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638104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 Word版含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了解环境问题的分布,分析其产生原因。4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丰富内涵和原则。教学重点:1人类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全球性特点。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原则。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启发是式谈话法、讲议练结合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

2、但是,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因此,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人地关系思想。【讲授新课】1人地关系思想是如何演变的?时期生产方式环境问题人地关系崇拜自然采猎文明时期群体采集和狩猎部分物种灭绝,环境问题没有对人类构成危险人对环境是依赖和恐惧改造自然农业文明时期农业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发展森林、草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日益简单脆弱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征服自然工业文明时期工业科技突飞猛进出现污染公害,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谋

3、求协调20世纪60年代以来背景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思想: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2人类与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人类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人类社会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3目前人类面临的是哪两大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何差异?第一、由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过度,目前人类面临的是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能源)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第二、环境污染加重: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过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

4、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4目前人类面临的是哪两大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何差异?从城乡看:城市,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人类聚居密集,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由于利用资源方式不当、强度过大,农村的生态破坏严重。从全球看: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均严重,且处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快,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工业的转移到发展中国家。5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经济目标环境观念经济行为措施传统经济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价值以损害

5、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先污染后治理发展经济经济、环境、教育、健康、安全等领域人类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基础注重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发展中产生,发展中治理环境问题是伴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产生。本质是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6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发展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代内、代际、人与物、国家与地区之间;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总结新课】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发展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