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1 (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568448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1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命1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命1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命1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1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沂河源学校课时教案设计(初中)学科:语文 主备人:张伟备课时间:8、31上课时间: 编号: 3 课题生命,生命第1 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情感,揣摩语句,体验情感。2、分析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多读课文以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2学习从小事感悟出深刻道理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感的熏陶感染中,激发主动进取的精神,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重难点在朗读中品味情感,揣摩语句,体验情感1、预习成果展示教学内容教法学法集体备课评改1、 读课文2、 听写并解释词语骚扰,茁壮,昂然,荒废,辜负,挣扎,小憩1、从准确流利方面评

2、价学生读书。2、四名学生到黑板上听写,并解释。小组内互查,组长评价本组情况。2、学与教的活动设计(自主合作探究)一、 整体把握1、同学们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归纳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2)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3)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 学生默读课文,结合预习,自己概括归纳每部分的内容,教师注重概括方法的指导。学与教的活动设计(自主合作探究) 2、每件事解释了什么样的意义? (1)小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2)香瓜子长出小苗,表现了生命的强大。 (3)静听心脏跳动,有了生命意识,严肃地思考人生。 3、这三点分别给我们什么

3、样的启示? (1)应该珍视生命 (2)生命力之强大 (3)生命意识,思考人生 (二)深入理解课文 1、题目中的“生命”一词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用反复地修辞手法,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 2、“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可不可以?为什么? 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故不能换。 3、“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 4、“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加横线的词应怎样理解?学生们

4、对事件归纳的特别好,现在讨论一下每件事分别揭示了什么样的意义?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分小组展开讨论。然后组代表班内展示。 反复这种修辞方法是第一次接触到,教师应做重点讲解。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这种修辞方式的表达效果。 词语替换法,是赏析累题目的常用手段。教师点拨,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可从正反两方面去解答。答题时,应注意语言规范性。 教师点拨词语的感情表达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原有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情感体系。3、当堂达标测评1、解释词语。小憩:糟蹋;庸碌;擎天憾地;肃然起敬2、写出文中的三个事例,并分别写出各自的意义与启示。1、找四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都完成后,分小组评改。2、组内交流,然后班内展示。4、小结作业与预习设计课堂小结:材料体现中心思想,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中心思想,但所有的材料都必须为中心服务。本文即以三个材料从不同的方面对生命的内涵进行阐述。另外细致地研读课文的细部,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旨对文章的理解也很重要。 作业:读课文后边的文章生命,生命,将这篇文章与课文比较,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与同学交流你的看法!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