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牙片在牙齿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参考价值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61546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线牙片在牙齿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参考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线牙片在牙齿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参考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线牙片在牙齿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参考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线牙片在牙齿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参考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线牙片在牙齿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参考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线牙片在牙齿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参考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线牙片在牙齿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参考价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线牙片在牙齿疑难病例诊断中的参考价值 ? (本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徐晓)? 口腔X线摄片是口腔科医生诊断牙齿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口腔医生在日常门诊工作 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主诉牙齿疼痛不适的患者。这种患者经多次常规治疗均无法治 愈,反复检查也无明显的阳性体征,这时,千万不要忘记仔细观察X线牙片,有时会有非 常重要的发现。? X线牙片或多或少可以反映出肉眼看不出的牙根尖或周围组织的变化,这些线索对临 床口腔疑难病例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在患者初次就诊时,应仔细观察牙片。许多临床医 师常常会忽略观察X线牙片,甚至不拍摄X线牙片;等到多次就诊不能解决问题,成为疑 难病例

2、时,才想到拍摄X线牙片,就会造成许多麻烦,并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 1什么是正常牙片? X线牙片应观察些什么?? X线片检查是口腔检查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在口腔临床医学各科均得以广泛 应用,特别是X线牙片。牙片在诊断隐匿性龋、邻面龋,牙周疾病和根尖周炎等疾病时具 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有时候,慢性根尖周炎表现出的唯一临床阳性体征,就是在X线牙 片上的牙根周围牙周膜增宽或根尖阴影。X线全景片在牙周疾病、颌骨炎症、颌骨囊肿等 疾病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医师一定要掌握正确阅读牙片和其他X线片的 方法。标准的牙片,应能清楚看到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腔,以及牙槽骨、硬骨板、 牙周

3、膜、根尖周组织等。牙周膜间隙一般为0.150.38 mm,宽窄均匀一致。? 2 X线牙片上易误诊的正常解剖结构 ?不同角度拍摄出的X线牙片,有时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在某些情况下,如儿童不合作、颌面外伤患者面型不对称、老年人牙齿残缺不齐,拍摄时体位调整的差异,以及X线球管 中心线偏移、胶片与球管X线束不一致等,均可使投照部位与胶片之间关系不正确,从而 使X线片出现伪影与缺陷,干扰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 临床上,由于拍摄角度的变化,患者颌弓大小不同、解剖异常等情况的存在,常会在 正常情况下拍摄出异常的牙片。如出现上颌窦位置不同(见图1、2),牙齿形态异常、根 管变异等。据文献报道,由于拍摄X线片

4、操作的原因,口内拍摄牙片约有9.68%的失误; 尖牙-前磨牙区失误最多,可占总失误的70.6。为了防止出现误诊,医师需要非常熟悉 牙齿和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并结合临床检查情况进行判定;如所拍摄的牙片出现可疑情 况,需更换角度,重新拍摄。? 3 X线牙片上易忽略的病变?在口腔临床病例诊断中,X线片常常会给医生提供非常重要的线索,不可忽略。对某 些X线牙片有怀疑时,可结合全景片、咬合片进行判断;必要时,可加拍牙CT片。? 3.1 根管的解剖变异?遗漏根管是根管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根管治疗前一定要先拍摄X线牙片,了 解患牙的根管情况;特别要注意下颌前牙、前磨牙的可疑多根管,这些牙齿出现变异根管

5、 较少,容易被忽视。据报道,用诊断丝、X线偏位投照发现的多根管概率最高。采用偏位 投照法,可以发现遗漏根管或牙根,以及正位投照时重叠的双根管;采用诊断丝偏位投照 法,由于诊断丝的影像非常清楚,多根管的发现率也会相应提高。但如果1个牙根中只有 1个根管,那么不论采取何种偏移角度投照,根管影像都应位于牙根中央。如医生观察临 床X线牙片出现可疑症状,要重新改变角度,进行偏位投照拍摄,以帮助明确诊断(图3)。? 3.2 牙根纵折 ? 牙根纵折是指发生在牙根的纵裂,未波及牙冠者;其裂隙仅发生在牙根,从根管向外 贯通到牙周膜,涉及到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是一种较严重的牙科疾病。牙根纵折在临 床上并不罕见,

6、具体病因不明;国内外学者认为,受力不均是其主要原因。牙根纵折在口 内用肉眼检查不易直接发现,有时患者除咬合不适外,无其他阳性症状,诊断比较困难。X线牙片检查对牙根纵折诊断有重要意义。在X线牙片上,牙根纵折表现在根管腔的中、 下段增宽,有时甚至根管全长增宽,边缘整齐;这种根管影像的变化均通过根尖孔,并在 根尖外变宽,根折方向与根管长轴一致。对可疑根折的牙齿,拍摄时中心射线必须与折裂 线一致或平行,以防止出现阴性结果;对于需要排除牙根纵折可能的患者,在单一X线片 检查为阴性时,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多拍摄几张,避免漏诊。临床上,应注意区别牙根纵 折与牙根内吸收的 X 线影像。牙根纵折判断标准:早期牙根

7、纵折的患牙根管腔在近根尖 1/22/3处明显增宽,增宽线颜色较深、边界清楚,患牙根管腔与健侧根管腔不成比例 (图4箭头示);中期牙根纵折的患牙牙根出现根管腔全长增宽,至冠根颈部;晚期牙根 纵折的患牙在牙根部可见明显的牙折片,并能观察到牙折片游离或移位。? 3.3 牙外伤?牙外伤的患牙都需要拍摄X线牙片。观察牙片时,要注意患牙有无根折,牙槽骨有无 骨折,患牙能否保留等。牙外伤常常由交通事故、打架或受到他人意外伤害等引起,牵涉 到保险、赔偿及刑法等问题。首次诊断不准确,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特别要注意, 一些唇舌向折裂的牙齿,因影像重叠的关系,X线牙片上不易显示,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 仔细检查;有

8、条件的话,可以加拍牙CT片,以免误诊。? 3.4 牙根吸收? 牙齿根尖部分吸收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在 X 线片上的影像表现也为大多数医生所认 识;牙齿整个牙根的吸收在临床较为少见,很多医生不熟悉其在X线牙片上的表现。整个 牙根吸收常发生在有外伤史的患牙。仔细观察X线牙片,能隐约看到原有牙根的轮廓(图5);如发生整个牙根吸收,该牙根不能被完整拔除,需作翻瓣手术去除。Laux等对常规 根尖片表现与组织学检查进行比较,发现常规根尖片并不能够准确反映牙根吸收程度。X 线水平及垂直方向上 10左右的改变也会对牙齿影像长度产生影响,所以拍摄牙片时最 好采用平行定位投照根尖周片,将X线球管、目标牙、胶片三者的

9、位置关系保持恒定不变, 从而有较精确的重复性和对照性。?有学者指出,牙根的吸收方向不同,在X线影像上的表现也不同;X线片在估计颊舌 侧牙根吸收方面不是很有效,但对估计近远中方向牙根吸收却很有效。此外,数字化根尖 片比普通根尖片能更精确地反映牙齿的实际长度。? 3.5根管内器械分离? 在根管预备过程中,无论使用不锈钢根管锉,还是镍钛根管锉,都会发生器械在根管 内分离的情况。Iqbal等8发现,磨牙发生器械分离的几率是前磨牙的2.9倍;根尖1/3 处发生断针的几率是根管冠方及根中1/3处的6倍。但是,断针在牙片上表现出来的阻射 情况,有时和根管充填物密度非常接近,特别是当断针和根管充填物连接在一起

10、时,两者 更难分清,这就需要进一步观察根管充填的密合度和根管边缘的自然弯曲情况(图6)。? 3.6 其他? X线牙片是临床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但需注意的是,不要过度相信牙片,有时 会出现假象,误导临床医生。当临床上遇到难以诊断的疑难病例时,可以加拍全景片或牙CT片。? 4 典型病例 ? 典型病例1,患者为女性,22岁。6个月前,因美观需要在外院作上颌前牙根管治疗 后安装烤瓷冠,2周后,2个上颌侧切牙出现咬合不适,拆除根管充填物后重作根管治疗, 症状仍未好转,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特需科就诊。拍摄X线牙片, 见22超充, 12根尖处似有断针(图7左箭头示)。因双侧侧切牙已作

11、烤瓷冠,故考虑作 根尖刮除术。术中取出12根尖处断针,刮除22超充物;术中拍摄牙片,再次仔细观察发 现,12根尖偏近中处还有一密度较高的线形物(图7右箭头示)。手术取出,发现为长约 4 mm的牙胶尖。术后1周复诊,患者诉症状消除。? 该病例曾去除充填物重作根管治疗,考虑可能为第一次根管治疗时牙胶尖超充(未见 牙片),去除充填物时把超充的牙胶尖推出根尖后,又出现断针。该病例较少见,但提示 临床医生一定要仔细观察牙片,防止遗漏异物。?典型病例2,患者为女性,50岁。1个月来,每晚睡后1 h左右,右侧牙齿出现阵发 性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口腔检查,17缺失,16和46、47有充填物,密合,未探及牙

12、周袋,15已作根管治疗;冷热诊反应正常。X线牙片示:16远中根吸收至根尖(图8左 箭头示);46、47根尖无明显阴影,46根分叉阴影(图8右箭头示)。拔除16,46、47行 根管治疗后,症状仍未改善。请神经科会诊,未见异常。复查牙片,见46、47根尖近下 齿槽神经管处密度较高,拍摄上下颌全景片,见46、47根尖下方有一约3 cmX4 cm密度 增高区;拍摄牙CT片,可见密度增高影和下齿槽神经管重叠(图9中圆圈示)。做下齿槽 神经管减压术后症状消失。? 该病例主诉为牙髓炎症状,但临床检查无相关阳性体征。经多个医师反复会诊、治疗, 症状均未减轻;通过加拍全景片和牙CT片才确定病因。该病例提示,对于牙痛病例,如对牙片有怀疑时,应加拍上下颌全景片和牙 CT 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