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的艺术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57670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生沟通的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师生沟通的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师生沟通的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师生沟通的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师生沟通的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生沟通的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生沟通的艺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生沟通的艺术 一次师生课堂冲突引起的思考 杜国良摘要:沟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和对话,更需要智慧和艺术。核心词:课堂冲突 沟通 艺术 师生在课堂上的沟通状况不仅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能否顺利实行,它还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步,它在很大限度上还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此后的人生方向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因此,课堂沟通理所固然应当成为教师高度关注和进一步思考的重要问题。前不久发生在我们学校的一种鲜活案例更是引起了我对课堂沟通的进一步思考。事情是这样的: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高二(8)班的第一节课开始了,当数学教师上课进行了2分钟后,教室门外响起了“报告”声,

2、本来是一名同窗吃早点迟到了。“进来”。教师接着授课,没过0秒。“报告”声又起,数学教师朝外看了一眼后没理睬接着讲,“报告”声很执着的又传进来,引起了教室内同窗的哄笑。数学教师继续授课,由于她看到迟到的是班里的刺儿头,常常迟到,上课要么睡觉,要么说闲话,很不消停,因此想借机给个下马威。迟到的学生见教师不理自己,就站在了教室门外。分钟过去了,数学教师说:”进来”,迟到的学生大摇大摆进了教室大大咧咧走到座位坐下了,全班学生都看着“王晓刚(化名),站起来,吵啥,不想上课就出去”随着数学教师的呵斥,迟到刚进来的学生站起来说“我没吵”,“那你在说啥”,“我就问同桌上哪了”该生一副底气十足的样子,教室的空气

3、瞬间像是凝结了。短暂的沉默后,数学教师说“这是在学校,要是在社会上我找个人把你收拾了你连时间都不懂得”,该生立马接了一句“要是在社会上我也就把你收拾了”。就这样,一堂数学课演变成了教师和学生的冲突,课已无法继续进行了,数学教师便走下讲台要拉学生去办公室找班主任,而该生则情绪冲动的挥动胳膊说“你少拉我,我会走”,“我大不了不念了,但我不会让你好过”。此时的课堂已翻了天,教学楼的楼道也乱作一团。该生在办公室见到班主任时嚎啕大哭,嘴里反复嘟囔“我不念了,但我不会让她好过,什么教师啊”。而数学教师也给班主任说“有这样的学生在教室,这个班的门我再不会进了,课我也不带了”。班主任感觉事态严重无法控制便给我

4、打了电话。我让班主任把学生带离教学楼到学校值班室,一方面不影响教学秩序,另一方面也为使冲突双方都冷静,同步也但愿借助理解状况来稳定学生情绪,她毕竟是心理上的未成年啊。当学生被带到值班室时,十八岁的大小伙子泣不成声,满头是汗,满脸是泪,情绪十分激动,嘴里不断反复“书我不念了,有这样的教师吗!这是教师说的话吗!”“每次都找我麻烦,不就看我不顺眼吗,学校又不是你们家开的!”看到又是她,我也很气愤(该生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没有监护人;该生在学校常常出错误;保证后过不了3天又恢复原状;该生出错误后家长偶尔来一次来学校就当着教师的面暴打孩子,然后对教师说:她不听话,你打去,我没任何意见。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搞

5、的教师既无奈又尴尬。)但又看该生情绪激动,和平时出错误后见我的那种畏畏缩缩的神态判若两人,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不依不饶。我一改往日看待出错误学生的严肃态度,通过简短的安抚后该生情绪有所缓和,向我讲了她的感受:我平时体现的确不好,学习也不好,是教师同窗家长眼里的差生,这我懂得,我也想学好,也想考个大学。今天的确迟到了,是我不对。但她(数学教师)让第一种迟到的学生进了教室,却不让我进教室。因此,当我进教室后全班学生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坐下没说闲话,她又故意找茬;特别是她最后说的那些话我从情感上接受不了,她既然不把我当学生,我也就不把她当教师看这件事通过我和学校其她行政人员从中协调,最后得到妥

6、善解决。再后来,该生也顺利毕业,上了高职。案例评析:这个教学案例告诉我们: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认同很重要,特别是对学困生。教师既要注重尊重她们的情感、维护其自尊,更要注重和她们的沟通技巧,不能简朴粗暴,更不能情绪冲动,不计后果。师生间的非正常沟通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更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如果严格执行学校的管理制度,该生只能走上社会,人生轨迹将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同步也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形象。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分析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关注我们所处的教育环境。一、学生现状:、我校作为偏远的农村寄宿制中学,生源复杂(一)学生原本学习基本差,几乎没有机会享有学习成

7、就带来的归属感。(二)在城乡化迅速发展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浮现大量的留守小朋友和少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三)农村父母大多受教育限度不高,唯一的结识就是要尽量从物质上满足孩子,对孩子的盼望值不高,只要临时在学校能成长就行,忽视了对孩子精神等方面的高层次的规定。(四)90后的一部分孩子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普遍存在。以上种种增长了教师教学的难度。(五)学生对自己来学校的目的很茫然,有一部甚至很无奈(在家长的压力下来学校,实际是给家长应付差事)涉及对人生和将来。在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的束缚下,得过且过,感觉到处受挫,对学习没有任何的信心可言,更别说对学习的爱好。二、师资现状:目前,社会对教师的盼望值过高。表目前:(一)学高为师。调查发现,高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承认基于学科教学水平。(二)身正为范。即便是学困生、纪律上的差生,但其对教师的规定一点都不低,有时甚至有点苛刻,对教师平常工作中的失误会放大,甚至偏激到攻其一点,不及其他。一种优秀的教师,面对个性不一的学生,应对起来都需要全力以赴,更何况我们这样的学校教学行为是一种艺术,教育行为更是一种艺术,而艺术又是无止境的。“冲动是魔鬼”。只有不断提高驾驭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才干适应现代社会、家庭和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作者简介:杜国良,隆德县高档中学,大学本科,高档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