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要素检查表(参考模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57984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要素检查表(参考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过程要素检查表(参考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过程要素检查表(参考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过程要素检查表(参考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过程要素检查表(参考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过程要素检查表(参考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要素检查表(参考模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程(要素)检查表编 制 人王 英编制日期2014年11月20日审核过程资源保证预计时间3小时30分钟被审核部门实验室领导,综合组,仪器分析组,化学分析组,制样组检 查 项 目检 查 方 法h)01 为实施、保证、改进管理体系过程、技术运作达到客户满意,实验室是否提供了所需资源?02 实验室对资源的使用是否进行了管理,消除了不适当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01 检查人力、物力、环境设施是否到位,查人员一览表,设备一览表,对照标准/规程检查环境条件。02检查实验室有无相应管理制度,并检查管理评审中是否讨论了资源保证内容。4.1.5a)03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资源是否充分适宜?能否履行其职责?03

2、检查办公室和综合组,仪器分析组,化学分析组,制样组的资源配备;是否与其岗位需要相应04 实验室各个岗位的任务、性质及要求是否确定?是否根据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能力安排人员?05 是否对在培人员安排了监督?06 是否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对从事特定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了资格确认?04 检查手册中的岗位责任制,关键岗位是否落实,实际执行与规定是否一致。05 有无监督员,检查监督记录。06 检查上岗考核记录(10份)及上岗位。07 领导层是否制订了员工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等的素质目标?08 实验室是否有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09 实验室是否满足未来发展、个人成长、当前需要所必须的知识、经验、能力提出

3、培训计划?07 质量目标有无人员素质的要求。08 检查有无培训程序。09 检查人员培训计划及依据。10 有无临时签约人员?对他们是否进行过资格确认?能否胜任其岗位需要?11 与签约人员是否签订有协议?12 实验室是怎样安排对签约人员、额外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进行监督的?13 他们能按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工作吗?10 检查对临时人员的考核记录及实际操作记录。11 检查5份与签约人员的协议。12 同05。13 检查其保密协议及实际运作中有无差错14 实验室是否对其关键人员进行了岗位职责描述?描述内容是否齐全?15 是否保留有关键人员当前的工作描述?14 同(04)要求。15 抽取5份关键人员当前工作

4、描述。16 实验室对专门人员(包括进行特殊类型的抽样,检测/校准,发布报告/证书,提出意见解释,操作特殊设备)是否授权?17 实验室是否保留有员工的技术业绩档案?18 业绩档案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易于获取?16 检查授权证明。17 检查10份人员业绩档案,内容是否齐全。18 有无档案借阅制度,检查登记本。19 为确保检测/校准的正确实施,实验室是否具有足够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是否得到维护、并能持续满足运行要求?20 实验室有哪些重要环境因素?它们能否保证结果有效?21 在固定设施以外进行检测/校准时,实验室是如何保证环境条件要求的?22 影响结果质量的设施和环境条件是否形成技术要求的文件?19

5、检查固定设施、场所、能源、照明、采暖、通风设施能否满足要求,有无维护记录。20 规定了哪些需要监控的环境条件。21 检查现场检测的控制程序。22 对环境条件和设施是否有文件控制规定。23 对检测/校准结果有影响的环境条件是否得到监测、控制和记录?24监控设施是否定期校准?有无校准状态标识?25是否结合自身特点,分析了哪些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影响?26当环境条件危及检测/校准结果时,实验室有何措施?23 检查所有的环境监控记录。24 监控设施是否都贴有合格标志并有检定证书。25 检查环境条件对不确定度的分析报告。26 检查实验室的应急措施规定。27相邻区域检测/校准有无相容的影响?28 实验室是否采

6、取了相应隔离措施?29 实验室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27 有无具体的分析资料,不相容的影响有多大。28 采用什么隔离措施。29检查交叉污染的记录和解决措施。30对进入检测/校准受控区的人员,实验室有无控制规定?31实验室是否规定了控制范围?进入受控区应注意什么问题?30 实验室有无进入检测受控区的规定及执行记录。31 有无实验室陪同人员,有无参观标识。32 实验室有无良好的内务管理?具体内容是什么?33 根据需要,实验室是否制订有专门程序?32 有无专门程序,具体执行情况与程序是否相符。31 同上。34 实验室是否配备齐全正确开展检测/校准所需的全部设备?35 使用固定设施外的设备时,采取

7、了什么质量保证措施?34 结合CNAS CL 301 附件5-1,5-2?及设备一览表进行检查。35 现场检测控制程序中是否对设备的使用做出规定。36 相关设备及软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37 实验室是否制订有设备校准计划?对设备的哪些关键量或值进行了校准?38 设备服役前是否进行过校准或核查?39 对检测/校准结果有影响的设备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36 检查10台设备及软件,其准确度与规范相比较。37 检查设备送检计划及执行情况。检查5份校准证书,看其校准量与标准是否一致。38 每台关键设备投入工作前的校准证书是否在档案中。39检查每台关键设备校准/检定证书,有无超期使用。40 设备操作者是否经过

8、授权?41 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指导书是否现行有效?是否便于有关人员取用?40 检查10份设备操作者的授权证明。41 现场检查10份指导书,是否现行有效,便于使用。42 结果有影响的每台设备及其软件是否有唯一性标识?42 每台关键设备是否有唯一编号。43 每台设备是否都有设备档案?44 档案内容是否齐全?45 进口设备仪器说明书的操作部分、校准部分是否译为中文?(必要时)43 设备档案是否齐全44 档案内容是否包括9 项内容45 检查3份进口设备说明书有无中译文(操作部分)46 实验室是否制订有设备维护程序?当在固定场所外使用设备进行检测/校准时,有无附加程序?47 程序是否覆盖了设备管理的各个方

9、面?48程序的控制要点是否到位?46 检查设备维护程序内容,是否有使用固定设施外设备的附加程序。47 程序内容是否满足 17025 ?的要求。48 采取什么具体措施。49 实验室对不合格设备采取了哪些处置手段?50 是否对不合格设备对先前检测/校准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追溯?采取了什么补救措施?49 询问设备/计量管理员,如何发现不合格设备,采取什么措施。50 检查有无追溯记录,是否采取了补救措施并书面通知受影响的客户。51 对结果有影响的设备是否都有校准状态标记?标记是否及时更换?52 不同标记的内容是否正确?51 所有设备是否都贴有绿、黄、红标志,非计量设备是否也贴有状态标记。52 抽取三种(每

10、种三台)检查内容是否符合要求。53 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的设备,返回后是否对其性能和校准状态进行过核算?53 检查记录,看外借设备返回后是否作过核查或校准。54 员工是否了解期间核查的概念?55 是否制订有设备期间核查程序?56 实验室是否明确哪些设备需进行期间核查?54 找3位员工了解“期间核查”的概念。55 有无期间核查程序。56 实验室规定了哪些设备需做期间核查(查清单)。57 当设备校准给出有修正因子时,检测/校准时是否进行了修正?58 所有备份(包括计算机软件)是否得到更新?57 有无修正因子,若有在检测时是否修正(检查三份原始记录)。58 备份软件是否按修正因子进行了修正(查记录)。59 实验室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设备校准后未经授权的调整?59检查具体防止再调整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