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教学案例及反思(冯锦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622710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度》教学案例及反思(冯锦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溶解度》教学案例及反思(冯锦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溶解度》教学案例及反思(冯锦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溶解度》教学案例及反思(冯锦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度》教学案例及反思(冯锦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解度教学案例及反思中坝中学 冯锦成溶解度是初中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的内容。这节课抽象、难懂。教学的重点是对于“饱和”、“溶解度”这两个词的理解。引导学生真正领悟“溶解度”的含义是本节的一个难点。教学片段一:师:通过刚才自学,大家能否说出饱和溶液的特点?生1:不能再溶解了。生2:就象吃饭吃饱,不能再吃了一样。溶液中不能再溶下溶质了。生3:还得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师(微笑):大家刚才已经把饱和溶液的特点基本上找出来了,试想为什么描述溶液是否饱和,非得指明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生:沉默师:在一杯水里如果放了很多糖,搅拌,糖始终不能再溶解了,大家说此时糖水饱和了吗?生:饱和师

2、:如果我又向其中加了许多水,糖又能溶解吗?生:能师:此时糖水还饱和吗?生:不饱和师:可见溶液是否饱和,与溶剂的量是否变化有一定关系,所以我们要指明“一定的溶剂里”。为什么还要指明“一定的温度下”?生:比如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的快。师:咱们研究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解物质的质量是否达到最多,即是否饱和,而不是溶解速度的快慢。下面请看:展示: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底部有一些硝酸钾固体剩余),对它进行加热,不久固体又溶解了。刚才该溶液又溶解硝酸钾固体了,还饱和吗?生:不饱和。师:可见描述溶液是否饱和,必须指明“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反思:描述饱和溶液特点时,学生能切中要害。尤其部分学生抓住“

3、饱”这个字,联系吃饭吃饱这一生活实例,对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在溶解原溶质理解的比较到位。但是对“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这两个前提条件,学生理解的没有我预想的好,通过举“增加溶剂”的例子和演示“改变温度”的实验,使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片段二:师:固体溶解度是一定条件下,谁的质量?生:溶质师:既然是溶质的质量,单位该是什么?生:g师:固体溶解度的定义中,有哪些前提条件?生1: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生2:达到饱和状态。师(微笑):很好,大家思考这三个前提条件中,只有哪一个前提没有限定,即是可以改变的?生:温度。(极个别同学回答)师:冯明潇,你如何理解温度是可以改变的?生

4、:因为溶剂规定为100g,状态规定为饱和状态,只有温度没有规定是多少,可以是20摄氏度,也可以是50摄氏度等。师:讲得非常好,也就是说固体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它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描述固体的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师:请大家判断一句话的对错“NaCl的溶解度为36”生1:错,没指明温度。生2:没带单位g生刘艳:没指明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师:前两个同学说的很好,刘艳同学说“没指明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其实溶解度就暗含了100溶剂里,达到了饱和状态。师:再听一道练习:20摄氏度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求20摄氏度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生:36:100:136教学反思:固体溶解度比较抽象、难懂。我采取以上“同学自学、教师点拨”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问答,引导学生找出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这样教师教的容易,学生学的轻松。但是在处理判断题“NaCl的溶解度为36”时,刘艳同学的回答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说明她对溶解度的理解还不够彻底,所以我又随机加了第二道练习。这样帮助学生对溶解度的概念彻底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是教师引导点拨、学生积极思维的师生互动过程,只有教师“引”的到位、学生“动”的有效,才能得到教学相长的双丰收。第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