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维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604825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飞思维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放飞思维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放飞思维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放飞思维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放飞思维放飞蜻蜓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飞思维放飞蜻蜓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飞思维放飞蜻蜓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飞思维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教学理念: 本文是一篇记事的文章。通过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主要是通过人物具体、明白的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引起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从中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理解。因此,本课教学应引导学生

2、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通过角色朗读、自由读、小组读等形式,读好人物的对话,激起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尽情地放飞,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知识的启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练习分角色朗读。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会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领略老一辈教育家的风范。 教学难点: 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用具: 1

3、、课件、录音、生词卡片、挂图。、课前预习:通过网络、书籍等语文课程资源查找有关蜻蜓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见过蜻蜓吗在你的印象中蜻蜓是在什么样子的通常会什么地方出现的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蜻蜓的课文(出示课题:放飞蜻蜓),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师简介陶行知)请带上你的问题细细地品读课文吧!通过简单的说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请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生活积累以及工具书理解生词的意思。 、出示词语; 慈爱 抚摸 保持 七嘴八舌 复杂

4、 结构 入神 成千上万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出示课件:配乐录音朗读。要求:边听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生交流:通过初步阅读,知道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三、精读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并根据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2、学生交流。 、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把读书当成一种快乐,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捉蜻蜓。(第一至六自然段) 1、指名读,引导评价。 2、自由朗读,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在读的过程中,你想象到孩子们捉蜻蜓的情景是怎样的(板书:捉) 3、小组讨

5、论: (1)陶先生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孩子们又是怎样回答的 (2)从慈爱、抚摸、拉着等词语可以看出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3)七嘴八舌是什么意思试把它演绎出来。4、交流、学习,知道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 5、把两个句子进行比较,感受它们的不同之处: (1)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2)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 (第一句比第二句更能体现陶先生的和蔼可亲和循循善诱。板书:循循善诱)6、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不同个性,如:翠贞想了一下、孩子们七嘴八舌、抢着说、陶先生的循循善诱;读出人物各自不同的语气。 通过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区别问的话和回答的话,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谈蜻蜓。(第

6、七至十自然段) 1、教师范读,不认识的字、词注意认真听。 、小组朗读,并完成表格练习:部 位 种 类 尾巴 眼睛 特点功能 3、交流、汇报,并结合课前预习说说:你还知道的那些有关于蜻蜓的资料(板书:谈、蜻蜓) 4、拓展练习:蜻蜓饿极时,真的会吃掉自己的尾巴吗原因是什么 、在这部分课文中,你又觉得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6、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验老一辈教育家的风范。 lso;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rsquo;在这个环节里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说、思考、动笔,在听和说的互动中学习表达,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 放蜻蜓。(第十一自然段

7、)1、指名读,引导评价。2、小组朗读,并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再次看出陶先生对孩子们平等相待、循循善诱(用商量的口吻说、把蜻蜓还给翠贞。) ()纷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先生谈了蜻蜓后,会非常乐意和自觉地把很辛苦才捉到的一只蜻蜓放飞呢(板书:放) 、交流、学习。4、在这一部分里,你又感觉到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和蔼可亲) 、全班朗读,要求:读出陶先生语重心长的语气,读出孩子们的欣喜和对孩子们赞叹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回归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懂得了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也认识了一位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现在让我们带着对蜻蜓的喜爱之情、对老一辈教育家敬佩、仰慕之情

8、,美美地把全文读一遍。 五、思维拓展。 同学们,既然我们懂得了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是益虫,那么如果你看到了伤害蜻蜓以及其它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哪些社会宣传和呼吁呢 六、学习生字。、出示生字。 2、指导书写。 (1)注意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忆生字的字形。如:蝇、蚊都是虫字旁,皆属于昆虫。(2)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中位置的安排。 、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七、作业。1、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2、书写生字、新词。 3、练习写一篇宣传和呼吁人类保护动物的短文。 板书设计: 放飞蜻蜓 小朋友: 捉 谈 放 陶行知 : 循循善诱 蜻蜓 和蔼可亲设计特色: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2、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