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常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607292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五常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黑龙江省五常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五常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五常市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学习目标:1、记住过渡时期总路线及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容;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2、明确对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难点: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概念的理解二、温故而知新:1、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时间: 第一届 制定。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 、 、 、 、 。三、预习导学:阅读思考:1、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是什么?3、三大改造指的是哪三个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办法?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预习检测:1、1953年提

2、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1)逐步实现国家的 ; (2)逐步实现国家对 、 、 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目的: (2)时间: 年- 年;(3)内容:重点是优先发展 ,建立国家 和国防 初步基础;完成对 、 、 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 的比重稳步增长。3、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改造的内容改造的途径结果及历史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四、研讨探究:( 重难点突破 )1、结合21页图,说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一田、一桥、六路、三厂。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又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和“三改”分别指什么?

3、五、拓展创新:1、为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只是提建立初步基础?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国防业?2、农村不是已经完成土地改革,为什么还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六、达标测评: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 )A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 B先工业化后社会主义改造C分主次进行D先社会主义改造后工业化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 A工业 B重工业 C农业 D三大改造3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是:()A受到农民的欢迎 B对所有制进行了改变C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D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4对三大改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大改造是同时进行的 B三大改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最先进入高潮D最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是手工业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