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为何不能写成“题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561146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纲”为何不能写成“题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提纲”为何不能写成“题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提纲”为何不能写成“题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提纲”为何不能写成“题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提纲”为何不能写成“题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纲”为何不能写成“题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纲”为何不能写成“题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提纲”为何不能写成“题纲” 读者章先生给我们打电话说,他一直以为“提纲”应该写成“题纲”,劝主题的纲要”之义,直到最近才知道“题纲”是错误的写法,但是他不明白“题纲”错在哪了。 要解决“提纲”和“题纲”之争,就必须研究一下这两个词的本义。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是“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很多工具书上都把“提网的总绳”作为“纲”的本义,从此引申出我们常用的比喻义“事物最重要的部分”,比如常说的“纲领、大纲”等等,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纲”的意思已经明了,那么“题”和“提”又分别指什么呢。如果照章先生理解,“题”就是主题,“题纲”就是“主题大纲”,看似可行

2、,但缺乏理据,因为汉语中很多词都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的,“提纲”也是其中之一。在韩非子中有这么一句话:“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宋史中说:“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后人从这些古语中提炼出了一个成语提纲挈领。所谓“提纲”最初的意思就是指“收网的时候直接提起网的总绳,而不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因为那样根本就捕不到鱼。”而“挈领”就是指“拿衣服的时候提起衣服的领子”,用这两件事比喻做事抓住了要害,找到了重点。“提纲挈领”一词,常常被省略为“提纲”,所以说,“提纲”本来表示一个动作,是一个动词词组,但是现在它更多地被用作了名词,变成了“(写作、发言、学习、研究、讨论等)内容的要点”,这

3、就是活用了“提纲”的比喻义,我们在写作、发言时的提纲不就是整个稿件的“总绳”吗。 附带讲一点,“纲”是“网的总绳”,“目”就是“网眼”,知道了这个,“纲举目张”的意思就是“提起网的总绳,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文章条理分明,或做事抓住主要的环节,带动次要的环节。而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的含义也就容易理解了。 晨报记者韩珂 附: (一)提纲的含义 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 提纲使用于汇报工作、传达会议精神和讲话发言。因为有些情况、材料很繁杂,又很具体,而且本人对它也特别熟悉,这些具体材料都装在脑海里,用不着一一写

4、出来,只需把纲目列出,就可把有关材料串联起来。提纲在工作中运用比较普遍,特别是在现在,人们都很繁忙,有时写材料,不把全文写出来,只写一个大体纲要,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二)提纲的主要特点和类型 提纲的主要特点有二:第一,纲要性。所谓纲要性,即把汇报、传达和发言的纲目、要点,提纲挈领地写出来,不把全文一字不漏地写到材料中去,因此,在写作中应突出“纲目”和“要点”这四个字。第二,条理性。所谓条理性,是说这种文字材料应该条理特别清楚,共有几个大问题,每个问题之下分几小点,一目了然,眉目清楚,否则,就失去了写提纲的作用。提纲,从用途着眼,可分为以下四种: 1)汇报提纲。这是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工作时使用

5、的一种,汇报人按照提纲中的纲目,加上脑海中记忆的具体材料,向领导人进行口头汇报。 2)传达提纲。这是开完大中型的重要会议,向领导、同级或下级传达会议精神时所使用的一种。 3)讲话提纲。这是在会议上讲话时,为了条理清晰,避免忘记,预先把所要讲的问题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的一种。 4)写作提纲。这是进行写作之前,把文章的主要纲目,有的还把重要材料,挈领式地写出来的一种文字材料。 (三)提纲的基本格式 提纲的基本格式有标题、前言、主体和结语。只是标题比常用公文自由、灵活、随便一些。主体也因提纲不同,有些差异,结语可长可短。下面对种类提纲的格式作一简单介绍。 1)汇报提纲。标题常写关于xxx工作的汇报提纲

6、。有时也可采用正副标题法,正标题用文章标题,或阐发意义,或突出作用,然后用副标题加以补充、限制,如关于xxx问题(工作)的汇报提纲。 主体,一般写基本情况,经验体会、问题教训和今后打算。它同工作总结的基本内容大体一致。 结语,一般写请领导批语批示之类。 2)传达提纲。标题写关于xx会议的传达提纲。主体写会议概况、会议的基本精神、会议的典型经验、会议解决的问题、贯彻会议精神的意见。如果没有介绍典型经验,可以不写。结语,写明“以上是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如果同会议精神不符,本人负责”,或者写“以上是会议的基本精神,不确切的地方,以会议文件为准”之类的话。 3)讲话提纲。标题写在xxx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7、或拟定文章式标题。正文写讲话的开头语,然后把所讲的主要内容,用大小标题的形式列出,或者把主要内容写出来,最后写结束语。 讲话提纲的写作可繁可简。最简单的提纲只有几十个字或几百个字,甚至只用一张纸片或烟盒纸就能写下:有的讲话提纲长达数各字,甚至上万字。这可以根据每一个讲话者的实际情况、习惯爱好而定。总之,它没有死的规定,约束性很小。 第二篇。小学生为何不能留级(范文)小学生为何不能留级。 小学生为何不能留级。 近日,与中小学的教师闲聊时,知道一些省份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能留级。在网上查了一下,也发现了类似的反映: “我的孩子在上小学三年级,学习非常吃力,老是不及格,其实在二年级就感觉跟不上

8、,老师也说孩子的心理年龄偏小。现在孩子很怕上学,老是被批评,心理压力大,我很希望能让孩子留一级,可是学校就是不同意。其实我认为对成绩差而又不笨的学生留级是必要的,没有一个好的基础,对下一阶段的学习就会丧失信心,失去兴趣,进而混世度日,成绩越来越差。想问教育局:这样让孩子活受罪,为什么不能给留级。” “我是福建的一名小学教师,每学年初注册时总会遇到这种问题,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家长希望能让学生留级,可我们的校领导总是说现在要保证升学率,学生不能留级。我一直想不通,现在教育为什么不让学生留级,想当初我们念书时都把升级看成是一种荣誉,而现在升级却成了理所当然。学生留级成了难事,需要跑关系走后门,更有

9、的是挖空心思的给学生留级。每个学生都能升级,真的是质量的体现吗。难道让那些想学习要学习的后进生留级,会给我们的教育拉后腿吗。” 对于学生为何不准留级,某一官方的答复是。“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规定明确了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不留级制度。小学毕业班的所有学生,不论是否达到毕业程度均升入初中。学生毕业成绩有不及格者,准予补考。” 看来,不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留级是真,家长和教师对这一规定存在抱怨也是真。我不知道为何教育管理部门为何出台不准留级的规定,大致地推断:可能与中考和高考有关。因为初二或高二留一级,将有利于学生的中考或高考。如果学生都想在这一阶段留级,可能给教育管理带来麻烦。 如果真地出于

10、这一理由,本人认为就有些矫枉过正乃至荒诞了。 学生的智力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等速发展的。有些学生的智力发展快,有些学生的智力发展慢,所以有“天才早慧”和“大器晚成”之说。从整体上看,在每一年龄阶段,学生的智力大致都遵循正态分布的原则。发展得好一些的,智力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平均水平,这叫超常儿童;发展得差一点的,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年龄段的平均水平,这叫低常儿童。传统的智力测验,就是依据这一原则来计算智商的。 20世纪70年代以后,心理学家日益注意到传统智商概念的局限它不能有效地预测一个人的后天发展。例如,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校读书期间测得的智商只有95,可他竟做了两届总统。于是新的智力理论纷

11、纷出现,这包括:帕金斯的真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梅耶的情绪智力理论等。在这些智力理论中,共同的思想是:智力有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经验和自我反思三个成分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的智力成分在一个人的成就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后天获得的经验、自我反思能力将最终决定一个人是否取得成功;由于遗传的智力不受教育影响,因此学校教育的可为之处是培养学生的经验智力,发展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由于遗传的智力成分发展有快慢,经验的增加和自我反思能力的发展也有快慢,这三者共同作用,就导致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有快慢,成绩有高低。如果强行让学习慢的学生与同学们“齐步走”,不仅会导致他跟不

12、上,也会损害他的“机体”学习自信心;反之,如果在他吃累的时候让他休息一下留级,就可能很好地促进他的发展。 殊不知,两次当选英国首相、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丘吉尔,曾在6年级留级,也正是因为无资格学习拉丁文而被迫重复学习了几遍普通英文,最终奠定了良好的言语基础。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申请苏黎士技术学院时被拒绝,不得不“复读”,也并未影响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学生在校学习速度慢、成绩比较低,并不意味着他永远掉队,永远达不到成功的彼岸。当大家朝着同样的目标前进时,学习慢的学生无非晚到一点;当大家朝着不同的目标迈进时,决定谁最终到达目标的根本因素不是速度,而是持之以恒的积累和反思。 给那

13、些走的慢的同学一个留级的机会吧。 第三篇:肝功能检查为何不能吃饭检查肝功能为何不能吃东西 我们知道,检查肝功能的意义重大,它可以判断肝脏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及早康复。故而,为确保检测的准确性,我们在检查肝功能前要保持空腹,不能吃东西,不能运动,不能熬夜等。但是很多人不理解检查肝功能为何不能吃东西。 检查肝功能为何不能吃东西。安徽省武警总队医院肝病治疗中心的专家指出,检查肝功能前吃东西是会影响检测结果的。这是因为正常人血液内含有一定量大分子的和球蛋白,可与某些化学试剂结合而沉淀,而小分子的白蛋白和1-球蛋白,则可防止沉淀的产生。而进食后血清中成分发生了改变,加入化学试剂后,即

14、使正常人的血清也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沉淀,进而影响肝功能检查的准确性。 由此可见,检查肝功能是不能吃东西的。所以在此建议患者检查肝功能前要保持八个小时的空腹,另外肝功能检查前几天不要饮酒,饮食注意一下,尽量清淡,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多注意休息,睡眠时间要保证在8小时左右,另外检查的时间最好是在上午9-11点左右,而且,一定要选择专业正规医院。 第四篇:中国企业品牌为何不能长久中国企业品牌为何不能长久 寇北辰 中国企业从诞生到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曾经产生过很多辉煌,曾经制造过很多神话。然而,在今天的经济舞台上,很少能看到那些老面孔,活跃着的总是新企业。这可以从1995年以来历届央视广告招标大战中

15、的“标王”沉浮记录中窥得一斑,它们几乎都成了中国的品牌,然而这些企业中却很少有持续至今而不衰的。孔府宴酒命运多舛,最终被零价转让给山东联大集团;秦池至今只能维持生产;爱多vcd来去匆匆,被汕头南安拍下;步步高vcd由于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广告策略改变为“能够不投尽量不投”;娃哈哈虽然经历了收购事件,但能多元化发展并获得成功是难能可贵的;熊猫手机最终掉进了债务的无底洞;蒙牛和伊利都是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同样都没有逃脱三聚氰胺的检验。 上述企业或先成为品牌,后成为“标王”,或先成为“标王”,后变成品牌,但大多数都避免不了种种与“品牌”称号不匹配的举动或结局,导致品牌不能持续发展。为什么中国企业品牌不能持续。为什么中国品牌长期缺席全球百强。 回答这个问题也容易。打个比喻,一个看起来美丽端庄的女子也许能博得人一时的好感,若说出话来脏话满口,做起事来不懂规矩,就会令人厌烦,什么原因呢。徒有外表,没有内涵。再举个例子。乾坤柱造型奇特,仿若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于张家界,有顶天立地之势,故名“乾坤柱”,这是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景色,所以是景区的“品牌”。若真的更名为“哈利路亚山”,这种没有内涵的“营销”,相信很快就随着阿凡达热潮的回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