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575044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水资源一、教学目标1.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2.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二、重点、难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水的资料、带齐绘画工具材料。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过程1.情境

2、导入。(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出课题。2.观察感受。(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描绘水的画面。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

3、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4.表现与创新。布置作业(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2)作业要求: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5.展示与评价。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一招贴画:(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

4、张招贴画。2.欣赏分析。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引导了解:(1)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2)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浪费水的现象(2)小组交流:生活中 污染水的现象 ( 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实和图片加以说明缺乏水的结果)(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

5、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2、砖石上的雕刻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浮雕的特点及制作方法,知道雕刻的分类。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优秀浮雕艺术的欣赏感受,试制作一件半浮雕或线刻作品。3.通过欣赏和创作,感受浮雕具有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传统雕刻艺术的兴趣。二、教学重、

6、难点:重点:学会制作简单的浮雕。难点:根据材质进行合理的作品创作,表现一定的主题。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欣赏评述。(1)课件出示放大的瓦当图片,师生交流该图片的有关信息。(2)引导学生谈欣赏感受。2.区别体验。(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图片,比较瓦当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间的区别。(2)教师小结:浮雕具有象征性、装饰性和纪念意义。3.寻找体验。(1)师生交流生活中的浮雕作品。(2)多媒体展示:硬币、玉佩、笔筒、椅子靠背、房屋装饰(如石膏线、墙体浮雕装饰等)、纸浮雕等浮雕作品。(3)学生谈感受。(4)教师小结浮雕的种类及表现形式。材质归类:泥板、木板、竹板、玉石板、金属

7、板、纸板;表现的面:单面玉佩、双面硬币、组合等。4.制作创新。(1)师生探讨浮雕的组成与制作方法。组成:底版,凸起的形象;制作方法:一是在泥板上画出形象,将需要的形象保留,剔去不需要的部分,使形象凸起;二是在泥板表面从下往上层层粘上泥块,使形象凸起;三是用泥模印制,再加工。(2)引导学生创作,并思考创作意图(教室的墙面装饰,送给朋友的纪念品等)。(3)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能力、兴趣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制作:可单张的简单作业,表现最简单的图案内容;可用多件组合的方式进行创作;可改变方形的泥板,可以是圆、三角、组合形等。5.成果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互评,教师表扬作品有创意的同学。6.

8、课外拓展。有兴趣的同学课外继续搜集有关雕刻的国内外图片文字资料,进行深入研究。3、墙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2.让学生尝试着能运用各种材料和学过的造型方法创作出一堵“墙”。3.从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在了解探索墙文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了解墙文化,能用不同材料创作一堵“墙”。难点:感受墙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灵活运用学过的各种技法创作一堵“墙”。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出示篆书的“墙”字,请学生猜字。2、关于墙

9、,你想了解些什么.3、“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墙,感受墙文化的独特魅力。”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观察课题“墙”字,说说它让你产生哪些联想.(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说说墙的内涵、结构等。)2、板书墙的结构:墙檐、墙体3、介绍中国有特色的墙、欣赏现代建筑墙的材质之美“刚才我们欣赏的墙大多是砖、石、木头构成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墙的构建材料和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寻找温州有特色的墙,尝试着去了解这堵墙的相关知识,并收集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自己搜集的墙的照片,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美)三、欣赏名家作用,感受墙的绘画艺术美师:“墙的美是如此千姿百态,激发了许多艺术家们的创作

10、灵感。”A师:“你认为这幅作品变现了怎样的一种美.”(示图老墙)B欣赏、比较、讨论雪景、石塘渔家的艺术风格师:“这2幅画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他们在色彩与造型上有什么不同.”四、表现墙如果让你来表现墙,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材料.4、家乡的古塔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二、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

11、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能创造性地表现塔。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设计:(一)探究主题,明确分工。1.欣赏名塔。展示世界各地的名塔图片。2.引出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1)塔的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变的.(2)中国著名古塔的主要材料是什么.(3)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4)世界各地有哪些著名的塔.(5)我们的家乡有塔吗.谁去写生、摄影过.(6)收集有关塔的图片和画作并欣赏。(7)我们能不能设计有奇特功能的塔或制作立体的塔(各种材料)。3.小组分工。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最后一项第二课时执行。)途

12、径:(1)整理已收集的资料。(2)课堂上上网、收集有关塔的图书、邮票等资料。(3)对图片进行徒手画等。(二)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三)各组反馈,展示成果。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师生讨论交流:1.大家想了解考古吗.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宝塔,谁能说说古代的塔是做什么的呢.(登高望远、为了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了保藏经书)教师小结:中国的古塔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有时为了登高望远,镇潮汛。如六和塔。有时为了纪念某人或某事2.这么雄伟的塔,古人用什么材料建造起来的呢.(最早的时候,可能是用土堆积起来。后来一般用石块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

13、种材料综合起来)(塔的建造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答案林林总总,让学生用文字、图片、实物来验证。)3.塔的外形结构怎样.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塔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组成。塔基一般比较大而结实,塔身一般上小下大,塔顶往往尖尖的;塔的整体高而复杂、一层层。根据外观有密檐式、楼阁式等十多种分类。)4.世界各地的塔有哪些.(上海东方明珠塔、北大的水塔、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华盛顿纪念塔、夜景中的塔)现代的塔因为科技的发达、材料的先进,外观越来越美、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广更有的成了地域的标志。5.每一个家乡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有学生写生(徒手画

14、)或摄影作品更好。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造型知识评价写生(徒手画)和摄影作品。6.展示一些塔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四)激发情感,提出要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塔的历史和相关知识,懂得了塔的建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了解了家乡的塔,这真是一样宝贝。其实,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宝贝需要我们去发现、了解、保护、继承、发扬。下一节课,我们可以准备各种美术工具或材料来设计或制作我们心中的塔。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外观特征。1.塔的外观结构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2.塔有哪些用途.3.你觉得现实中的塔有

15、什么不足.你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塔高,老人登塔累,有电梯好。塔能发出香味更好。建一座水果塔。建一座抗地震的塔。会发光的塔)(二)自主学习,探讨方法。1.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学生自由讨论。2.反馈: (1)徒手画:可以用各种笔画一画心中的宝塔。注意画出塔的挺拔和功能。(2)泥塑:可以用粘土来制作。注意塔的各部分比例。如何借助别的材料来固定。细节的表现可以用别的材料。(3)综合材料制作: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设计怎样的塔.怎么制作.关键是如何把各种材料固定住。3.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等,教师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4.作业要求:大胆地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你想象中的塔。(三)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作品,多样评价。1.展示作品。2.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3.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五)、拓展延伸,开拓思路。展示人塔图片。让学生谈谈感想。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