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上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聂(1)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599266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上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聂(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2015上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聂(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2015上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聂(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2015上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聂(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2015上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聂(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上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聂(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上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聂(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_ 班级_ 姓名_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0142015学年上学期白鹭洲中学第二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卷命题人:聂丽红 审题人:郭红梅一、 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 走进温馨的物理考场,请你轻松地写出两个最熟悉的物理量单位的符号: 和 。图1图22. 有一种电动牙刷,如图1所示。它能发出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这种电动牙刷发出的声波是由物体_产生的,因它能传递_,使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3. 如图2所示的 “弹力水晶球”是非常好玩的一款闪光玩具。该产品内置三颗LED灯,一旦扔在地上或拿手里拼命摇,就会激发里面的电子开关,从而发出红、_、蓝三种基色光(

2、用三种基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便可得到自然界中出现的各种色光),不停闪烁,再加上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发生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使得灯光更加绚丽多彩,其乐无穷。 4. 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光源照射鼠标垫表面(如图3所示),并被反射回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接收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来处理比较各个影像,以确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光源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当光源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 反射;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凸透镜到鼠标垫的距离为7m

3、m,光学感应器距凸透镜3mm,则在光学感应器上成 像(选填:“正立”或“倒立”)5. 冰糖葫芦(如图4)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放出热量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彤彤的,是因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 6. 如图5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 ,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7. 如图6所示的光路图中,已知AOM=30,BOC=90,请计算:反射角等于,折射

4、角等于 8. 远视眼镜的镜片结构如图7所示,镜片的“度数”(用表示)与镜片焦距f的关系为:=100/f(f单位:米),用一片500度的远视镜片看书本上的字,当书本离开镜片的距离为10厘米时,我们将看到字被_(选填“放大”或“缩小”)了;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放大镜”)。9. 家中的电视遥控器是靠 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我们不需要看电视屏幕就能知道是谁唱的歌是通过 来判断的。10. 绵阳夜晚当涪江三桥上的灯光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m;若涪江水再上涨

5、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的 “倒影”相距 m.二、选择题(共20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第11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 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雨后的彩虹 B显微镜观察桌面 C日晷指针的影子 D水中的太阳MNPQAO第10题图1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AM点 BN点 CP点 DQ点13.某同学利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6、的实验装置比较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两次实验时,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均为10厘米,烛焰通过甲透镜成实像,烛焰通过乙透镜成虚像。则( )A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焦距 B甲透镜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焦距C 甲透镜的焦距等于乙透镜焦距 D无法比较两个透镜的焦距大小14. 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C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7、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1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 - 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16.如图所示,小林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C本实验选取发光的烛焰作为成像物体,目的是为了使

8、像更清晰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须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三、作图、简答题或计算题(共20分,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7分, 第19小题7分)17. (1)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14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18.(1)如图16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图18(2)物体AB、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17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不要求作光路图)。图16图17(3)如图18

9、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画出: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19. “五一”假期,小阔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19所示若小阔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要用几分钟?(2)当汽车行至某公路时,小明注意到远处一列火车正在进入隧洞,假设这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的隧洞,他很快算出了火

10、车完全在隧洞中的时间,请你也算出这段时间为多少?图19四、 实验与探究题(共40分,每小题8分)20. 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1)秒表分针盘的分度值为 s, 此时它的读数为_s。(2)温度计的正确读数为_。 (3)苹果的直径是_cm。 102030ABC 21.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第一次200700第二次300600第三次500400图20(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一定垂直”、“一

11、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3)小红用如图16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她将纸板B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_ _(选填“依然存在”或“不存在”),纸板B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小明则将一束光沿FO方向射到O点,看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探究_。22. 完成下面的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文文同学进行该实验时,(1)实验器材有

12、:带底座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A,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 (选填“变大”、“

13、不变”或“变小”)文文按照图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实验序号1234物距u/cm4.25.06.810.0像距v/cm3.74.56.39.5【分析与论证】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交流与评估】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 cm【分析与论证】23.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模拟近视眼的是图。(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图。(3)如下图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上/下)调整。(4)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