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60241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课时间:( )周星期( ) 上课时间:( )周星期( ) 总第( )课时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课题瓶中的鸡蛋活动目标通过这个科学小实验,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科学能力。活动准备一枚煮熟的剥壳鸡蛋、一个空瓶(瓶口比鸡蛋稍小,细颈的玻璃瓶或者是花瓶都行)、碎纸、火柴活 动 过 程导入:一枚煮熟的剥壳鸡蛋,一个空瓶,瓶口比鸡蛋小,你有办法让鸡蛋完整地“跑”到瓶子里去吗?老师:看,这是什么?(一个普通的放鲜奶的透明玻璃瓶)老师:这呢?(煮熟的去壳鸡蛋)老师:(把鸡蛋放在瓶口)你看到什么了?(老师把鸡蛋放在了瓶口,由于鸡蛋大,瓶口小,鸡蛋卡在瓶口下不去了。

2、)我要表演的魔术呀,就是要让这瓶子自己把这鸡蛋整个儿吞下去!板书:瓶子吞鸡蛋老师操作实验:把碎纸点燃放进瓶里面,让它燃烧一会儿,当纸还在燃烧的时候,迅速将鸡蛋塞入瓶口,稍微用力。过度:此时,同学们的心里是疑惑不解,是百思不得其解那瓶子吞鸡蛋能否成功,请大家拭目以待。看表演老师:“啊”的一惊叹声中,你想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使瓶子吞下了鸡蛋呢?这是怎么回事呢?瓶子不可能吞鸡蛋,也许跟点燃的纸有关!活动小结其实,这小小的魔术里包含着一个物理方面的知识,燃烧的餐巾纸用掉了瓶子里所有的氧气,瓶外的空气压力比瓶内的空气压力就大,瓶外强大的压力把鸡蛋挤压进了瓶中。所以我们现在学好知识、掌握了本领,将来才能揭

3、开这一层层科学知识方面的神秘面纱。扩展探究如果用矿泉水瓶灌上温开水带到学校来喝,可能有这种情形发生:当你从书包里面拿出瓶子准备喝水时,发现本来圆鼓鼓的瓶子变瘪了,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吗?教学反思课题瓶子和气球活动目标1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2通过吹气球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结论,并了解空气占据空间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生动有趣的探究情境中,使学生感受空气的奥妙、探究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继续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活动准备饮料瓶一个,空气球一只,热水一盆活 动 过 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趣味小游戏:吹瓶里的气球。

4、 2学生动手实验,吹空瓶里的气球。提问:猜一猜这回再吹,气球会怎样?请同学们自己亲自试一试!(板书课题:吹气球)3通过实验的亲身感受和发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气球在瓶子里为什么吹不大? 怎样能吹大?二、明确方向、设计方案1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猜想假设,可能空气也占据空间。2师生交流研讨,想办法怎样能使瓶子把气球变大?谈话:吧气球口套在瓶口上,让瓶子来吹气球,得怎么办呢?你们有多少种办法能让空气从瓶子里跑出去?同时让气球变大呢?三、汇报展示、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空气能够占据空间。研讨提问:不论你采用什么方法,气球要想变大,瓶里的空气就必须怎样?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空气能占据空间”。谈话:这个实验

5、告诉我们,与水相比空气虽然看不见,但它的确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如果你不给它出路,它就不会把空间让给别的物体。活动小结瓶子在水中受热后,瓶内空气体积迅速膨胀,空气不断膨胀到气球里,于是气球就被吹圆了。扩展探究其实,要把瓶中的气球吹大也不是没有可能,给你一根吸管,你能想到办法吗?教学反思课题是什么力量使乒乓球鼓起来活动目标1.使学生进行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由于球内空气受热膨胀而使乒乓球鼓起来了。2.引领学生体验“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活动准备乒乓球一个,开水杯一个活 动 过

6、程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引入: 1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你注意到了吗?(展示)教师展示相关的一些现象。2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3学生猜想茶壶中的水没有烧开为什么会溢出?商店的瓶装液体为什么不装满? 4学生选择材料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师谈话:瘪乒乓球在开水中能被烫的鼓起来,这是为什么?学生假设:验证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启发谈话:空气到底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你们能根据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这些仪器(烧杯、烧瓶、2个乒乓球,热水)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之后汇报。讨论:(1)空气是会流动的,必须把它装在一个容器中。用什么容器呢?(2)怎样使空气受热受冷呢?(3)空气是看不见的。怎样才能发现空气的

7、体积是不是有变化呢?验证结论1.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2.讨论:(1)为什么有洞的瘪乒乓球鼓不起来?(2)为什么没有洞的乒乓球一下子就鼓起来了?(3)如果让烧杯的是冷水,又会怎样呢?你们试一试。3.学生实验:4.汇报实验结果。5.讨论:这个实验说明什么?板书: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活动小结球内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就是这股力量把乒乓球凹下去的部分顶起来了。有洞的乒乓球,球内的空气膨胀后通过小洞跑出来了,所以瘪的部分鼓不起来。扩展探究给你一根吸管从一个矿泉水瓶盖洞插进去,把管子周围封严,你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瓶里的水从吸管喷出?教学反思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虽然也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但是

8、因为孩子年龄和知识结构的特点,在设计实验方法是方法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加强对孩子们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科技活动 三年级下册 钟艳课题会吸水的马铃薯活动目标1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2通过实验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知道植物的渗透作用的科学结论,并了解植物的根就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和养分的。 3在生动有趣的探究情境中,使学生感受空气的奥妙、探究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继续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活动准备马铃薯一个,盘子一个,以及清水、浓糖水。活 动 过 程把马铃薯的两端各切去一片。 在剩余部分的一头削去一圈外皮,另一头挖

9、个圆柱形的洞。 洞向上,注入浓糖水到半满。 再把这个马铃薯放在盛有清水的盘子里。 几小时后,再来观察马铃薯洞里的水位,看看有何不同?猜一猜:你猜会发生什么现象?做一做:和你的猜想一样吗?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结果:马铃薯洞里的水满了。活动小结植物需要水,它们没有嘴去喝水,就利用“渗透作用”来吸取周围的水。渗透作用使水分子穿过细胞膜,从浓度低的溶液渗透到浓度高的溶液中。渗透时,马铃薯细胞只允许细小的水分子通过,糖分子则因体积较大而不能通过马铃薯细胞,渗透到盘子里去。而盘子里的清水却经过马铃薯细胞,渗透到马铃薯洞内,使洞内的水位升高。扩展探究如果用煮熟的马铃薯做上面的实验,会成功吗?试一试吧。如

10、果用煮过的马铃薯来做同样的实验,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马铃薯的细胞已被煮熟,不能进行渗透作用了。教学反思课题小帆船活动目标通过自己动手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过程和制作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帆船航行的原理。感受自己劳动的乐趣和与同学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剪刀,透明胶带,方形矿泉水瓶,卡纸,吸管(直管,弯管各一根),橡皮泥活 动 过 程导入;你们是否想过,古时候没有发动机,船依靠什么在水中航行呢?古人可聪明呢,他们发明了帆船。你们知道帆船是怎样获得动力的吗?它又是依靠神恶魔来改变航向呢?利用身边的材料,我们做个小帆船来试试。动手做:1. 制作船身将方形的矿泉水瓶瓶身挖去一面,用它作为小帆船的船身,

11、然后在瓶底靠近开后的地方钻一个小孔。2. 制作船帆和桅杆用直吸管做桅杆,将卡纸剪成三角形,作为船的帆(也可以做双层的帆),再用胶带将帆黏在桅杆上面,固定。3. 制作船舵取矿泉水瓶上剪下的塑料片,剪出小“舵”的形状。把弯吸管一端剪开3厘米左右,剖成两半,将船舵插进去,并用胶带固定。4. 组装将做好的舵插入船身后方,用胶带纸固定在船身上。为了使舵能灵活转动,可在吸管与胶带纸接触的部位隔一片小纸。把帆用橡皮泥固定在船中央,一艘小帆船就做好了。试一试:将小帆船放在大水槽里,用橡皮泥将船身调试平衡。注意:本实验只宜在水草或水盆中进行。活动小结风帆产生的空气动力 帆船是利用风对帆的作用而产生动力的,一旦没

12、有风,帆船就失去动力而无法航行。扩展探究试着用嘴吹船帆,看小帆船是否会前进。不改变风吹的方向,调整帆和舵的角度,观察小帆船航行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风吹的方向,通过调整帆和舵,你能让小帆船都朝一个方向行驶吗?教学反思课题新颖的书签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书签的来历、作用及种类。2、过程与方法:感受造型、色彩、和文字的关系,发展创造性思维品质。在品味、鉴赏书签语言画面中体味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并能热爱读书,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培养审美及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制作书签,表现自己的

13、设计风格。活动准备卡纸,水彩笔,彩色丝线,尺子,剪刀,小刀等活 动 过 程一游戏引入,话说书签 1、小朋友,我们先来玩个翻书比赛的游戏怎么样?谁想上来和我比一比?我来报页码,谁最先翻到哪一页谁就赢了,可以吗?谁赢了?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板书:书签)是呀,有了小书签我才一翻就翻到了。(高举)2、学生介绍书签的来历和功能。3、生活中人们用巧手和智慧创造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书签,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书签的制作方法有许多种类:有绘画的,有剪贴的,有印刷的等。这是铂金书签、木制书签、金属镂空书签、树叶书签等,这些精美的制作使小小的书签成为了身价倍增的艺术品,可以当作礼物赠送,还具有收藏价值呢!二、欣赏书

14、签1、轻音乐,书签欣赏:欢迎光临书签展览馆:(名画书签、叶脉书签、压花书签木制书签;塑料书签;叶片书签;金属书签;毛线书签;纸质书签;)2、看了这么多,你想说些什么吗?课件出示书签特点示意图或板书从形状、材质、内容、线几方面引导。随机点评如:是呀,做书签有各种各样的材料! 学生讲形态时:你观察得真仔细。三、观察方法 1.这节课我们就用上这些材料来做小书签。补充课题:制作书签在这里,随便你们挑一个形状,我都能让它变成小书签,信不信? 2、好,选一个吧!看好了,剪贴两个小圆片和一个半圆。(再瞧仔细了,做好后停顿片刻)3、怎么样,一个小书签做成了。给点掌声吧!当然,老师设计的是很简单的形状和图案,小朋友想象力可丰富啦,一定能设计出比这漂亮千百倍的小书签。大家看清楚了吗?刚才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做小书签的?板书:构思剪外形用画、剪贴等方法装饰书签穿上书签丝带四、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