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意题材题材的撷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56241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其意题材题材的撷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反其意题材题材的撷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反其意题材题材的撷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反其意题材题材的撷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其意题材题材的撷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其意题材题材的撷取 郑新宇所谓的“反其意”就是人的思考角度不是沿着常规方向开掘,而是转过项来考虑,这就是逆向思考的习惯。这种思考在求异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写作时运用可以出奇制胜,使人耳目一新。比如,常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反其意”进行命题,就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可能成为好士兵”,是不是引起别人的注意,使人耳目一新了?人们通常对“近墨者黑”是大有微词的,其实完全不必这样,因为我们显示中无数事实就证明了“近墨者未必黑”。如果从这个角度命题的话,这句是逆句思考,也就是“反其意”了。所以说,议论文写作命意,避免命意雷同,而能出奇制胜,培养求异思维,特别是逆向思考习惯就是很重要

2、的了。如果缺乏“反其意”的精神,一切墨守旧说,一味地拘泥于祖宗之道,我们便不能去陈出新。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捷足先登”如果用“反其意”的方式,怎样命意。此时说到“反其意”,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高斯。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1加到100,很多人都急急忙忙一个个加,算是“捷足先登”了,但高斯没急于做,而是思考方法,却最先做出答案。而其他人解题时方法不正确,所以看似快,实则慢。所以“捷足未必先登”。由此可见,有人方法不正确,所以走了弯路;而高斯方法正确,顺利到达目标。这里面关键是方法起作用,归根结底地说,是正确的思考方向在起作用。用培根的一句名言,给这个问题下个结论。培根说:“跛足而不迷路,

3、能赶过健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这句话强调的就是:要想达到目标,即所谓“先登”,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否则,捷足者未必先登。联系到我们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如果我们不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你走得再快,不仅不会达到成才的目标,反而有可能背道而驰。至于“班门弄斧”是说一个人本事不大,却在行家面前卖弄,这固然不好。但是,一个人如果不是出于“狂妄”而敢在行家面前表现一下,也可取长补短,有所提高。这种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实际上正是一种勇于进取的精神,刚才这个问题,是从顺向角度考虑的,那些不自量力,狂妄自大者,是要否定的;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敢到班门前去弄斧,不仅不利于取长补短,而且丧失了一种锐气,这样一来,一个人固然难以成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必将停滞不前,最终将走向末路。这两个题目,我们换了一个角度,从反意上一思考,就产生了全新的命意,令人耳目一新。由此我们的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当我们看到事物的另一方面时,不要忽视了原有的一面性,即辨证性。只有辨证地去思考,才能完整地认识事物,逆向才不至于走向偏颇。我们求异的目的是要针对现实,有感而发,不是为了求异而求异。我们要正视“反其意”题材的积累与运用,仔细体味其出奇制胜,使人耳目一新的特殊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