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享受生活还是延长生命辩论赛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58749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癌症患者享受生活还是延长生命辩论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癌症患者享受生活还是延长生命辩论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癌症患者享受生活还是延长生命辩论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癌症患者享受生活还是延长生命辩论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癌症患者享受生活还是延长生命辩论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攻辩1:人为什么活着?回答一:为了生存/活着。提问:显然对方还年轻,理解肤浅。(2)生命的意义在于 过程而不在结果,在于广度和深度而不是长度。回答:只有延长生命才能享受生活反驳:延长生命是工具和手段,享受生活才是目的和追求, 没有生活质量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延长生命,那是机器, 我们是人,癌症患者更是不应该做活着的机器人! ! ! 根据WHO的生命质量的评分指标,生不如死。攻辩2:如何延长生命?方案一:回答:积极治疗呀。提问:那么积极治疗的手段有哪些呢?提问:癌症患者体质本身就虚弱,而对方辩友提出的这些手 段却又给患者带来难忍的身体的疼痛,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 力,而且后果往往是钱花了,罪受了

2、,人没了,人财两失。 而且患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医院接受各种治疗,无暇顾及医 院以外的世界,这到底是延长生命还是浪费生命攻辩1、人为什么活着?方案一:回答一:各种扯不靠谱提问:显然对方辩友也赞成我方的观点。认为活着是做 有意义的事情,充实自己的生活,享受生活。回答二:但是我不是癌症患者。提问:我没说你是呀。难道你觉得癌症患者不是人?(1)我们承认享受生活的前提是有生命。但是,今天我 们要辩论的是在剩下的有限的生命里去如何选择。我们 当然应该好好地活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爱自己的家 人,享受生活呀。攻辩3:延长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各种恶心的率咱们就拿发病率最高的癌说事消化道肿瘤占恶性肿瘤的50%左右

3、,消化道肿瘤的病死 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91%的胃癌患者死于术后复 发。术后复发率高达42%70%。5年生存率不到30%, 而术后发率又高达70%。呼吸道恶性肿瘤,肺癌的24个月的生存率只有9.4%攻辩4:目前癌症的治愈率很高 反方观点:治愈率高 我方观点:治愈率虽高,但复发率高,生存率低目前疗效的确有很大提高,大部分临床早期患者可达治愈, 但75%80%的人确诊时已为中、晚期肿瘤患者。此类患 者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疗效差。肺癌的24个月的生 存率却仅仅9.4%。然而为了这9.4%的 24个月生存率,患者 本人要遭受多少的身体和心理痛苦,家属要背负多大的压

4、力,社会要付出多少的资源!对方辩友认为患者应该为了如此小概率的希望承受如此巨 大的痛苦吗?享受生活的模式生存年限远远超出预期,好心态期待更好攻辩:6医学模式提问:随着医学的发展,从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且越来越被世界所接受认可。请问 对方辩友您怎么看?回答:我没什么看法。我不知道呀。提问:鄙视他。要求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具有整体观,同 时考虑生物、心理和行为,以及社会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所以,应该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和社会价值。那么一味 机械的要求延长生命跟得上医学模式发展的步伐吗?攻辩5:何谓享受生活?又是怎么治疗?1、先对生活和享受做界定饿了的时候喝一碗粥都

5、是享 受生活呀。2、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减少或避免新的疾病、合理膳食、 劳逸结合、应对心理压力等,以全面提高生活质量。3、我方观点怎么治疗:(1)症状控制,(2)加强支持系 统,家人,朋友,社会的关心(3)意义治疗,发现自 己的责任和使命(4)完成心愿(5)个性化整体照顾(6)生死两相安。攻辩8 :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什么? 我方观点:居高不下的死亡率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癌 症本身,一方面来自于肿瘤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 造成的永久损害,亦即肿瘤的远期并发症;另一方面来 自中、晚期肿瘤本身所具有的诸多临床症状;同时,还 引发了许多心理及社会社会压力。战胜癌症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医学问

6、题,而是哲学心理 学,更是社会问题。许多癌症患者都是吓死的。攻辩7:坐以待毙问题?难道就不治了等死?1、享受生活不等于放弃治疗,反而我放的观点是摆正心态, 享受生活,而且是好好的活。2、指出对方的观点是两败俱伤,背水一战的同归于尽 而我方的观点是一国两制,与狼共舞的和谐共处目前各种治疗方法不可能完全杀死肿瘤细胞,而且由于肿瘤 的长时间消耗,患者的体质往往很差,无法耐受攻击疗法的 进一步打击。面对这一现实,与其是“奋力搏斗“、”两败俱 伤,甚至”同归于尽,倒不如来个一国两制”或与狼共舞” 和平相处。攻辩9:各种享受生活后生活的很好的例子原人大副委员长胡厥文,78岁直肠癌,84胃癌,拒绝接受 放化

7、疗,但其乐观无畏,两胜癌症,活到90多岁,远超预 期,这不正是乐观的心态,和享受生活的态度带来的奇迹, 吗?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患过淋巴癌,现年85岁。影 后秦怡,患过直肠癌,现年85岁。文坛宿将、老革命家夏 征农,患过前列腺癌,现年103岁。蒋介石夫人宋美龄, 患过乳腺癌,经手术等治疗后健康地活到106岁。攻辩10:活着就有希望,医学也在不断地发展,也许就在 未来的日子里,癌症可以治愈。对方观点:如果我之前放弃了延长生命,那不就是放弃了 希望?我方观点:1、即便有可能但是这也是未知的,但是我们已 经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已经被下了死亡通知书得病人得 到了好转。为什么不以享受生活的姿态去迎

8、接新的希望。2、概率小。难道你忍心看着一个个患者在这种未知的小概 率的等待中,去承受各种治疗带的巨大的生理心理的痛苦, 然而在经历了各种痛苦之后却失望的离开么?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只有1-3个月,最多一年,而一个新药 新产品的上市却需要8-10年。况且这还是小概率。攻辩8:1、治疗带来的脱发、面色萎黄、乏力、疼痛、厌食、上 肢水肿等,患者精神上蒙受着患病的焦虑和治疗损伤带 来的双重打击,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 生活质量,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使救治效果毁于一 旦。2、晚期患者不但病情重、症状多、痛苦大、体质差、生 存质量低,而且其临床治愈率也较低,一般晚期患者的 生存期多在3至6个月

9、或1年。然后一个周期的放化疗 就有1-2个月攻辩10:工具手段和目的追求的区别对方观点:因为要享受生活,那就更应该珍惜时间,所 以就更该延长这段时间呀。我方观点:显然对方辩友是支持我方观点,要享受生活, 才去延长生命,显然延长生命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目 的还是为了享受生活。有多少人是因为舍不得自己得爱人,离不开自己的孩子, 放不下自己的事业,与病魔作斗争勇敢的活了下来,而 这些舍不得,离不开,放不下不就是因为他们对于享受 生活的追求么。离开了这些追求,谁还需要活着,活着 又有什么意义与价值?攻辩11:阻碍医学事业的发展对方观点:消极放弃治疗阻碍医学事业的发展我方观点:(1)难道对方辩友认为应该

10、以患者接受治疗后 巨大的心理生理的痛苦才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么? 为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去延长生命,显然违反了伦理学中 的尊重生命的原则呀。况且现在的医学模式已经逐渐转变为了 XX模式,反而对 方辩友的观点才是有碍于攻辩12:乐观心态对方观点:我们积极治疗延长生命也可以乐观心态。我方观点:请问根据对方辩友所谓的积极治疗能够保持乐观 心态是有依据的么?只是想当然就表态,那也只能是你自己 的想法。根据我方得得到的数据,经过放化疗的患者,抑郁,焦虑发 生率分别是29.11%,25.35%,还有报道高达为50%和30%。 那么请问对方辩友在这样高地抑郁焦虑下,还怎么叫做积极 和乐观?攻辩13:医生患了癌症提

11、问:约瑟夫加洛(Joseph J. Gallo)等人在2003年发表过 一篇文章,探讨了医生们在做出人生最后一刻的抉择时 会怎么做。有64%的医生选择陪伴家人等享受生活的方 式走过有限的生命。对方辩友怎么看?正是因为他们具备医疗背景,所以他们确切地知道接下 来会发生什么,将要面临的选择又是什么,(而且他们通 常有能力得到任何他们希望得到的医疗帮助,)但是他们 却认为相对于一味的盲目延长生命,更重要的是享受生 活。因此医生患者在这两者选择方面跟普通患者相比更能做 出理性的选择。有一种爱情,在宝贵的时光里至死不渝 有一种亲情,在珍惜的岁月里相濡以沫 有一种责任,在艰苦的日子里追求梦想 有一种享受,

12、在最后的生活里刻骨铭心 我是反方一姐,那旭,那美女 我是反方一哥,张新雨,雨哥 我是反方三嫂,鲁雅,萌妹子 我是反方四妹,李亚明,你值得拥有癌症不可怕(雨哥),(合)生活我最大! Ohyeah华尔街日报的例子:1、68岁的美国知名整形外科医生查 理确诊胰腺癌后第二天回到家,关闭了自己的诊所,从 此没再踏足医院一步。他把全部时间用来和家人一起度 过。几个月后,查理在家中安详辞世。他没有接受化疗、 放射性治疗或是手术治疗。乐享余下的时光。2、国内知名肿瘤专家潘明继教授确诊结肠癌后只是接 受基础治疗,拒绝放化疗,继续工作并享受生活,反而 意想不到的延长了寿命。他认为倘若病人对疾病有正确 的认识,有快

13、乐的人生观、生死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心和决心,就能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有助于病情好转。 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了,再次就不列举了攻辩14 :虽然很痛苦,但是有的人就是宁愿活着也不想死 去。反驳:对方辩友请注意,我方说享受生活是活者享受而不是 死。而且请对方辩友提供数据支持你这种个人揣测出的想法,有 多少患者是所谓的有的人? 1%还是5%?而我方数据显示, 96%的患者认为活着是有意义的,其中58%的患者更注重自 我调试,而不是为了机械的为了活着而活着。生命质量的维度: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卧病在床、只能流食、看阳光的何提生命质量?显然对方辩友对今天辩题的理解有失偏颇,但是不管对 方辩友这样错解辩题究竟是有心还是无意的,我方都希 望对方辩友能在接下来的辩论中回归辩题本意。以便我 们共同探讨。不能因为你没有和你没有看到就可确定不可能有。你应 该看更多的书,认识更多的人,走更多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