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襄阳李尚书》唐诗原文及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654447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襄阳李尚书》唐诗原文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送襄阳李尚书》唐诗原文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送襄阳李尚书》唐诗原文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襄阳李尚书》唐诗原文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襄阳李尚书》唐诗原文及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襄阳李尚书唐诗原文及解析送襄阳李尚书作品介绍送襄阳李尚书的作者是李益,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83卷。送襄阳李尚书原文送襄阳李尚书作者:唐李益天寒发梅柳,忆昔到襄州。树暖然红烛,江清展碧油。风烟临岘首,云水接昭丘。俗尚春秋学,词称文选楼。都门送旌节,符竹领诸侯。汉沔分戎寄,黎元减圣忧。时追山简兴,本自习家流。莫废思康乐,诗情满沃洲。送襄阳李尚书注释 襄阳李尚书:指李逊。旧唐书卷一五五、新唐书卷一六 二有传。元和十年(815)十月,李逊以户部侍郎、检校工部尚书出为 襄州刺史,襄、复、郢、均、房五州节度使。廷臣三十馀人相送,分 韵赋诗,太常卿许孟容为之作序。见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 卷十送李尚书赴襄

2、阳八韵诗注。李益此诗亦同时所作。 襄州: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 然:同“燃”。红烛:喻红花。 碧油:碧油幢,青绿色的油布帷幕。借喻绿水。 岘首:山名,又称岘山,在湖北襄阳南。 昭丘:楚昭王墓,在今湖北当阳县东南。见文选登楼赋李 善注引荆州图记。 春秋学:晋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镇守襄阳。他自称有“左传癖”, 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今传。 文选楼:故址在襄阳南,相传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延请刘孝威、 庾肩吾等十馀人编文选于此。见舆地纪胜卷八二。 都门:京城之门。 诸侯:此指州刺史。11汉沔:指襄阳一带。沔,水名,为汉水之上游。分戎寄分担皇 帝交托的军务,此谓出任襄郢等州节度使。12黎元:百姓。13习

3、家流:襄阳习氏,世为豪族,汉有侍中习郁,晋有名士习凿-LK 齿。14康乐:南朝宋著名诗人谢灵运,袭爵康乐公,世称谢康乐。15沃洲:山名。送襄阳李尚书作者介绍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 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 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 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 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更多古诗欣 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李益的诗全集栏目。()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 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 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 卷,李君虞诗集二卷。送襄阳李尚书繁体对照卷283_31送襄IW李尚害李益天寒畿梅柳,4意昔到襄州。榭暖然航燃,江清展碧油。凰烛晦幌首,罢水接昭丘。俗尚春秋孥,言研街文邀檀。都凹送旌筋,符竹令黑者侯。溪沔分戎寄,黎元SBO日寺追山筒典,本自家流。莫康思康槊,情满沃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