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变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573090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应变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适应变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适应变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适应变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适应变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适应变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应变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窗体顶端适应变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黄桂林 一、医患关系及其特点(一)医患关系的定义关系一词的定义:1. 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状况;2. 人和人或人和事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3. 关联和牵涉;4. 对有关事物的影响和重要性;5. 表明与某种组织有关的证件。【我的笔记】人际关系是指在生产和社会活动中,人与人相互接触、交往,并相互影响、作用所产生的关系。医患关系是指医务人员为一方,以病人为另一方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医疗环境下具体化的形式。【我的笔记】(二)医患关系的性质医患关系是医疗机关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因诊疗、护理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

2、系,是一种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我的笔记】(三)医患合同关系的特殊性 1. 缔约的强制性;2. 内容的相对不确定性;3. 医疗的专门性与医患双方知识的不对等;4. 履行合同的未知性和风险性;5. 当事人之间具有的协力关系;6. 医生对患者自己的决定权的尊重。【我的笔记】二、医患关系中的角色分配 医患关系的核心是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医生(医务工作者)是医患关系的主体,是决定医患关系的主导力量。其原因在于:1. 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2. 许多医疗服务的不可重复性;3. 患者接受服务的相对被动性。 【我的笔记】三、患者就医时的心理状态 1. 孤独感:无助感,倾向倾诉;2. 依

3、赖性:对医生及家人的依赖性增强;3. 暗示性:极其敏感,如医生说“想吃啥就吃吧”;4. 自我防御心理增強:猜疑家人和医生是否尽心;5. 情感脆弱:情绪不稳、抱怨“老天”不公;6. 焦虑:“能活多久”、“被家人及社会歧视”、“人财两空”;7. 抑郁:无望感,无助感,丧失感。【我的笔记】此外,患者对医务人员充满着渴望,包括:1. 人格的尊重、尊严的维护,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和最高层次的需求;2. 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往往一句简单的问候可带来莫大的安慰;3. 严谨的工作态度,期望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最佳的疗效;4. 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和社会因素。【我的笔记】四、医生从业的心理状态1. 对白衣天使的崇尚、对救死

4、扶伤的追求(热爱专业工作,同情病人,尽心尽职);2. 认为医生是谋生的职业(生物医学模式的典型代表,得过且过);3. 认为医生可能是谋财的途径(不考虑患者的利益,凡事以“挣钱”为目的)。思考:近年来,医患关系的诚信基础受到冲击,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那么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我的笔记】五、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必然性医患双方有共同的目标,即防治疾病。医生应尽最大努力为患者解除病痛,充分体谅患者的社会背景因素,而患者则应充分信任医生,并积极配合诊疗。只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必然能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建立以人为本,优质诚信的和谐医患关系,并

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强化依法执业,构建以崇尚科学为荣的和谐医院。 【我的笔记】六、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意义在于:1. 祛除了医生的心理压力,放手为患者治疗,往往取得超出预期的成功。2. 医生敢于承担风险,患者能接受更高层次的诊疗。3. 患者在没有猜疑的、充满温馨的、人文的关怀下,伤病痊愈的更好更快。4. 明显减少医疗纠纷。【我的笔记】某一患者对家人说:“这家医院好,有病就去那,放心啊。” 北大一教授直言北京某三甲医院:我告诫我的家人,永远不进某家医院,他说“三次看病三次受伤害”,可见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医院的声誉和发展至关重要。【我的笔记】七、医患关系的现状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已

6、到了历时的冰点,医疗纠纷的受案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的焦点,反商业贿赂给医院带来重大影响,医院及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下降,此外媒体也进行推波助澜地负面宣传。 【我的笔记】一位医生感慨:“某患者看病时,居然带着录音笔、摄像机,将医生的一言一行都录了下来,以便随时“对簿公堂”。患者把医生当成了潜在的起诉对象,做个医生真的太难了。” 医生们也把患者当成潜在的对簿公堂者,对患者“防卫过度”,有没有必要的检查都让做,以备法庭举证。一些医生不再愿意冒风险,该做的手术不做了,该闯的禁区不闯了,把看病当成了“修理机器”,把术前谈话变成了“风险罗列”,医患之间缺乏感情的交流。结果,医生和患

7、者互相提防,都把对方当成了“假想敌”。 【我的笔记】关于医患关系紧张的症结,下列哪项不对()A.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B.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个人支付比例过高C.患者对医学的一知半解以及过高期望值是主要原因D.医患沟通不够,诊疗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造成医患不和谐正确答案:C解析:患者对医学的一知半解会助长医患矛盾,患者的过高期望值是导火索,但这两者不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我的笔记】思考:医生和患者互相提防,都把对方当成了“假想敌”,医患关系紧张症结何在?【我的笔记】1.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2. 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3. 诊疗过程中缺乏人文关

8、怀,造成医患不和谐;4. 患者维权途径不畅,成本太高;5. 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个人支付比例过高;6. 对医学的一知半解助长医患矛盾;7. 患者过高期望值是导火索。【我的笔记】八、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一)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落实到医疗服务之中1. 尊重病人的人格,充分同情和理解病人的社会处境;2. 维护病人的尊严和隐私;3. 尊重患者对诊疗的建议和要求。【我的笔记】(二)改善和提高医患沟通技巧1. 语言沟通医生是一个色彩丰富的社会角色,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70%以上的医疗纠纷都与语言应用不当有关。 【我的笔记】患者最不喜欢医生说的话及各自所在的比例:跟你说了你也不懂占

9、18.26%想不想治?想治就回去准备钱吧!占17.40%我推荐的药不吃,后果自负占14.93%到外面等着!占14.31%脱啊,害什么羞,人体器官我们见多了,什么隐私?:12.01%用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关键是要当病人的面) 国产的疗效差、副作用大,优点便宜; 进口的疗效好、副作用小,缺点偏贵;占12.23%怎么拖这么晚才来看病啊?占8.11你知道这病的后果有多严重吗?占7.81%【我的笔记】经典的医患对话关于心脏搭桥的术前谈话 病人:手术很危险吗?医生:废话,心脏手术啊,能不危险吗?- 确实存在一定风险,总体还是安全的。病人:危险性到底有多大啊医生?医生:这不好说,碰上了你就认倒霉吧。- 一年

10、手术几百例,有问题的就几例。病人:我今天住院,哪天能手术呢?医生:说不准,谁知道你有没有别的毛病?- 你若没有其他什么问题,后天就能手术。病人:手术费用是多少?医生:不好说,要看手术是否顺利。五万起价,不封顶!- 一般4.5万左右,很少有超过五万的。【我的笔记】2. 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 = 实际得到的/期望得到的,因此提高患者满意度需注意:1. 让病人实际得到的最多;2. 让病人的期望值客观实际。就病人本人而言,满意度至少涉及期望值和代价这么两个因素。期望值减去实际疗效的差愈大,病人愈是不满意。 【我的笔记】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当然愈早愈好,医生有必要了解病人对治疗的期望值,并通过交谈帮

11、助病人校正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值。有时也有相反的情况,即病人的期望值偏低,一个疗程还没有完,病人已感到满意,便主动中止治疗。有的病人尽管取得了相当好的疗效,但若病人认为付出的代价太大,如耗费时间太多,排队等候看病的烦恼,大量金钱的支付,耽误了学业、婚姻或工作等,病人的满意度仍然偏低。思考:在医疗行为中,医患沟通的技巧有哪些,需要注意哪项事项?【我的笔记】3. 医患沟通的方式和注意事项 (1)一个要求:对患方诚信、尊重、同情、耐心。 (2)二个技巧:多听病人诉说(学会倾听)、多用通俗语言介绍病情、疗效、用药和检查目的;关心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生活和不便。 (3)三个掌握: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医疗费用

12、、病人的心理状态。 (4)四个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和对沟通的感受;受教育程度;对疾病的认知度;对肿诊疗的期望值。 (5)五个避免:避免强求病人即时接受;刺激性语言;过于专业的词汇;强求改变病人的观点;避免压抑病人情绪。 (6)六个方式: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互换对象沟通:主任医生,家属家属;集体沟通:医患双方集体参加、统一口径、一次性解决;书面沟通;协调同意沟通:各种同意书;实例对照比喻沟通:以其他同病且疗效好的患者作比较。 【我的笔记】(三)、提供精湛、优质的技术服务 在医疗行为中,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永远的主题。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家队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我的笔记】(四)、严格医院

13、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五)、完善医院的标准化管理,改善诊疗流程,提高就诊效率; 【我的笔记】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害。无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医生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古人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指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愿在我的判断力所及的范围内,尽我的能力,遵守为病人谋利益的道德原则,杜绝一切堕落及害人的行为,并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 【我的笔记】现代医生应极力扩展自身视野,提高在医学伦理学、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伦理问题、生命伦理学、医学法律理论、心理学、卫生经济学、医学美学、医学哲学以及医学史论方面的素养。

14、 有人将人民医生分为三级甲等,即:一级,“下”医:就病论病,见病开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治病,不治人;二级,“中”医:不但治病,而且治人,在诊病时,能关注病人的心理问题,分析病因,解释病情,同时控制有关危险因素,使病情全面好转,减少复发;三级,“上”医:不但治病救人,而且能通过健康教育使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使健康人不变成亚健康人,亚健康人不变成病人,早期病人不变成晚期病人,整个人群发病率、死亡率下降。【我的笔记】温馨提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主导。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医疗人员,我们也要积极努力,牢固树立忠实为群众、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和理念,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尊重和认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的贡献。【我的笔记】窗体底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