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程考试(25分钟)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56705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程考试(25分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程考试(25分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程考试(25分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程考试(25分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程考试(25分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程考试(25分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程考试(25分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程考试(25分钟)1、单项选择题(30题)1.当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漠,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他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这样判断是根据(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4.社会交往一致性原则2.患者有做出某种动作的强烈冲动,但不付诸行动,这被称为:( )。1.强迫动作2.强迫意向3.意向增强4.意向倒错3.精神分析对心理健康的破坏和被破坏的内在机制的观点是( )。1.心理健康的破坏,使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习”的结果。2.心理健康的破坏,是“潜能”的发展受到了阻碍。3.用错误的认知模式去评价环境或

2、评价自我,便会出现偏离,从而产生异常的情绪。4.“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在自我中被体验到就是心理健康被破坏的症状。4.个体用想象的内容来填补记忆的空白,自己却不承认,这称为( )。1.错构2.妄想3.虚构4.幻想5.患者感到有一种外力刺激他的身体使他痛苦、不适,这称为( )。1.影响妄想2.被害妄想3.钟情妄想4.关系妄想6.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正确的是( )。 1.躯体疾病确诊后,疑心减轻 2.患病后很少出现恐惧情绪3.主观感觉较正常,情绪稳定4.适应性降低7.意向增强表现为( )。1.吃正常人不愿意吃或厌恶的东西2.看到刀子,就想拿起来砍自己或砍别人3.贪吃、性欲亢进、甚至不顾公共道德

3、4.早上穿衣服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8.患者感到某一固定的观念在脑子里反复出现,这些观念是患者不愿意想的,并伴有主观的被迫感觉和痛苦感觉。这称为( )。1.强迫观念2.关系妄想3.影响妄想4.超价观念9.心理卫生工作的二级预防目标是()1.清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2.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3.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安排。4.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完全缓解与良好治愈后,防止复发。10.患者感到脑子里出现大量内容,完全不受自己支配,好像一种外力强加给自己的,这被称为()。1.思维奔逸2.思维贫乏3.思维迟缓4.强制性思维11.心理卫生中不包括的是( )。 1.心理卫生学 2

4、.心理卫生工作 3.心理健康状态 4.躯体疾病的治疗12.求助者表现为不负责任、不认真或无故不上班、没有干劲,这在临床上被称为( )。1.意向倒错2.意向增强3.意向缺乏4.情感淡漠13.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心理途径是( )。1.提供免疫和医疗措施2.加强体育锻炼3.发展人际关系能力4.合理的休息和娱乐14.( )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推理和判断的结果。1.强迫观念2.强制性思维3.妄想4.超价观念15.患者不能留意观察和主动将注意力集中于外界客观环境,这叫做( )。1.注意涣散2.注意减退3.注意转移4.注意衰退16.心理生理障碍不包括( )。1.

5、性功能障碍2.睡眠障碍3.人格障碍4.进食障碍17.存在-人本主义对心理健康的破坏和被破坏的内在机制的观点是( )1.心理健康的破坏,使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习”的结果。2.心理健康的破坏,是“潜能”的发展受到了阻碍。3.用错误的认知模式去评价环境或评价自我,便会出现偏离,从而产生异常的情绪。4.“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在自我中被体验到就是心理健康被破坏的症状。18.对中年人的家庭心理卫生的含义理解错误的是( )。 1.正确处理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是家庭幸福的关键 2.性满足度增高使夫妻关系趋于缓和 3.工作压力大、性满足度降低、角色期待发生变化等导致夫妻关系紧张 4.忽略子女的心理需要,导致

6、亲子关系冲突、冷漠19.对躯体形式障碍的正确理解是求助者( )。1.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2.对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基础的再三保证后能够予以相信3.只要存在某种躯体障碍,那么该症状的性质和程度就确定了4.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躯体生理问题20.幻听最常见于( )。1.抑郁症2.强迫症3.躁狂症4.精神分裂症21.患者感到“脑力好像转不动”,并对此着急。这种症状被称为( )。1.思维贫乏2.思维迟缓3.思维奔逸4.强制性思维22.“人对环境有各种自我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理论的( )。1.发展观点2.适应观点3.结构观点4.客体关系观点23

7、.关于自知力及自知力障碍,说法正确的是( )。1.自知力仅是患者对自己心理异常的辨认和判断能力2.任何躯体患者对会感到自己患了病,感到痛苦,精神疾病患者也不例外3.精神分裂症在患病期间,不承认自己有病,这种情况便是自知力障碍4.许多神经症,例如强迫症对其病态行为有病感,因此说自知力完整24.患者有做出某种动作的强烈冲动,但不付诸行动,这被称为:( )。1.强迫动作2.强迫意向3.意向增强4.意向倒错25.对焦虑症的理解错误的是( )。1.面临危险时的一种内心紧张不安的体验2.预感到似乎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3.对于惊恐障碍患者,几乎所有惊恐发作都继发对死亡的恐惧4.对广泛性焦

8、虑症,还带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26.如果一个人用一种很悲伤的语调描述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 )初步判断他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4.社会交往一致性原则27.以心理特征偏离平均数的程度来判断“心理异常”,这是根据( )。1.医学标准2.内省经验标准3.社会适应标准4.统计学标准28.对症状描述正确的是( )。1.意向倒错主要指食欲和性欲的倒错2.一般所指的意向增强主要是高级意向增强 3.强迫动作是指患者要做出动作的强烈冲动 4.神经症患者对自己的心理疾病有完整的自知力29.对心理

9、健康状态的不同理论,理解错误的是( )。1.人性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状态的主体,具有生物、精神和社会三种属性的辨证统一体2.精神分析学认为,“潜意识”和“意识”在“本我”中被体验到就是心理障碍的症状3.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健康的破坏,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习”的结果4.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的认知模式去评价自我,出现偏离从而产生异常30.( )的典型特征是把与自己无关的事物和现象看作是与自己有关的。1.影响妄想2.被害妄想3.钟情妄想4.关系妄想2、多项选择题(20题)1.临床心理学概论中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标准有( )。 1.周期节律性 2.保持人格完整 3.心理活动强度 4.

10、心理自控力 2.对思维贫乏描述正确的有( )。1.思维内容空洞,联想贫乏,语量少2.患者不主动讲话,回答问题简单3.患者并不自觉到异常,也不为此感到着急4.多见于精神分裂症3.对情绪情感障碍的正确判断是( )。1.情感淡漠是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丧失情感反应2.情绪低落又叫情绪抑郁,是负性情感活动的增强3.焦虑是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它不良后果的心境4.情感脆弱是情感调节上的障碍,性格懦弱的正常人也可表现轻度情感脆弱4.有关性行为紊乱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1.性行为紊乱可随时间和空间条件改变而自行缓解。2.性行为紊乱患者的夫妻感情及日常工作和生活已偏离正常状态。3.性行为过程中某一个或某几

11、个环节严重、持续失常,视为性变态。4.性行为变态患者已丧失自知力,对偏离性行为的发生基本没有意识。5.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正确的有:( )。1.医学标准将心理表现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的原因归结为脑功能失调2.统计学标准是在正态分布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是心理异常的范围3.根据病人的主观体验进行判断依据的是内省经验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6.对神经衰弱的正确判断是( )。 1.精神疲乏,注意力难集中,效率减低 2.对声、光等刺激并不敏感 3.易烦恼、易激惹的情绪症状 4.入睡并不困难,但多梦、易醒7.对妄想的正确理解是( )。1.在意识清晰的情况

12、下,是病态推理和判断的结果2.妄想的信念无事实根据,患者坚信不移3.妄想具有个人特征,不同于集体所共有的信念4.妄想内容基本上与个人经历及时代背景无关8.为了促进童年期心理卫生,可以努力做到( )。1.着手早期教育2.鼓励学习活动3.促进社会化发展4.警惕不良心理行为9.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包括( )。 1.德、智、体三方面进行教育 2.青春期性心理卫生 3.自我意识发展4.情绪心理卫生10.对心理健康三标准论描述正确的是( )。1.体验标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客观评价2.操作标准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率3.操作标准考察的核心是心理过程,包括个人如何实现社会功能

13、4.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使可能性变成现实可行的行动措施11.人格障碍是指( )。 1.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 2.患者形成了间断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3.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 4.虽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12.心理问题的特点是( )。1.非精神病性的2.在时间上是近期发生,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3.问题的内容尚未泛化4.常见于婚姻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13.对超价观念的正确理解是( )。1.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2.此种观念片面偏激,逻辑荒谬3.此种观念的内容往往与切身利益有关4.多见于人格障碍14.对恐怖症的正确判断是( )。1.对某些情境场合产生不必要的十分恐惧的心情,不能自控地尽量回避2.社交恐怖常起病于成年,表现为害怕被人审视、回避社交的情境3.一般情况下,只对同性感到恐惧,与异性交谈时并不显得紧张4.对黑暗、雷雨、出血、某些动物等特定恐怖,以儿童常见15.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 )。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完全能控制情绪 3.能无限发挥个性和潜能 4.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16.对幻觉描述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