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60262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1 学习目的1、学会“春、走、冬、百、瓜、果、谷、北”8个字;会认“季、歌、唱、种、行、园、粮、食”10个字。认识偏旁春字头、折文。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一年四季中大自然及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从心底里去感受自然的美妙,感受生活的美妙。学习重难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导入新课。一年中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对四季的理解和喜欢。(画、唱、读诗、说话)3出示课文,春夏秋冬四位小精灵一

2、块写了一首歌,送给大家,请你猜一猜歌名。(出示课题。)二自主合作,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同座互读,读准字音。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由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4学生通过玩“开火车”等游戏识记生字(去掉音节)。5学生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并把自己喜欢的局部多读几遍。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第一节。1 学生朗读第一节。2 结合生活体验,说说春天是怎样“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的。3 出示课件,学生朗读第一句。4 溪水一路唱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再有感情读第一句。5 学生接着读第二句。6 看课件,说说你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7 学生自由交流,理

3、解“百花齐放”“春耕春种”等词语。8 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句。9 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节,读后交流,在春天里,还听见谁唱歌?10配乐朗读第一节,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活力,体会人们心中快乐的心情。四写字教学。1出示“冬”,读准后鼻音,学习偏旁:折文2出示“春、走、百”谁有好方法记住这几个字?注意“走”的笔顺3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漂亮?4老师范写,学生练写。第二课时一复习稳固。1指名认读生字。2指名朗读第一节。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1学习第二节。(1)学生朗读第二节。(2)出示课件,朗读第一句。(3)知了在唱些什么?再读第一句。(4)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理解“绿树成行”“瓜果香”(

4、5)有感情朗读第二句。(6)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节。交流在夏天,还听见谁在唱歌?(7)配乐朗读第二节。2学习第三、四节。(1)出示三四节课文的多媒体,让学生欣赏。(2)学生自由朗读三、四节。(3)指名朗读,说说红叶、北风唱些什么?在秋天、冬天你还听见谁在唱歌?3朗读课文。4比一比,谁背得快。三写字教学。1出示“瓜、果、谷、北”认读。2谁有好方法记住生字朋友?3注意:“果”先写日,再写木。老师范写,学生练写。板书设计:1 四季的歌冬夏春秋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2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会认十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四季各有不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

5、受大自然的美。4、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四季各自不同的特点。教学难点:从儿歌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们喜欢唱什么歌?什么时候会唱歌?2、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也会唱歌,它们唱些什么呢?(学生答复)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2、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学生自由读课文)三、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后生字,将字音读准。2、在课文中圈出会认的字,多读几遍。3、同桌间互查,抽读字卡。4、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我会说”组词。齐读。5、小黑板出示会认的字,“小老师”带读。6、男、女生分读,赛读。7、齐读生字。四、作业设计。1、写一

6、写会认的字。2、给会认的字涂上红色。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开火车抽读生字。二、学习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读一读。2、分小组交流:你喜欢的原因。3、谁来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4、听它在唱些什么呢?5、他们唱出的歌声音为什么不一样呢?丁冬、知了、沙沙、呼啦?6、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范读,男女生赛读。三、拓展思维。1、在你喜欢的季节里,你还听见谁在唱歌?唱些什么?2、背诵你喜欢的局部。四、学习生字。1、出示“瓜”,老师范写。2、学生书空。3、学生书写练习。五、作业设计:1、为你喜欢的季节画一幅画。板书设计:1、四季的歌春 花夏 绿秋 金黄冬 白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3 教学目的

7、:1、学会“走、冬、春、百、瓜、果、谷、北”8个字;会认“季、歌、唱、种、行、园、粮、食”8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重点指导“瓜”字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请到了教室里,你们喜欢哪个季节?2.师配乐范读课文。师:你们想读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翻开书,自由的读一读,不会认的字多读一读。2.小组内组长领读。3.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习情况。4.指名当“小老师”。5.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二、分节细读1、学习第一节(1)全班齐读第一节。(2)指名朗读第一节。(3)学习第一行,体会“悄悄”的

8、意思。指名朗读第一行。老师:春天来了,它悄悄地向我们走来,谁能学学“悄悄地走来”吗?指名学生模拟“悄悄悄走”让学生感知“悄悄”就是让人不易发觉到。春天是怎样悄悄地走来的呢?你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呢?(联络学生生活经历,如:树不知不觉发芽了,草变绿了)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吗?(4)指名朗读二、三行(课件播放:溪水流动“丁冬、丁冬”的声音。)师:听“丁冬、丁冬”溪水流得多么欢快啊!谁能用欢快的语气读一读。(读后同学互评,同位互读互听。)师:刚刚我们读了春天溪水在唱歌,你在春天里还听到谁在唱歌?(学生讨论,如:小鸟、燕子、春雨等)(5)指名朗读四、五行你看到春天有哪些花开了?(从学生的讨论中,引导

9、学生知道春天有很多花开了,这就是“百花齐放”)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在忙着干什么呢?(齐读“春耕春种忙”)师:春天多美啊!小溪唱起了欢快的歌、花儿张开了笑脸,农民伯伯春耕春种忙,你能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吗?(6)齐读第一节。指导背诵:出示:春天悄悄地走来,( )唱起了歌儿。( )( )。( )齐放。( )忙。三、学习生字:“走、冬、春、百”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季的歌教案范本4 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及人们生活的变化,感受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妙。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一、整体阅读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老师:

10、请同学们听听赞美春、夏、秋、冬四季的歌,感受春、夏、秋、冬的美丽。(老师范读课文,或听配乐朗读录音)。2、学生自由读全文,考虑:你最喜欢哪个季节?3、指名朗读:读你最喜欢的哪一节。(随机出示春、夏、秋、冬四幅图)学生边读边看图。4、老师小结:刚刚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知道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有美丽的风光。如今,我们再读一读四季的歌,细细地去体会四季的美。二、细读诗歌2、学习第二节师:春天也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夏天又悄悄地来了,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第二节想想,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学生讨论: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引导学生朗读:“金蝉唱起了歌”“绿树成行”“园里瓜果香”,你喜欢夏天吗

11、?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理解夏季的变化)。老师评述:夏天也是美妙,金蝉在唱歌,绿树多茂盛,瓜果香喷喷,小朋友们欢乐地游泳、玩耍。齐读第二节。3、学习第三节齐读第三节。师:秋天悄悄地来了,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朗读,讨论中体会课文第三节)。你喜欢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礼物吗?为什么?(指导学生朗读:稻谷金黄、粮食堆满仓,体会丰收给人们带来的喜悦。)老师:秋天多美呀!看到田野里一片金黄,看到丰收的粮食堆满仓,我们多么欢乐。4、学习第四节自由朗读第四节。说说你最喜欢冬天的什么?老师根据学生讨论引导:冬天北风呼啦,呼啦一次吹,下雪了。你能说说下雪时你都看到了些什么?(雪花飘舞,到处一片银白,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齐读第四节三、熟读背诵师:学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歌,我们都感受到了四季的美丽,你们愿意把四季的歌记在心吗?1、四名学生分春、夏、秋、冬朗读。2、按春、夏、秋、冬顺序分组朗读。3、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节,二、三、四节可按以上方法,让学生自己背诵。4、分春、夏、秋、冬指名背诵。5、全文背诵。四、指导书写生字。1、去掉拼音认读生字卡片。2、同位互相讨论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3、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瓜”、“北”的写法。5、老师范写、学生练习描红。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