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590629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5古诗词三首牧童(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解释: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牧童的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解释: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有脱,就躺

2、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透过诗,我们看到诗人心理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舟过安阳(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解释: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

3、?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解释: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和

4、对他们玩耍表现出的聪明伶俐的赞赏。清平乐 村居(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解释:茅草屋又低又小,茅屋一旁的溪边长满了青青的草。听见茅屋里有人带着醉意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诗人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了特定的背景。接着讲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有趣,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读来觉得有无限温情充溢胸中。(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几句集中写这一农户。

5、诗人眼前的画面在继续扩展:(解释:大儿子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第二个孩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小儿子的顽皮,在溪边趴着剥莲蓬玩耍。)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最喜”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这喜爱之情缘于小儿的可掬憨态:在溪头趴着,悠闲地剥着莲蓬,何等的调皮,何等的自在啊!当然,这里也不乏诗人看到这样安详的农家生活状态后心里产生的愉悦之感。看到这样一幅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场景,诗人内心一定充满了无限的柔情和温暖。这个普通的农家,他们也许是清贫的,却又是多么地幸福和快乐啊!(第一句写出了:老夫妻和和气气,第二句写出了孩子们尽自己所能地进行

6、劳动。)这首词表现出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有诚斋集。吕岩字洞宾,唐代京兆人。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有稼轩长短句。6.冬阳童年骆驼队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林海音,著名女作家,原籍台湾省,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

7、条线索。全文回忆了童年的四个片断:冬天学骆驼咀嚼;谈骆驼系铃铛;春天想剪驼绒;问夏天骆驼去向。抒发了“我”对童年的留恋。(1)对句子的理解。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今天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能看到骆驼是不大容易的事,在旧北京却经常可以看到冬天里拉煤的骆驼队。因为爸爸买煤,使“我”有机会细细地看这样一种大个动物。“我”看得多细呀:看它们的脸,看它们的牙,看它们咀嚼的动作,看它们的大鼻孔,看它们的胡须;看得多入神啊: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它们,虽说觉得

8、长得丑,却并没有厌恶的意思,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想法。孩子好奇的表情跃然纸上,孩子天真的神态也展露无遗。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这句话显然问得没头没脑,所以妈妈才问:“谁?”正是这看似没头没脑的话,才把小小“我”内心对骆驼队的思念表现出来了。因为思念骆驼,头脑里满是骆驼的事情,所以情不自禁地把心里想的问题问了出来。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暑去寒来,骆驼队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童年也在这岁月的流逝中远去了。童年的幼稚不再,童年的故事不再。这句话清晰地传达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我们仿佛能听见她轻轻的叹息,对时光流逝、物是人

9、非的感叹。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作者童年那段日子显然永远留在她的记忆中,让她怀念不已,让她回味不已。在回忆中,发现童年的一切,并没有走远,骆驼队仿佛就在眼前,驼铃声仿佛也响在耳边,童年的一切,又在心头出现。“咀嚼”的“嚼”读ju,“慢慢地嚼”的“嚼”读jio。“卸”9画,第7笔是“提”,“傻”的右上部分里面不是“夕”。8童年的发现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一、词语积累 1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禁”读jn。如:听爷爷讲他过去的苦难,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10、。2轻盈:这里形容动作轻快。3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4绞尽脑汁:费尽脑筋,拼命地思考。 5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6.澄澈:水清见底。 7.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8.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10.眉目:事情的头绪。11.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本课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二、近反义词近义词:祸患灾难 迷恋痴迷 妨碍阻碍 惊讶惊奇反义词:轻盈笨拙 澄澈混浊三对句子的理解。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按照进化

11、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我们不能不注意作者的有意强调:“九岁”“完全”“独立”等词,这些词语无不在显示着“我”这个发现的不同凡响,和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所以在读这句话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作者这种想法不是没有来由的,因为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就能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作者说“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而后面的句子,恐怕才

12、是作者真正要说的意思,作者的语言不乏幽默,后面也有类似的句子(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但我们明显地感觉到童年这段故事让他在自豪之余,也有着丝丝的愤懑。这种复杂的感情,要反复地朗读课文才能体会到。另外,这样的开头,巧妙地利用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制造了悬念,足以激发起读者的读书欲望,这是作者写故事的高明之处。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本来,我已经为自己的发现而格外高兴了,现在知道这发

13、现果然是了不起的事情,简直是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丝毫没有恶意。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从课文中看,这位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的又是“人的发育和进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婚姻和性,可能这位老师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所以讲课时是“一本正经板着面孔”。“一本正经板着面孔”,显然是要用这种表情控制学生不许胡思乱想,事实上也达到了这个目的,“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就在这时,“我”笑出了声音,所以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这句话可以作为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吧。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