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课堂实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615647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花魂》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梅花魂》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梅花魂》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梅花魂》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梅花魂》课堂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梅花魂》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花魂》课堂实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梅花魂教学实录一德阳市中江县清凉小学 陈金艳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天了。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人。其实啊,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和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是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配梅花三弄曲梅花组画面)在乐曲中娓娓而述: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梅花她有魂吗?我

2、怀着不解读了它。被她所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慎重地、用心地学它。齐读课题。生:梅花魂。师:请你们带着预习的感受再读题目。(生读体会语感)生:梅花-魂-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大意。生:课文写了“我”的外祖父爱梅花。师:“我”是谁呢?生:“我”是指作者陈慧英。生:我觉得是文中的小主人公莺儿。课文讲的是身在异国的莺儿的外祖父爱梅花的事。师:课文是通过五件小事来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的老人的。(出示五件事,生读)(1、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2、“我”无意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大发脾气;3、因不能回国,外祖父哭了;4、临别,外祖父送我墨梅图;5、离别送我梅花手绢)师:你

3、觉得哪些事让你感觉到外祖父爱梅呢?生:是第2、4、5这三件小事看出来的。师: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1、联系上下文;2、联系当时的背景;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4、用朗读的方式;5、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生阅读学习。师:哪些同学读懂了?生:我从上文知道,外祖父特别疼爱莺儿,真可谓“捧在用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就因为莺儿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竟然大发脾气,梅花还比外孙女重要。她太爱梅花了。生:我们平常吧,不管玩什么,外公都会给的。隔辈疼嘛。根本不会为一幅画而动怒的。生:我是抓关键词语

4、理解的。“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个“轻轻”一个“细绸子”还有一个:“慢慢”都能看出外祖父笑梅花。感觉像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生:我补充一下。要是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说弄脏没啥。丢了也不可惜的。要么就胡乱一擦了事。可外祖父不一样。生:我是用朗读的方式来展示的。(生朗读)师:是啊!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希罕呢?有什么希罕呢?谁能告诉我?生:我们学过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是值得赞美的。生:还有王安石说梅花“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生:我从下文13自然段知道梅花有品性,有灵魂。师:同学们再细细读,看梅花有什么希罕的?(生读)生:梅花

5、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生:因为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师:同学们找出这句话勾画下来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生:我感觉像是在说人。生:梅花本是一种植物,一般用“它”而这里却用的是“她”师:对。同学们读得认真。联系上下文想想。她指什么呢?生:她表面看是指梅花,其实是指下文“有气节的人物”生:应该是指“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生:梅花在冬天开,而“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像梅花一样,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也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师:谁能说说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生:秦始皇。师:大家能用一两句话说出理由吗?比如“统一中国,功不可没”的秦始皇,“视荣华如梦幻,视

6、死辱为常事”的谭嗣同。生:精忠报国,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师:对。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生:孔子之家语博大精深,诸葛亮神机妙算,郑成功收复台湾,孙中山不屈不挠,他们个个都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物!师: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暑气渐去渐远,我们一下子撞进了秋天的怀抱,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天了。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一个有着高雅情趣的人。其实啊,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7、”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和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是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配梅花三弄曲梅花组画面)在乐曲中娓娓而述: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梅花她有魂吗?我怀着不解读了它。被她所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慎重地、用心地学它。齐读课题。生:梅花魂。师:请你们带着预习的感受再读题目。(生读体会语感)生:梅花-魂-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大意。生:课文写了“我”的外祖父爱梅花。师:“我”是谁呢?生:“我”是指作

8、者陈慧英。生:我觉得是文中的小主人公莺儿。课文讲的是身在异国的莺儿的外祖父爱梅花的事。师:课文是通过五件小事来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的老人的。(出示五件事,生读)(1、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2、“我”无意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大发脾气;3、因不能回国,外祖父哭了;4、临别,外祖父送我墨梅图;5、离别送我梅花手绢)师:你觉得哪些事让你感觉到外祖父爱梅呢?生:是第2、4、5这三件小事看出来的。师:同学们,我们读过这几件小事,都倒感觉到外祖父爱梅花。你是怎样从这些段落中读出这种感情的呢?出示:我们可以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用这些方法:1、联系上下文;2、联系当时的背景;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4、

9、用朗读的方式;5、其它自己喜欢的方法。生阅读学习。师:哪些同学读懂了?生:我从上文知道,外祖父特别疼爱莺儿,真可谓“捧在用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就因为莺儿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竟然大发脾气,梅花还比外孙女重要。她太爱梅花了。生:我们平常吧,不管玩什么,外公都会给的。隔辈疼嘛。根本不会为一幅画而动怒的。生:我是抓关键词语理解的。“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个“轻轻”一个“细绸子”还有一个:“慢慢”都能看出外祖父笑梅花。感觉像是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生:我补充一下。要是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说弄脏没啥。丢了也不可惜的。要么就胡乱一擦了事。可外祖父不一样。生:我是用朗读

10、的方式来展示的。(生朗读)师:是啊!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希罕呢?有什么希罕呢?谁能告诉我?生:我们学过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是值得赞美的。生:还有王安石说梅花“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生:我从下文13自然段知道梅花有品性,有灵魂。师:同学们再细细读,看梅花有什么希罕的?生: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生:因为梅花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师:同学们找出这句话勾画下来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生:我感觉像是在说人。生:梅花本是一种植物,一般用“它”而这里却用的是“她”师:对。同学们读得认真。联系上下文想想。她指什么呢?生:她表面看是指梅花,其

11、实是指下文“有气节的人物”生:应该是指“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生:梅花在冬天开,而“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像梅花一样,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也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师:谁能说说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生:秦始皇。师:大家能用一两句话说出理由吗?比如“统一中国,功不可没”的秦始皇,“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的谭嗣同。生:精忠报国,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师:对。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生:孔子之家语博大精深,诸葛亮神机妙算,郑成功收复台湾,孙中山不屈不挠,他们个个都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人物!师:正因为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道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这段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