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先倾听再转述》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624355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先倾听再转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科版《先倾听再转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科版《先倾听再转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科版《先倾听再转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先倾听再转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先倾听再转述》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先倾听,再转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次口语交际设计的是“先倾听,再转述。从能力开展看,这是在三上年级简单转述根底上的一次提升练习,是对学生听、记、说能力的一次锻炼;从内容选择看,“听和“转述的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文章,是本单元主题的拓展。课文中的提示语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对这次口语交际的安顿和“听“记“说的总体要求,第二和第三自然段是对“听和“记的具体要求,第四和第五自然段是对“转述的具体要求。设计理念 “听与“说能力的开展应着眼于学生的语言实践,不是“明白或是“懂得了就代表实现了,而是需要通过亲身体验、大量实践才能达成的。因此,本设计强调“明办法重实践显个性,从而完成“办法引路实践习

2、得个性开展的学习过程。教学目标 1能听明白教师读的文章的内容,并记住内容,能准确分明地转述出来。 2学习记忆文章内容的办法。 3培养认真倾听的态度,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和叙述。教学重、难点听,要听得明白;记,要记得分明;说,要说得准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男子汉、?衣角的硬币等亲情文章,学生课外搜集一篇自己受感动的亲情文章。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课题 1复习旧知。三年级时我们练习过“转述,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说一段话,请你转述给现在不在课堂里的张明同学听。请一生在教室外等候教师深情表达:殷殷的血缘,融成生命的河流;绵绵的亲情,铺就成长的道路:寒风瑟瑟,雪花飘飞,心系游子的母亲,送你一件

3、厚厚的棉衣;成长路上,过年时节,朴实的爷爷,送你一份特殊的压岁钱;轻轻捏在水饺上的穗状花边、露天电影场里父子特殊的高度,都在记忆的河床上,洒满了亲情的贝壳,贝壳上刻满了感恩的纹路,每一条都则深刻、悠长今天老师将为同学们送上一篇美文,它朴实无华,却能够深深打动人心,情感蕴藏在细节中,成为永恒! 2学生运用原有能力转述给原在教室外等候的同学听。通过听的同学的收获进行评价与点拨。教师提醒学生抓主要内容,注意人物语气转换,适当记忆优美感人的语句。 3揭题。刚刚我们倾听一段话并进行了转述。这节课,我们要听一个故事,并讲给别人听。板书:先倾听,再转述以复习的方式引入新课的学习,帮忙学生进行新知学习前的“热

4、身运动,在心理、能力上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二、阅读课文明办法 1在听文章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想想要听清什么、记住什么、说清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故事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重点句子:深情、优美、形象 设计意图:语文的学习是情理结合的,理性地阅读分析课文要求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培养起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三、倾听文章重实践 1教师第一遍阅读短文?男子汉,学生交流故事大意。男子汉清晨,一阵整理东西、关皮箱的声音把我弄醒了。父亲又要走了!父亲是位导演,事业使他必须整年漂泊在外。离别情深,每一次的团聚都是我俩最快乐的事。父亲那

5、惨重的脚步声响了起来,那声音在向我的房间靠近,每一步都听得十分清晰。突然,那声音停住了。好一会儿,一点儿动静也没有。我悄悄地翻身下床,那声音却离去了,移到大门口。门“喀哒一声开了,又轻轻地关上,只发出了一声极小心的“砰。我身不由已地来到了阳台上。空旷的马路静极了,悄然无声,一切都好似在睡梦中。从下面的大门洞里走出了一个高大的身影,裹在一件深色的大衣里。他开始在坚实的路上行走,右手提着一个黑色皮箱,左肩跨着背包。他快步走到了马路的中央。我忽然发现父亲已停住了脚步,慢慢回过头来,朝这儿投来一瞥。不知为何,我连忙俯身躲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当我再次抬起头来眺望时,只能看见那个身影渐渐远去,消失在大街

6、的尽头再见,父亲。一路顺风!2教师第二遍阅读文章?男子汉,学生交流印象深刻且对关系到文章中心叙述的重点词句。例:那声音在向我的房间靠近,每一步都听得十分清晰。突然,那声音停住了。好一会儿,一点儿动静也没有。我悄悄地翻身下床,那声音却离去了,移到大门口。门“喀哒一声开了,又轻轻地关上,只发出了一声极小心的“砰。再如:我忽然发现父亲已停住了脚步,慢慢回过头来,朝这儿投来一瞥。不知为何,我连忙俯身躲了起来。学生评价是否捕捉到了重点词句。3学生尝试选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呼给同桌听,同桌对照课文要求评价。4重点品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骑在父亲脖子上看电影的情景。初步实践需要分步达成,学生在分步练习中才能

7、逐渐掌握办法,得到能力的有效锻炼提高。其中关注重点词句是对“亲情类文章转述的个性解读,只有捕捉住对叙述中心有帮忙的词句才能心有所动,在转述中感动他人。另外在第一次尝试练习当选择较短的文章进行转述练习有利于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四、小组练习显个性。1四人小组按要求练习,要求读文章的同学口齿清晰、声情并茂,听的同学有困难时适当动笔帮忙记忆,遇到其他困难想方法解决。给负责朗读的学生分发短文?衣角的硬币衣角的硬币十几岁的时候,我第一次离开家,单独去邻城上中学。母亲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为我预备行囊。直到临行前的晚上,母亲居然还把我早已打点好的行囊都翻了出来,重新整理了一下。第二天,当我掏出一件外套穿上时,才诧异

8、地发现,我的每一件外套的衣角都多了一枚硬币。于是我去问母亲,怎么好好的衣服,都缝上了一枚硬币啊?母亲淡然一笑,说,硬币可以辟邪。我就笑着责怪她太过迷信,思想不开窍。母亲却只是憨笑,并不反驳。后来,我开始了孤独的学习生活,每天劳累于繁重的学业之中,渐渐淡忘了这件事情。只是每当穿上外套的时候,手插在口袋里,总要习惯隔着布料捏捏那枚硬币,便总想起母亲,心中也继续暗笑她的迂腐。再后来,一场意外却改变了我对硬币的想法。记得那是一个周末,我单独坐车离开城市,去西郊外的一个风景区游玩。那里其实是个无人打理的森林爱护区,山野苍茫,郁郁葱葱,风景极好。我一下子被那秀美的山景打动了,决心去攀爬最高的山峰。看那最辽

9、阔的风景。当我站在山顶上,遥望那辽远的土地上崛起的那座平时令人备感惶恐的城市,在自己的足下变得如此渺小时,我年轻的心中顿时升起一种征服者的快意,不由得尽情地大喊起来下山的时候,已经临近傍晚,我准备坐路过的班车回学校。但当我摸索口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钱包居然不见了。我顿时焦灼起来,在周身高低反复翻找着,但始终没有发现那只钱包的踪影。一定是丢在莽莽的山野中了,我心中一阵恐慌。当时,周遭只有空旷的山野和马路,基本没有人家,只有偶尔奔驰而过的汽车。就在我濒临绝望的时候,我却摸到了那枚硬币,那枚衣角的硬币。当我从衣角挖出来这枚一块钱的硬币时,冲动得差点要落下泪来。这枚硬币,足以让我坐上回城的夜车,顺利

10、地回到学校了。回去后,我特地给家里打了个 ,说起这件事情来。接 的是父亲,他听完我的诉说之后,居然大叫起来,他说真让你妈猜中了,没想到这么惊险的事情真的会在你身上发生。原来,因我从未远离过母亲,在我要离家的那几天里,母亲总是忐忑不安,甚至有些神经过敏起来,总试想着会有种种困难落到我的头上。她反复地问父亲,假设孩子在外面遇到不测,或被偷或被抢,陷入困境怎么办啊?父亲却是情理中人,反复地答复人生祸福是无常的,并不是能轻易揣测和规避得了的事情。但母亲还是情不自禁地陷入了那种无边的无奈和恐慌之中。最后思来想去,才在我离开前的那天夜里,连夜为我在每一件衣服里缝上了一枚硬币。她固执而无奈地认为在一个隐秘的

11、地方留下一个硬币,兴许对我会有用的。听罢,我猛然醒悟过来。原来硬币的本意并不是迷信辟邪,只是母亲情切,担忧我独在他乡,难免陷入困境而种下的一根救命的稻草而已。未曾想,在困境面前,那一枚带领母爱的硬币却真的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因此,我满怀感谢地想,辟邪的并不是那衣角的硬币,而是母亲那无比深沉的爱啊!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又开始打点行囊,准备再次离开家乡,去江南一座边远的海边城市工作。母亲依旧帮我整理行囊,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整理,直到临行的前一天夜里还在张罗。当我第二天踏上火车,当站台上那个苍老的身影变得边远朦胧的时候,我迅速地翻开了行李包,抽出一件件外套。果然,每一件外套的衣角都缝着一枚沉甸甸的硬币。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在漂泊流浪的日子,我总习惯将手插进外套的口袋,隔着布料将那衣角的硬币踏踏实实地捏在手里,仿佛母亲那深沉的爱意从未远离。2学生间转述,小组内评价。3指名学生代表上台转述,学生评价,老师点拨。4交流个性经验:如果你在刚刚的练习中有自己的好办法,请说出来与同学分享,尤其是听长故事时该怎么记住说清。在紧扣要求的根底上,讲求“学无定法,激励学生个性学习个性叙述,在长文转述练习中激励学生发明适合自己的学习办法,并与同学分享学习经验,使大班化教学扬长避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