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六年级音乐第十二册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596869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版六年级音乐第十二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版六年级音乐第十二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版六年级音乐第十二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版六年级音乐第十二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东版六年级音乐第十二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版六年级音乐第十二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版六年级音乐第十二册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单元:长城歌谣 第一课时课 题:长城放鸽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依据长城放鸽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 具: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以聆听前奏导入。学生聆听歌曲前奏。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学生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教师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4、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二、歌曲教学、1、出示曲谱 2、听琴试唱歌谱。 3、有感情的读歌词。 4、装词。 5、完整演唱。 6、师生小结。 三、下课小结 第二课时

2、课 题:长城谣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重难点:歌曲教学,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 具:录音机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学习音乐要素的知识的重要性,了解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2、 有重点地简述节奏和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并作必要的解释和提问。(二) 欣赏音乐作品长城谣1、 导言:运用节奏和旋律要素,感受不同节奏的组合和旋律线的进行,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情感。3、播放歌曲录音后,请学习讲述歌曲表达的基本情感(悲愤,感情深切)。3、 再次播放歌曲欣赏,提出分析作品曲式结构,旋律线进行的要求。4、 请学生作分析作品的具体回答。5、 教师小结:(三) 学唱歌曲长城谣(

3、四) 音乐作品中节奏的分析和比较(五) 教学总结音乐要素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不同的节奏结合和旋律的进行,表达情感是不一样的。学习音乐要素,了解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手法,会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并从中得到更多美的享受。第三课时 课 题:孟姜女哭长城课 时:第3课时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欣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指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 具:录音机教学过程:一、 导课: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

4、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孟姜女,感受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吧二、 歌曲教学(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提问:孟姜女这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三、 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四、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

5、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五、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六、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第二单元:学唱两首英文歌曲 第 一 课时课 题:OH!SUSANNA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重难点:歌曲教学,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学过程:(一) 设置疑问,导入新课(二)聆听歌曲,体验情绪1)感受音乐并讨论:音乐使你的心情怎样?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老师指导并给予评价。2)“选帽子”游戏:学生选择各种颜色的牛仔帽图片贴到黑板上,并说出自己的理由。(三)用颜色及图谱表现音乐结构。

6、1)小组探究:仔细听音乐,把相同乐句用同一颜色、同一形状的方巾表示,不同乐句用另一种颜色、另一形状的方巾表示。2)听乐曲,随教师的琴声模唱旋律。大家熟悉了这首乐曲,我们可以试着用“la”来唱。 (四)学唱歌曲,表现歌曲。1)首先调整坐姿,然后有节奏地、轻声、高位置的朗读并理解歌词。歌词以对朋友的友谊为中心,表达出对友情珍惜。2)教师示范演唱,关注难点的解决。)能用断、连的演唱技巧唱歌。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变化的演唱形式:轻声地集体唱欢快地小组唱个人表演唱(五)创设舞台、拓展延伸)听音乐,创编音乐活动 第二单元:学唱两首英文歌曲第 二 课时课 题:铃儿响叮当课 时:第6课时课 型:歌曲教学 教

7、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过程与方法: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教学过程:一、 引入部分: 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

8、么吹的?用“WU”。 师示范,生跟唱。 学唱歌曲: 1、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出示课题。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 生答:2拍子,欢快 3、师出示旋律谱。 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5、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6、师: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非常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7、讲解弱起。(B部分) 四、拓展部分: 第三单元:多彩的乡音 第 一课时课 题:盼红军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

9、的演唱来表现它。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音乐,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音乐?谁来告诉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2、听到这样的音乐你会想到什么呢? 3、揭示课题:盼红军四川民歌二、 巩固歌曲。1、 这首歌曲上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下面复习一下。齐唱歌谱和歌词。2、 同学们,我们怎样做能把歌曲的意思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讨论的问题。看黑板上出现的“情绪、速度和力度、演唱形式”,就是说我们要把这五段歌词用不同的情绪、速度力度、演唱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第一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问学生听出了什么?有点悲伤

10、,为什么呢?我想起了冰天雪地里的老百姓,还有雷锋,在这么冷的天里,他还会上山砍柴吗?有谁知道雷锋小时侯那悲惨的事情?他只是旧社会悲惨世界的一个缩影,那么这一段情绪是什么?唱悲伤的、凄惨的曲子用什么速度,什么力度?演唱形式呢?老师范唱,指导学生唱出感情。3、逐段讲述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三、艺术合作。1、 同学们唱得太感人了,连我都被感染了。想一下,象亲人一样的解放军就要来了,如果我们是当地的老百姓会准备些什么来欢迎他们呢?你认为他们最需要什么呢?为什么?请同学们用小故事来描述,如“过草地”、“一个苹果”、“金色的鱼钩”、“丰碑”-他们是解放军也是英雄,英雄要戴什么?我希望今后的你们一个个都是刚

11、强、英勇的男子汉,或者花木兰式的巾帼英雄,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屈服的。2、 分组作画,老师巡回指导。认真作业,然后互相参观,评出优胜,鼓掌表扬。四、综合表演。1、按照开始时队行排好。女生在两边手拿好画作夹道欢迎状。男生作握枪状。后面的动作可自由发挥。2、;跟音乐完整地表演一次,掀起高潮。五、小结。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解放前红军的歌曲 第三单元:多彩的乡音 第 二 课时课 题:浏阳河课 型:歌曲教学 教学重点: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教学难点:找到同一乐思在不同歌曲的运用,提高音乐感受力。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

12、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2、师:你觉得这段旋律情绪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1、师:(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欣赏歌曲)2、师: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待会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表演。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式?3、师:其实民歌中还有很多有趣

13、的演唱形式,比如我唱你来合。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合作。4、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三、欣赏体验又唱浏阳河1、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开拓,凭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你听,他们又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请欣赏又,仔细听歌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音乐)2、师:合唱的部分在哪里出现?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3、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合唱的曲谱,感受这浏阳河磅礴的另一面。4、让我们再次欣赏。四、拓展欣赏简析体验1、刚刚听的这一小段旋律就被运用到了奥运歌曲永远的朋友中,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首歌曲。(欣赏)与学生共同简析后两首曲子都引用了原曲的旋律元素,每一首歌曲也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新气息,具有时代的味道。2、师:浏阳河的旋律六十年前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的它依旧流行在我们的心中,如今它更是伴随奥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