有所认识,所以在学习这首咏梅词时稍加引导,学生就能体会出梅花只是作者抒情言志的所托之物。这一课有两首卜算子 咏梅,它们文学成

4、就都非常高,内涵都非常丰富,每首词都可以单独用一课时加以分析。学习本课以毛泽东的咏梅词为主,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衬托手法的作用,理解梅花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陆游词主要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词小序中的“反其意”。毛泽东咏梅词共8句。上阕写梅的生长环境,将梅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形象对于学生不难理解;下阕写梅的内在品质,主要体现在“不争春”、“报春”、“笑”等语句上,学生能体会到这是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但是不容易说出个所以然,所以在课堂上就要安排多诵读,同时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而衬托手法的运用上下阙都有,学生能读出其中的味儿,却不能明确地说出这一手法叫什么

5、,所以课前特地设计了问题2用梅恶劣的生存环境来衬托梅凌寒开放、坚忍不拔的品格。那么下阕中出现的衬托手法学生就会较容易的理解和发现了,这也正解决了问题4“山花烂漫”对于表现梅有什么作用?总的来说,这堂课是以学生已经具备的语文知识来理解咏梅词,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表达的感情、运用的手法,以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具体流程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卜算子、咏梅、悬崖”等词语。(2)能当堂背诵2首咏梅词。(3)初步学会赏析诗词情感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体会扣住关键词语赏析诗词情感的方法。(2)在反复朗诵中体会情感,增强朗诵的表现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朗读

6、帮助学生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2)体验自主学习过程,养成乐于朗诵、勤于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学习习惯。(3)通过学习这两首咏梅词,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梅的形象,体会梅高尚的品质。 教学难点:从精炼优美的语言中赏析作品的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体会法讨论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所需设备:电脑多媒体辅助设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设置7个问题,让学生课前分组讨论、思考。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分组,并且交流和探讨选择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授课过程:1、由背诵已经学过的三首咏物诗蝉、

7、孤雁、鹧鸪导入2、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毛泽东咏梅词3、理解题目、小序的意思4、教师范读毛泽东咏梅词5、学生自由朗读,理解词的内容6、结合关键词句理解梅的形象7、反复诵读,体会豪迈激越的感情学生了解:(1)由物的外在特征深入到内在精神的写法。(2)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学生交流并得到相应结论:(1)由外到内(2)物我两忘学生自由朗读,小组合作排除阅读障碍(1) 读题目、小序,读书下注释(2) 不看书完成幻灯片4(3) 齐读题目、小序及其含义认真倾听(1)读一读,并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词的内容,将不能明确说出意思的句子画下来,组内讨论。(2)课堂交流词的内容。(1) 朗诵,注意关键词语的轻重缓急

8、。(2) 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1)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2) 请同学加以示范朗读(1)通过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咏梅词加深认识。(2)进一步认识咏物诗词的特征。(3)激发学生学习咏梅词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这首词是咏物词。重点理解“咏”、“反其意”,为学习陆游咏梅词伏笔。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这首词加深对词的内容理解,逐渐理解梅的形象。以朗读促进学生对词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从而加深对梅的形象的认识。通过朗诵加深学生对这首词感情的理解,使得语言和情感加以融通。8、结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9、朗读陆游咏梅词,说说

9、陆游寄予了梅怎样的情感。10、初步比较这两首词中梅的形象和作者表达的情感。11、背诵这两首词(1) 从词的内容推想作者当时可能是怎样的处境。(2) 朗读幻灯片8,进一步体会毛泽东写这首词表达的情感。(1) 自由朗读这首词。(2) 扣住生长环境理解梅的形象,扣住关键词语体会词的感情。(3) 深入理解“反其意”。(1) 从梅的生长环境、梅的形象、作者的感情几方面考虑(2) 能就一点加以分析即可,和本组同学交流。背诵这两首词,选择其中的一首为全班同学朗诵。让学生学会由文本去捕捉作者的情感。(1) 让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与毛泽东咏梅词截然不同的情感。(2) 检测学生扣住关键词理解作品情感的能力。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咏物词的理解:同为咏梅词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有意识地积累诗词,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课堂小结:(1)咏物诗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2)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3)学会扣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理解咏物诗词一般的手法,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感情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要学会捕捉,学会分析。课外延伸:仿照蝉、孤雁的书下小字,给毛泽东咏梅词写一段赏析。让学生学会写小段的鉴赏,同时也是对所学只适合的延伸和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