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合防尘管理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59532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综合防尘管理的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综合防尘管理的调研报告加大综合防尘管理 , 创建无尘化清洁型矿井关于对 我矿综合防尘管理的调研报告粉尘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 , 一 方面 , 粉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 粉尘爆炸引起的损失不亚于瓦 斯爆炸 ; 另一方面 , 矿井中的呼吸性粉尘吸入肺部可能引起 尘肺病 ,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 再有大量的矿尘排入大气 , 也会 严重的污染环境。 * 是负责我矿综合防尘管理的职能部门 和主抓单位 , 为详细掌握矿井煤尘治理情况 , 了解制约我矿 综合防尘管理的难题和矛盾 , 有针对性的制定应对措施 , 该 工区以此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 围绕“如 何加大综合防尘管理 , 创建无尘化清洁

2、型矿井”这一主题 , 对 工区干部职工进行了调研 ,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矿煤尘治理的基本情况及经验做法我矿现有 2 个 综采工作面 ,6 各掘进面 ,开采煤层为 3下煤层,自 1997年我 矿共进行了 6 次鉴定 ,煤尘爆炸指数最高为 3上%、3 下%、二 水平 16层煤%,我矿的煤尘均具有强爆炸危险性 , 采掘工作面 粉尘浓度高达 1000mg/m3, 粉尘危害严重。 为全面抓好综合防 尘治理工作 , 我矿始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 则 , 以建立制度为基础 , 以规范管理为重点 , 以严格落实为根 本 , 全面推动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再上新台阶, 确保各项工作走在了同类矿

3、井的前列。具体做法如下一、完善“四项制度” 。一是完善了矿井综合防尘管理 职责。持续全方位推进精细化管理 , 根据综合防尘工作需要 和工作职责 , 把井下所有地点按照生产和辅助单位管辖范围 对综合防尘工作分片包干 , 挂牌管理 , 及时修订 , 并对各片的 工作内容、工作标准、检查验收作了明确规定 , 使综合防尘 工作职责明确、任务明确、标准明确 , 杜绝了推诿扯皮现象 , 做到了时时有人管 , 处处有人问 , 事事有标准。二是完善了综 合防尘管理网络。构建了矿月度排查、专业旬排查、区队周 排查、班组班中排查和岗位工种岗前排查的“五级防控”网 络, 并严细信息收集、发布、认领、落实、验收、考核

4、、通 报等“七个步骤”的管理 , 以职能部门严督导、责任单位严 落实、责任追究严奖惩实现了综合防尘的可控、受控。并推 行了专业部室管理人员、矿副总及以上领导定置定向综合防 尘责任包保 , 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是完善了监督检查流程。采取定期监察、突击监察、专项 监察等九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 织密检查网络 , 堵塞管 理漏洞。并进一步细化规范了 11 种类型的安全质量隐患监 督检查流程 , 将综合防尘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 逐 一明确了督察形式、重要督察地点及闭合流程 , 提高了综合 防尘监察效能。四是完善了考核兑现机制。全面开展文明清 洁型采掘工作面创建活动

5、 , 对井下各采煤掘进区队划分了竞赛区域 , 细化了清洁型采掘工作面检查验收标准, 建立完善综合防尘管理台帐和记录 , 通防工区负责每旬一次检查验收 每月进行一次总结评比 , 并将检查评比情况进行全矿通报 , 对考核得分最高的采掘区队 ,奖励 1万元, 得分末位的区队对 等罚款。同时矿专门设立 2 万元基金 , 用于对取得优胜矿井 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员进行嘉奖 , 奖罚力度之大 , 重视程度之 高 , 在近年来是少有的 , 充分证明了矿党政对我矿综合防尘 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彻底根治煤尘的决心和信心。二、抓住“三个源头” 。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我们深有体 会:粉尘防治必须先从其产生的源头抓起 ,只有这样

6、 ,才能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否则, 再大的努力也是徒劳。为此 ,我们 结合矿井特点 , 重点抓了三个源头 : 一是抓入井风流净化源 头。我们在矸石山翻罐笼建立了矿车自动冲洗系统 , 所有矿 车入井前必须冲洗干净 , 且所有装沙、水泥、石子的矿车下 井前必须加盖防尘罩 , 杜绝矿车在运输途中产尘扬尘。在副 井口、洗煤厂至矿西大门沿途及主要产尘点安装了自动卷绕 冲尘器和旋转式自动喷雾降尘装置 , 定期对路面、产尘点冲 刷除尘。二是抓采煤生产源头。在采煤工作面实施了煤层长 壁注水短壁煤体注水 , 使落煤、司机操作、移架、多工序和 回风巷五个工序的煤尘浓度平均降低了26%,较好的解决了综采工作面煤

7、尘治理难题 , 并为矿井综采工作面粉尘控制提 供了一条可靠有效的经验和途径。同时, 我们安装了移架自 动喷雾、随机自动喷雾、采煤机二次负压降尘装置等 , 并安 装了粉尘浓度传感器和智能降尘系统 , 实现了粉尘浓度实时 监测和自动喷雾降尘。在运输巷、主回风巷等地点设计安装了全封闭挡尘帘 , 将煤尘集中后进行消除 , 减少了粉尘污染和人工降尘范围、 周期。三是抓掘进生产源头。巷掘进工作面实施了短壁快速 注水,通过注水前后粉尘浓度的对比 , 打眼、扒装等工序的粉 尘浓度均降低了 30%以上, 特别是放炮工序粉尘浓度降低了 %。 炮掘工作面安装了放炮远程喷雾、扒装机自动喷雾, 综掘工作面安装了湿式振弦

8、除尘风机、湿式振弦除尘风机, 并坚持正常使用。另外 , 在井下大巷、采区进回风巷、主要运输上 山等地点安装了红外线自动喷雾、微震动喷雾、隔爆水槽自 动加水装置 , 统一了管路的安装标准等。通过以上措施 , 降低 了矿井井下粉尘 , 消除了煤尘爆炸隐患 , 改善了职工作业环 境, 确保了职工的身心健康。三是加大“三新投入” 。即新技 术、新装备、新工艺的投入 , 积极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综合 防尘技术和高压喷雾除尘技术 , 重点对雾化效果好、安装方 便、维护简单的风水联动喷雾、组合喷雾进行广泛使用 , 大 力提高了综合防尘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近两年 , 自主设计和推广应用的推拉式全封闭捕尘

9、帘、 转载点全封闭喷雾帘、皮带运输巷微震自动净化喷雾帘等 100 余项创新成果 ,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综合防尘和通防质 量标准化的提升 , 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二、我矿综合防尘管理存在的问题此次调研 , 我们共计 座谈党员群众 32 人次,发放调查问卷 34 份,通过整理 ,提出 制约我矿综合防尘管理的问题有如下几条 :1 、各别基层单位 对矿井综合防尘的重视程度不够 , 特别是在防尘设施新技术 的使用上图省事怕麻烦 , 使很多防尘设施在现场使用效果不 太理想。 2、我矿井下防尘管路长达 56610 米,管路老化严重 , 特别是南、北翼皮带机道、采区回风巷等地点的管路锈蚀尤 为突

10、出。 3、冲刷煤尘难道大 ,特别是冬春季节 , 巷道特别干 燥, 现有冲刷周期满足不了防尘要求。 4、我矿开采的煤层孔 隙率低 (只有 4%左右, 在所有孔隙中 , 微孔和过渡孔占 84%左 右), 煤质坚硬 (f=3) 、煤体原始含水率低 ( 约为 1%)、煤体润 湿性差等原因 , 只是常规防尘措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5、工 作面短孔注水在检修班进行 , 在有限的时间里 , 要完成打眼、 封孔、注水等工作 , 煤体润湿时间短 , 注水工序和注水参数有 待优化。6、采掘工作面喷雾内喷雾喷嘴极易被水锈蚀和堵塞, 大多不能长期正常使用 ; 外喷雾喷雾压力过低 , 水量不足和喷 雾方式不当等原因 ,

11、 捕尘效果不佳。三、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 1、加大防尘宣传。强化防尘 理念渗透 , 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 ,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 , 广 泛宣传矿井综合防尘的重要性 , 使全矿每一个员工都牢固树立起“预防为主、源头治理” 、“煤尘堆积就是事故” 、“要安 全更要健康”等综合防尘安全理念 , 自觉爱护使用防尘设施 , 保证使用效果。 2、发挥监管作用。矿各监管部门要与通防 专业积极配合 , 全面加大对现场综合防尘工作的监督考核力 度, 对防尘设施使用不正常使用防尘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发现 一处, 处理一处 ,以刚性约束提高全矿对综合防尘的重视程 度。要实行问题整改落实双向考核制度, 凡检查问题未按规定

12、要求整改合格的 , 连带对复查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和责任追 究, 进一步提高综合防尘的工作质量。 3、加强源头治理。重 点加强综掘工作面煤尘治理 , 继续实施好综掘工作面短壁注 水, 安装并使用好综掘机除尘装置 , 定期冲刷巷道煤尘。同时 研究、探索综掘工作面新的煤尘治理方法、措施 , 彻底根治 综掘工作面煤尘。 4、加大课题攻关。继续与 * 学院联合完 善厚煤、硬煤综合防尘技术研究。通过对现场粉尘测试、成 分分析 ,寻找粉尘尘源及变化规律 , 粉尘技术措施对比分析 , 制定新的高效降尘措施 , 有效解决现有设施的防尘漏洞和不 足。要加大对粉尘超限报警装置研制 , 进一步提高综合防尘 的科技水平。 5、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要培育自主创新能 力强的人才队伍 , 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 对有突出贡献 的防尘创新人才给予重奖 , 努力造就一批我们通防专业高素 质技术人才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