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594249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22020年6月23日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Standards for Acceptance of Optical Fiber Cable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Engineering ( 修改征求意见稿)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Standards for Acceptance of Optical Fiber Cable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Engineer

2、ing ( 修改征求意见稿) 主管部门: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施行日期: 二零零四年 月 日 北京目 次 1 总则 2 设备安装 2.1 槽道、 列柜安装 2.2 机架安装 2.3 子架安装 3 缆线布放 3.1敷设电缆及光纤连接线 3.2编扎光纤连接线 4 设备检查及本机测试 4.1 通电前的检查 4.2 硬件通电检查 4.3 软件功能检查 4.4 本机测试 4.5 光器件介入测试 5 系统性能测试及功能检查 5.1数据连接传递测试 5.2系统性能测试检查 6 系统管理 7 竣工验收 7.1竣工技术文件 7.2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附录A 本标准用词说明附

3、: 条文说明前言 编制的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T 5093- 已使用多年。近几年, 随着光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关行业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为适应中国电信业的发展, 依据信息产业部信部规函 508号”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的要求, 由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 原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负责修订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 修订、 监督执行。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沈艳涛。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 1. 总则1.0.1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

4、程验收规范( 以下简称”本规范”) 是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 以下简称”监测系统”) 工程施工质量检验、 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的依据。本规范适用于长途光缆干线的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 对于中继网、 接入网的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竣工验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1.0.2本规范没有规定的工程验收指标和要求应按照相关技术体制、 标准、 设计规范和工程的设计文件确定。当本规范与国家标准及规范有矛盾时, 应以国家标准及规范为准。1.0.3在施工过程中, 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部颁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加强工程的质量检查, 做好随工检验。1.0.4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有困难时, 建设单位应充分论述理

5、由并提供报告呈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2. 设备安装 2.1 槽道、 列柜安装2.1.1 槽道、 列柜的安装应按YD5044-97同步数字系列( SDH) 光缆传输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中有关标准执行。 2.2 机架安装2.2.1机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的要求。2.2.2 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 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2.2.3列机架应相互靠拢, 机架间隙不得大于3mm, 列内机面平行, 无明显参差不齐现象。2.2.4 机架应采用膨胀螺栓( 或螺栓) 对地加固, 机架顶应采用夹板与列槽道( 列走道) 上梁加固。2.2.5 所有紧固件必须拧紧, 同一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宜一致。2.2.6

6、光纤分配架( ODF) 上监测线引出端子板位置及各种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 ODF架上无源光器件的安装应牢固, 不影响ODF架的操作性能。2.2.7 设备的抗震加固应符合通信主管部门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要求, 加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3 子架安装2.3.1子架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 面板布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2. 子架与机架的加固应符合设备装配要求。 3. 子架安装应牢固、 排列整齐、 插接件接触良好。 4. 监测中心设备的安装应整齐、 美观, 符合设计要求。 3. 缆线的布放3.1 敷设电缆及光纤连接线3.1.1 布放电缆应按YDJ 44-89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

7、行技术规定中有关标准执行。3.1.2 光纤连接线的规格、 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书的要求。3.1.3 光纤连接线的路由走向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3.1.4 光纤连接线两端的余留处理应统一并符合工艺要求。3.1.5 槽道或地槽内光纤连接线拐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40mm。3.2编扎光纤连接线3.2.1光纤连接线在槽道或地槽内应加套管或线槽保护。无套管保护的部分宜用活扣扎带绑扎, 扎带不宜扎得过紧。3.2.2 编扎后的光纤连接线在槽道或地槽内应顺直, 无明显扭绞。 4 设备检查及本机测试4.1通电前的检查4.1.1 机房温度、 湿度和电源电压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4.1

8、.2硬件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标签应齐全正确。 2.设备及插板类型、 数量、 安装位置应与设计文件相符。 3.设备的各种选择开关应置于指定位置上, 各输入输出端子类型和位置应与设计相符。 4.电源的引出位置正确, 电源极性和熔丝规格应符合要求。 5.机架设备等按要求接地良好。 6.告警触发信号的引出端口正确。7 .具备设计提出的通信端口, 并连接至相应的外线端子。8 .监测的光纤及、 对应的光开关号及告警采集口应与设计相符。 4.2 硬件通电检查4.2.1各种硬件设备必须按厂家提供的操作程序, 逐级加上电源, 电源接通之后, 用万用表测量-48V或交流220V回路电压应符合要求。4.2

9、.2 设备正常工作时应无过热现象。4.2.3 对监测站内的远程测试单元、 远程测试转接单元、 波分复用单元、 告警单元和网络通信设备, 监测中心内各种主机、 终端、 网络通信设备、 数据输出设备等进行检查测试, 确认硬件系统无故障。 4.3 软件功能检查4.3.1软件的一般要求 软件应采用图形用户界面或面向对象的结构设计, 按模块方式组成, 每个模块彼此独立, 而且每个模块的改变和升级不得影响其它模块。具有支持系统备份, 安全管理, 容错和性能控制等能力。 对软件系统的主要要求有: 1. 采用用户友好图形界面; 2. 容易维护; 3. 功能测试和模块修改简单; 4. 全部软件及其模块清楚易懂,

10、 易于升级。 5. 具有开放性4.3.2 安全性 软件系统应有保护机制防止过载引起的差错, 程序和只读数据必须有保护。整个系统必须有自检自复位功能。4.3.3 软件修改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应具有内部管理软件的更新和升级能力, 该系统的更新和升级应能经过上级监测中心用软件下载的方式完成。软件修改应能借助更换模块的方式来进行, 修改工作不应影响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4.4本机测试4.4.1 选择一备用光纤接入光开关的空余端口, 利用系统的本地测试功能对接入的光纤进行本地测试, 测试结果应满足YDN 010-1998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条件提出的要求, 测试项目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 1. 光纤通

11、道的全程传输衰耗及其光纤的光学长度; 2. 光纤接头损耗; 3. 两接头点间的衰耗; 4. S点和R点之间的最大离散反射。4.4.2 在本机测试过程中, 本机的各种指示灯应正常工作。 4.5光器件介入测试4.5.1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介入被监测的光缆线路之后, 必须保证在用的光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指标( 包括在用系统的升级) , 光传输系统的误码性能应满足要求。4.5.2 光通路中由于光器件介入带来的插入衰耗应不大于设计允许的范围。为保证监测系统与原通信系统的连接不应影响原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和电气性能, 至少应有下列项目的测试报告: 1. 在通信系统接收端测试介入在线器件前后的光功率, 以计算主

12、通道内的介入衰耗。 2. 在通信系统中测试介入在线器件前后的系统富余度, 以确定能否介入在线器件以及其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5 系统性能测试及功能检查 5.1数据连接传递测试5.1.1 监测站内部信号传递, 监测中心与监测站之间的数字信号连接应满足YDN 010-1998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条件以及设计提出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的要求, 优先采用DCN进行连接, 当DCN无法连接时, 应自动倒换, 采用PSTN进行连接。监测终端和便携终端应能经过PSTN网调用监测中心的信息, 并能对监测站进行点名测试。5.1.2监测中心的备用当监测站与监测中心无法连通时, 如有备用监测中心, 监测站应自动倒换

13、, 与备用监测中心连接。 5.2 系统性能测试检查5.2.1点名测试 从监测中心发出点名测试口令, 观察数据传输过程及数据分析结果, 测试结果的回传率达到100%( 扣出监测系统以外因素) 。5.2.2周期测试 1. 数据偏差测试 每纤设置测试周期为24小时, 进行10次测试。在所测周期内, 测试结果的回传率达到100%( 扣出监测系统以外因素) 。周期测试的数据偏差以均方差进行衡量, 其值应满足表5.2.2的要求。 表5.2.2 数据偏差指标项目稳定性全程传输衰耗0.25 dB (无活动连接器)0.5dB(有活动连接器)接头衰耗0.025dB( 熔接接头) 0.05dB( 活动接头) 长度测试25m 注: 上述测试条件是在OTDR动态范围( 10s脉宽) 有10 dB的测试精度的条件下。0.5 dB 以上衰耗的熔接接头按活动接头的指标考虑。 2. 准确性测试用OTDR 仪表对检测的监测光路进行人工测试。记录测试长度、 传输衰耗和接头衰耗, 以此作为参考标准均方值, 与周期测试数据比较, 周期测试的均方差应满足表5.2.3的要求。 表5.2.3 数据准确性指标项目准确性全程传输衰耗0.25 dB+基准值5 (无活动连接器)0.5dB+基准值5(有活动连接器)接头衰耗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