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62617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1.1概论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3、项目负责人:4、建设期限:5、建设地点:6、建设性质:新建承办单位概况宁都恒亿矿业有限公司组建于 2005年,公司注册资金为500 万元,公司主要负责生产经营钨、大理岩、铁、煤等矿产。公司 现有员工60余人,近年来,公司发展迅速,于2005年投资700万元收购了原硫磺矿厂(创建于1967年)遗留下来的100万吨废 矿渣。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及污水处理设备的购置。1、项目的主体工程有:(1)、建设尾矿坝(坝高 4米,坝顶宽3米,坝顶轴线长 79.9米)、矿渣周围

2、新建排水渠、排洪构筑物、坝肩排洪构筑物、 建设尾矿库、截洪沟;(2)、建设中和法废水处理站;(3) 、建设4个大型沉淀池;(4) 、污泥贮存房及脱泥机。2、项目的配套设施有:(1) 、格栅井、石灰配药池、污泥浓缩池;(2) 、占地30平方米的单层砖混结构房屋(用于配电房、 值班室);(3) 、彩钢棚结构(用于压泥机);(4) 、渣钢棚(用防渗水泥对地面进行防渗处理,用于暂存 重金属泥污和石灰)。3、项目建成后,年处理废水 36万吨,年减少金属污染物排放10.3吨。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500万元,其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专项补助资 金200万元,其余300万元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1.2可

3、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编制依据宁都恒亿矿业有限公司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0年8月由宁都恒亿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宁 都工程咨询中心进行编制, 经过现场勘察和充分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后研究论证完成。论证过程的参考依据如下: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3、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003);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

4、版社;9、采矿废水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10、国内再生采矿废水的水质分析数据;11、宁都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2、宁都县总体规划纲要13、关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1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编制原则宁都恒亿矿业有限公司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是一项具有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基础设施工程,鉴于本工程的实际特点,根据国家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政策和对该项目提 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1、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变化,根据宁都县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总体要求,结合宁都县发展的总体规划及当地地形、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建设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目,最大限度的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使

5、其经过治理后能达到排放标准。 解决矿渣废水对周边村庄、 农田带来的污染问题,实现拟建项目 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保障地方经济的健康及可持 续性发展。2、根据同类废水处理工程的运行和经验,充分考虑企业的 实际情况,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先进、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工 程设计中既要工艺先进、技术可靠、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能实现 自动监测、自动控制,又要经济合理、节约能源、运行费用低廉, 管理维修方便,尽量采用操作自动化,减轻劳动强度,以实现良 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3、污水处理系统设备要兼顾通用性与先进性,选用运行稳 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维修维护工程量少、价格适中的设 备。4、

6、污水处理站整体布局合理、处理单元设施布置紧凑、美 观、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5、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小污水处理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合理控制噪声、气味,并妥善处理与处置固体废弃物,以避免造 成二次环境污染。123编制范围依据宁都县总体规划和宁都恒亿矿业有限公司规划的发展 目标,就宁都恒亿矿业有限公司治理矿渣废水及矿渣综合利用项 目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内容如下:(1) 通过对拟建项目现场勘察和充分调查,论证项目建设的 必要性及有利条件,确定宁都恒亿矿业有限公司治理矿渣废水及 矿渣综合利用过程的建设规模,进出水质及处理程度。(2) 对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方案进行论证分析。(3) 对废水

7、处理工程的工艺和配套工程进行设计。(4) 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拟定投资计划和实施进度安排建议;(5) 定性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和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等结论。第二章项目区概况2.1县城概况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北纬2605 18 至 27 08 13,东经 115 40 20 至 116 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 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县接壤。南北长 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版图 面积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县城驻地梅江镇,地处北纬 26 28,东经116 00,系

8、赣东北至赣西南的交通咽喉,又 间闽、粤之要道。县城距省会南昌市320公里,距赣州市160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 15万,是全县政治、 经济、文化和物流信息中心。319国道和昌厦一级公路穿境而过, 境内昌厦公路纵贯南北长达 69公里,与319国道在县城梅江镇 交汇,县城距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 80公里,正兴建的鹰(潭) 瑞(金),石(城)吉(安)两条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由东至 西穿过宁都县。根据宁都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中提出,县 城城市规划范围为:南至高坑,北至七里,规划面积近期(2010年)20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40平方公里。宁都县城人口 规模近期(2

9、010年)17万人,远期(2020年)23.5万人。2.2自然概况地形地貌特征宁都县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境内 一般高程300-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点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222地质情况宁都县地质构造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东段北侧,地质基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以震旦系和白垩系分成最广。岩石主要有花岗石、变质岩、紫色页岩,以花岗岩居多。土 壤类型以酸性紫色土、冲积土和红砂岩、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棕 红壤为主,多呈中性和酸性反应。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区,区域内属地震动参数0.05g (地震烈度6度)区。气象情况宁都县

10、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地区。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 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 常生长。冬季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入冬,宁都在蒙古冷高压东南侧, 因而多吹北风或东北风。这期间,有寒潮侵袭,并伴有霜、雪、 冰冻天气。正常年份是:前冬冷晴多严霜 ,天气干燥;后冬则多 雨雪,天气阴寒。俗话说“三九、四九,相见不出手”。又说:“大 寒、小寒,滴水成团”。1月中旬至2月中旬,是全年最冷的时节, 大雪、冻雨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春季3月中、下旬入春,蒙古冷高压强度逐渐减弱,而太平 洋副热带高压逐渐靠近县境,气温渐升,雨日渐多,有“春雨连 绵”、“春无三日晴”之说。但前期气温仍较低

11、,常有较强的冷空 气影响,有时天气较冷,俗语说“清明谷雨,冻死老虎”。后期是南北气团在县境互相推移的时节,降水强度大,且较为集中, 常有暴雨发生,使江河水位陡涨,山洪暴发,这是宁都的汛期, 常有雷雨或冰雹。夏季5月下旬入夏,汛期过后,进入盛夏。由于太平洋副热 带高压的控制,天气炎热。又因地处高压北缘,故多吹南风或西 南风。有“小暑南风十八天”之说。当副高压加强或减弱阶段, 容易形成热雷雨天气。这种热雷雨,多发生在午后或傍晚,且地 方性明显,有“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之说。这时期,常有 台风影响县境,有降水、降温、大风、暴雨现象出现。秋季9月下旬入秋,处暑过后,夏季风减弱,但气温仍高, 俗称“

12、秋老虎”。不过这时的热与前不同,所谓“白露秋分节, 夜寒白天热”。即白天虽热,入夜转凉,秋意渐浓。这时期,地 面至中低空为冷性高压控制, 中高空则仍为暖性高压影响, 从地 面至高空均为高压,且下冷下暖,气层稳定度大,不容易形成云 雨,大部分年份天气晴朗。晚秋时节,有“小阳春”天气促使草 木开花,甚至结果。气温年平均气温在14至19C之间,极端气温也是南部高、 北部低。极端最咼气温南北相差较小,而极端最低气温相差较大。月平均气温,12月至2月平均气温都在10C以下,其中一 月气温最低。从3月开始有连续9个月的时间,平均气温都在 10C以上,其中7月气温最高。据县城稳定通过10至20C ,保证率8

13、0%勺积温,起讫日期: 10C最初出现在3月25日,20 C最终出现在9月28日,历时187 天,总积温4723.5 Co224水系水文宁都县降水年降水量在1500至1700毫米之间。大致北部多, 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4至6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4070%比重较大。若超过4至6月多年平均降水量30淀为特大水年。自1939 年以来,有 1944、1948、1954、1959、1962、1968 六年为特 大水年。大的洪涝灾害出现在这些年份。若低于4至6月多年平均降水量 30淀为枯水年。自1939 年以来,自1940、1943、1951、1963、1971五年为枯水年。较严重 的干旱均发生在这

14、些年份。7至9月降水量与4月至6月降水量相比,明显减少。这一 时期,容易形成伏、秋旱。10至12月降水量最少。1至3月降水量次于7至9月降水 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706毫米,最多的为1997年,达2791毫 米,最少的为2003年。多年平均年降水日数与无降水日数之比 为18: 20,相差不大,农谚谓:“有多少晴天就有多少雨天”。 1939年以来,日雨量最大的是 1959年6月18日和1984年6月 1日都为218.1毫米。日照:多年平均日照 1938.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 44%太 阳辐射的年平均总量为112189.9卡/平方厘米。无霜期:县城无霜期多年平均值为279天。最长为319天,最短为

15、224天。平均初霜日期为11月30日。最早的初霜日期是11月5日, 高晚的是次年1月3日。平均终霜日期为2月22日。最早的终霜日期是1月16日, 最晚的是3月28日。初、终霜间隔天数(有霜日期)多年平均为85天。最长128 天,最短32天。宁都县北部初霜早,终霜短,霜期料南部长,无霜期较南部 短。根据县气象局观测记录:山顶出现霜的次数较少,山间盆地 出现霜的次数较多。2.3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2.3.1 人口1、全县人口宁都县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村,2008年年末总人口 74.9656万人,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极小部分,人 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0人。人口调查的各项指标见表:人口指标表年份年末总人口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万人)(人/K m2)率200069.61172200170.32173.510.25200271.3617614.84200371.43176.20.94200471.45176.291.2200573.5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