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山泉电梯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644746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山泉电梯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雨山泉电梯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雨山泉电梯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雨山泉电梯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雨山泉电梯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山泉电梯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山泉电梯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雨山泉生物制剂工程有限公司综合制剂工程 电梯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 制 人: 批 准 人: 批准时间: 年月日 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电梯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 工程概况 1本工程建筑高度18.9m、建筑物使用性质为生物制剂、防震等级4级、安全等级二级。2电梯工程概况本工程电梯类型(自动扶电梯、货梯)、数量、额定速度、载重量、行程高度等。2 专业工程特点 1目前国内对电梯的制造、安装及维修实行生产企业全面责任负责的“一条龙”管理制度,电梯的终身质量责任主要落实在生产企业。国家对电梯的生产、安装维修实行了“生产许可证”、“电梯准用证”、“委托代理制”、“进户许可证”及“安

2、全认可证”等认证制度。在此主要介绍本工程电梯安装的直接责任方及委托代理方式。2电梯安装工程始终处于同一垂直空间(井道)内的立体交叉施工作业过程。在此,从安全施工角度重点介绍本工程井道及电梯机房设置(有无机房、地上或地下机房)施工中的难点及安全重点。3简介本工程电梯工程采用的新型(控制、调速、传动等)技术及新型(断相、错相、过载保护及安全钳等)设备应用。3 执行标准、法规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19952电梯技术条件GB/T10058-19973电梯试验方法GB/T10059-19974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935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6电梯用钢

3、丝绳GB8903-887电梯曳引机GB/T13435-928电梯T型导轨JG/T-1996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199710政府行政部门相关规定11设计施工图文件施工准备4 监理工作流程1电梯安装监理工作流程土建交接检验设备进场验收井道导轨支架安装机房设备安装井道导轨安装校正检 验检 验层门装置安装电气设备安装对重安装轿厢安装检 验检 验检 验检 验曳引钢丝绳挂放检 验缓冲器安装限速器安装慢车模拟试验快车系统模拟试验监理旁站各类安全设备调整加减速度试验质量检验评定平层精度调整资料整理静载负载超载试验2电梯监理工作流程施工准备土建交接设备进场检验桁架安装机房设

4、备安装检 验踏板、扶手板安装电气设备线路敷设驱动链安装检 验安全开关安装监理旁站静态测试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动态测试资料整理质量检验评定5 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一)质量控制 1建设工程所用电梯必须是具有国家颁发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有合格证的产品,并应取得“建筑材料和建设机械产品准用证”。进口电梯必须通过国家商检局检验。2严格对安装企业进行资质审查。1)安装企业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电梯安装许可证。安装企业还应持有电梯安装营业执照,严格按规定的营业范围承揽工程。2)安装企业必须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并对安装质量负责。3)电梯安装队伍必须实行专业化,安装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取得

5、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岗位证书才能上岗。3井道脚手架搭建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检查脚手架搭建单位必须有当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及施工人员的操作证、搭建后的合格检验书。4井道内电焊、气割施工时必须有动火申请的齐全手续,并有专人旁站,施工完后检查现场,消除隐患。5审核安装单位递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质保体系,审核施工单位递交的开工报告,并经现场核实后会同业主下达开工令。6督促安装单位按合同总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阶段的季、月、周施工进度计划。7会同安装单位对井道、机房、底坑及自动扶梯踏板上或胶带上空的垂直净空要求等土建部分的复测工作,机房内部、井道土建(钢架)结构及布置必须符合电梯土建布置图要

6、求,主电源开关及井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的规定,并做好“土建进场验收记录”。8根据装箱单会同业主对设备另部件进行开箱检查、验收,随机技术文件(土建布置图、产品出厂合格证、限速器等试验证书)应齐全,设备外观不应存在明显损坏,并做好“设备进场验收记录”。9检查承包单位检测仪器、仪表、设备的鉴定证书及其有效期。(二)电力驱动的曳引式强制式电梯安装工程监理控制点 电梯安装过程按隐蔽部分、机械部分、电气控制及整机调试四大部分进行监理。除正常巡视及关键部位旁站外,应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方法。2隐蔽部分为确保曳引机运行的稳定性,在必须使用混凝土对承重梁埋设前,对承重

7、梁安装进行验收,具体要求:水平误差及相互间水平误差小于1.5/1000;相互平行度小于6mm;埋入深度超过墙中心20mm,且不应小于75mm;坐标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机械部分1)机房(1)机组安装必须牢固按规定使用垫片,水平度必须控制在范围之内;(2)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闸瓦与轮应有效贴合,松闸时同步离开间隙平均值小于0.7mm;(3)限速器应运转平稳,动作速度与电梯额定速度相符,且有可靠封记,动作速度应符合要求。2)井道导轨及各种附件是井道内的重要设备,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运行安全及使用功能,具体要求:(1)必须按要求设置基准线模板,四角设置基准铅垂线;(2)每根导轨至少有二只支架,其间

8、距不大于2.5m,水平度不大于15/1000,并保证支架牢固,导轨长度必须保证电梯冲顶时不超越出导轨;(3)对重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时轿厢导轨应不小于0.1m+0.36V2m的制动距离;(4)导轨不应有连续缝隙,局部缝隙不大于0.5mm,接头台阶不大于0.05mm;若超过应修平,修平长度应大于150mm。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轿厢导轨0+2mm,对重导轨0+3mm;每列导轨相对基准线每5m偏差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应不大于0.6mm;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应不大于1.0mm;导轨应用压板固定在导轨架,不得使用焊接或螺栓固定。(5)轿厢与对重间最小距离为50mm。3)轿厢(1)轿底水平度不大于3/

9、1000;轿厢垂直度小于1.5/10000;(2)各种安全保护开关应可靠固定不得焊接,且灵活可靠,工作时不得使其损坏、位移和误动作;限位开关碰铁相对铅垂线最大偏差不超过3mm;(3)对重安全压缩缓冲器时应满足:井道最底部与固定在轿厢顶上的最高部件的距离不小于0.3m+0.035 V2m;轿顶上方应有不小于0.5m0.6m0.8m的矩形空间;轿顶对重侧应有防护栏,其他与井道壁间距大于300mm时应设防护栏;(4)曳引钢丝绳组合应可靠,曳引绳不应有死弯、扭曲、断丝磨损,其相互间受力应满足0.5%的差值;(5)安全钳楔块间隙均匀,动作可靠灵活。4)层站门套、地坎、层楼指示及按钮的安装质量,对开关门的

10、平滑、消声、门锁运行安全及建筑的视觉效果均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具体要求:(1)层站指示及按钮位置正确、指示清晰、动作正确,消防开关动作必须即返基站; (2)层站地坎应有足够强度,水平度不大于2/1000,并应高出装修地坪25mm;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距离偏差0+3mm;门刀与门地坎、锁滚轮与轿厢地坎为510mm;(3)动力操纵的水平滑动门在关门行程1/3之后,阻止关门的力不超过150N;(4)层门锁钩,锁臂及动接点动作灵活,在证实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之前,锁紧元件的最捏合长度为7mm;层门外观应平整、光洁,无明显划伤与碰伤痕迹;(5)轿门驱动层门情况下,层门应有可靠的强迫关门装置。开门刀与门滚轮

11、的啮合深度应满足5mm,各层应设置机械钥匙开锁装置,动作应灵活可靠。5)底坑底坑内设备安装质量将涉及及故障情况下的运行安全和电梯设备损伤,同时亦对维修人员的安全起到保护作用,具体要求如下:(1)轿厢及对重装置的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大于20mm。轿厢缓冲顶部与轿底撞块在碰撞前应对距离差不大于2mm。缓冲器柱塞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充油量应正确,并设有电气复位安全开关;当轿厢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轿厢底部与底坑面的距离不小于0.5m。且底部应有一个不小于0.5m0.6m1.0m的矩形空间;(2)底坑对重侧应设置不低于1.7m的防护栏;限速器张紧装置应设置安全开关,并保证动作灵活可靠;底坑

12、深度大于1.6m时,应设置爬梯。当底坑深度大于2.5m,且建筑物布置允许时,应设置一个符合安全门要求的底坑进口;当没有进入底坑的通道时,应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空间。3电气控制电气装置及控制设施的安装质量,其中安全开关的性能及设置为监理实施重点。1)机房(1)控制屏的安装位置,正面与维修侧距门窗距离大于600mm;距机械设备大于500mm。每台电梯应单独设立足够容量的电源开关;但不应切断轿厢、机房、滑轮间、轿顶、井道和底坑的照明,机房、轿顶和底坑的电源插座和报警装置。每台电梯应配备供电系统断厢、错厢保护装置。(2)动力与其他线路应分开敷设,进机房起零线与接地

13、线应始终分开。(3)所有电气设备及导管、线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必须可靠接地(PE);接地支线应分别直接接至干线接线柱上并使用黄绿双色绝缘,不得串接;接零保护系统中,严禁电气设备单独接地;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1000/V,对于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不得小于0.5M,其它电路(控制、照明、信号等)不得小于0.25 M。(4)线管、线槽的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垂直误差小于1.5%,固定牢固;槽内导线总面积不大于槽面积60%,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大于管净面积40%,软管固定间距不大于1m,端头固定间距不大于0.1m。(5)配线应符合产品要求,护套电缆和橡套软电缆可明敷于井道或机房内使用,但不得明敷于地面。控制系统中应设置有紧锁装置的计数器,以满足轿厢分别在空载、额定载荷工况下,按产品设计规定的每小时启动次数和负载持续率各运行1000次(每天不少于8小时)的检测要求。(6)控制系统中应设置有效的相序、断相及过载保护装置;所有线路必须达到绝缘要求,并对绝缘记录进行核验。2)井道(1)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照明,距井道最高、最低处0.5m以内各设一灯,中间相距不超过7米;井道内照度不得小于50Lx,控制开关分别设置在机房和坑底。(2)电缆支架在认可情况下,保证与任何设施无卡阻现象;完全压缩缓冲器时,电缆不得与底坑地面或轿厢边框接触;上下限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