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642311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镇隆镇黄洞小学 :翁惠红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五-六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有相当的比重。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富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了课外阅读的顺利完成和显著成效: 1、阅读兴趣不高。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

2、,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虽然老师也强调他们要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2、阅读环境不善。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不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不能建一个象样的图书室,藏书少,仅有班级图书角,没有开设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针对农村的实际,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1、兴趣最好的老师。针对小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取能力的

3、最好方法,也是一种基本方法,有了兴趣,才会勤奋努力,才能克服一切障碍,才能有创新的欲望,从而形成创新思维,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哪门课感兴趣就主动、愉快的去学习。 2、榜样激励。老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材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例如:笔者在上学期包括这学期用一个班做试验,在接下去的语文课中,每隔一节课都给他们讲授一些伟人的故事,如: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书中度过的,在他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也天天在监狱图书馆里看书。陈毅将军看书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我发现,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而有时我故意把故事讲一半

4、,剩下的一半留着下一节课讲,吊吊学生的胃口,结果激发了一部分好奇的学生自己去找到相关的书籍了解故事的结尾。有几次我在上课前给学生拦住,他们问我“老师,昨天你讲的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对吗?”这正迎合了我们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3、收获激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今。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

5、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二、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而且枯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1、家长要配合。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一般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单位、单位、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选择读物要做到:(1)、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

6、响学生的健康成长。(2)、符合儿童年龄特点。(3)、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2、学校要完善。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每个农村小学应着力建起图书馆或图书室。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三、加强引导,使学生善读书。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

7、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1、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2、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曾国藩提出读书之法:“不同

8、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用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小学生背诵的80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1)、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2)、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3)、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段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通并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2009年6月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镇隆镇黄洞小学 :翁惠红2009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