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560746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个超级经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案例【案例1】某厂产品声称执行国家标准,标准规定:“产品的检测温度为25士1,湿度60%.但是审核时发现检验室并没有温湿度控制手段.审核员问:“温湿度如何控制?”检验员说:“上次审核时已给我们开出了不合格项,由于考虑到资金紧张,而且同行业其他厂对该产品的检测也不考虑温湿度的影响,另外该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我们可以参照执行,进行一些改动,因此决定将该条件删除。检验员出示了厂经理办公会的决定,取消对温湿度的要求。在销售科,审核员看到与顾客签定的销售合同上,填写的产品执行标准仍然是该国家标准。案例分析:国家标准有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对于推荐性标准,是建议企业采用,没有强

2、制要求.但是如果企业对外声称是执行的GB/TXXXX,则该标准对于企业就是强制性的了,即要求企业百分之百执行该标准,否则不能声称执行此标准。当然,可以说是“参照执行GB/TXXXX标准。”本案违反了标准“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案例2】某乡办企业承接开关厂开关柜箱体的焊接加工,审核员发现焊点间距分布不均匀,问工人:“工艺指导书对于焊点间距有没有规定?”焊工回答:“工艺没有规定,我们都是很熟练的焊工,凭经验就知道应该掌握的焊接间距.审核员在查看焊接工艺时看到对于箱体每边有焊接点数的规定,但没有间距要求。但是在检验科查阅焊接

3、检验规程时看到规定:“焊点应该分布均匀,两点之间距离应为10cm土2cm。”上述两份文件均由总工程师批准。案例分析:本案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检验规程对焊接的要求不同,说明文件之间没有协调一致,违反了标准“4。2。3文件控制的“)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这种情况在审核中经常发现,原因在于领导在审批文件时,只是履行形式,没有认真地把文件审查一遍,以便将不合理或矛盾的地方排除.【案例3】审核组在审核某铸造厂时,在稀土铁硅合金熔炼车间的检验记录中看到,记录的“出炉温度”栏内填写的都是1100。现场操作没有看到测温仪表,审核员问:“对于温度你们是怎么检测的?”检验员说:“应该用红外测

4、温仪,但是我们觉得温度测的不准,因此我们的记录是凭经验写的。”审核员要求出示测温仪的校准记录,检验员由办公室取来检定证书,证书表明该仪器是上个月刚刚送到区计量检定所校准完毕,结论是“合格”。审核员问检验员:“你们使用红外测温仪多长时间了?”检验员不好意思地说:“也就这次为了认证才买的,大家使用不习惯,就没有用。”审核员进一步查看熔炼检验规程,上面规定:“使用测温仪检测温度,应在熔炼温度达到1100ordm;C时出炉。”案例分析:既然测温仪是刚刚校准完毕,说明仪器是好的,检验员不使用仪器测温,违反了熔炼检验规程的规定,是检验的有章不循。违反了标准“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

5、所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检验记录上的记录栏“出炉温度”与熔炼检验规程所说的“熔炼温度”不同,文件矛盾,这违反了标准“423文件控制”的“)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案例4】某建筑装饰构件公司对外承接楼宇室外的装修设计和饰品加工任务,在设计室审核员看到员工们正在使用CAD软件进行装修效果图的设计.设计室内有工作电脑十余台。审核员问工作人员:“你们公司有多少台电脑?”工作人员回答:“有30多台吧”。审核员:“全公司都哪些部门使用电脑?工作人员回答:“技术档案、财务、销售、车间统计、工艺等部门都有电脑.我们正在计划建立公司内部的局域网,以便实现管理的自动

6、化。”审核员:“你们经常上网吗?”工作人员:“各科室都有人上网.审核员:“你们公司对电脑有没有主管部门?对于电脑的使用,例如上网下载文件、查杀病毒等有什么规定没有?”工作人员回答:“我们公司没有电脑主管部门,好在大家对电脑都很熟悉,有了病毒一般自己都能解决。”在销售科,审核员发现由于电脑感染了病毒,电脑里的客户档案丢失,销售员正在为此而大伤脑筋.案例分析:电脑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前一段时间中美之间爆发的“黑客大战”也暴露了我国许多企业对电脑防病毒的意识太差。凡是使用电脑进行工作的组织,尤其是经常需要上网的部rl,应该对电脑的使用管理起来.首先要确定电脑的主管部门,制定严格的规

7、章制度,对于电脑的使用,包括上网、查杀病毒、文件下载、文件备份、外来软件的使用、电脑中文件的编码、检索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并由主管部门定期检查。电脑的管理属于“基础设施”的控制,也属于“文件控制”,因为电脑中的数据都是文件.因此上例违反了标准“63基础设施”及“423文件控制的规定。【案例5】在机加工车间,审核员要求查看本月的检验记录,审核员在翻阅时询问检验员:“检验员在检验记录上签名表示什么?”检验员:“表明已完成检验工作.”但是审核员发现,检验记录上检验员签名已签到31号,而今天才20号。检验员说:“反正是我一个人检验,这样是为了方便,所以就提前签完名了。”案例分析:在检验记录上签名,表明检

8、验结果的负责人。当还没有进行检验时就把名字签上,这明显地违反了标准“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案例6】涂料厂进货检验规程规定应对每批采购的物资进行进货检验。审核员在质检科查阅进货检验记录发现,3月15日和3月20日两批进货的钛白粉,合在一起只提供了一份检验报告。检验员说:“这都是一个厂的产品,所以我们就出一份检验报告了。案例分析:这属于检验的有章不循,违反了标准“743采购产品的验证”的规定。【案例7】在采购部,审核组看到采购部工作手册中规定采购部质量目标的一个内容是:“采购物资合格率100。”审核员问采购部经理:“采购来的物资能保证都是100合格吗?”经理说:

9、“凡是不合格的物资我们都退货,所以进库物资可以保证100合格。”审核员问:“你们对于退货的情况有记录吗?”经理答:“没有记录。案例分析:既然不合格的物资都退货,当然进库的物资应是100合格了。这个目标定的意义不大。采购部可以把目标改为,例如“进货物资一次交验合格率98%”.采购部应该记录供方进货物资的一次交验结果,这实际上也是对供方的一次评价记录,每个月进行汇总分析,以便对供方合格率进行控制,作为对供方质量重新评价的依据。本案违反了标准“74l采购过程”的“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案例8】在某电热水器厂市场部审核员了解对于顾客满

10、意程度的调查情况。市场部经理很高兴地说:“我们两个月前刚刚进行了一次广泛的顾客满意程度调查,在销售我公司产品的商店发放满意程度调查表,由于我们人手不够,还请了一些学生来帮忙。”审核员问:“发放了多少份调查表,回收情况怎样?”经理:“大概发放了六、七百份,基本上都回收了。”边说边叫小王把调查表拿来。小工拿来一大擦已回收的调查表.审核员查看了调查表的内容,上面罗列了很多问题请顾客回答,例如“您对我公司产品质量是否满意?”、“您对我公司产品售后服务是否满意?”、“您对我公司产品有何改进的建议?等等。在翻看调查表时,审核员发现有三份调查表中,顾客反映产品外观电镀层有脱落现象,虽然不是关键部位,但是很影

11、响美观;另外还有顾客反映热水出水口有发生漏水的现象。审核员问:“对于这些调查表是否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问题你们如何处理的?”经理:“最近由于工作忙,又赶上旺季,因此还没来得及处理.”市场部的质量目标规定:“对于顾客反映的问题,根据情况,最晚应在两周内给予答复。”案例分析:两个月前进行的顾客满意程度调查,到现在还没有统计分析,这失去了调查的意义。不能光收集数据而不分析,这违反了标准“84数据分析”的“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违反了“82l顾客满意”的规定。审核员看到的三份调查表反映的顾客抱怨,工厂没有按照市场部质量目标的规定执行,违反了标准“

12、852纠正措施”的“组织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及“a)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案例9】某乡镇润滑油厂希望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于是请来咨询公司进行现场了解情况。在车间咨询师看到一个大的搅拌罐,下面用煤火加热。车间主任介绍说,这个罐里放的是基础油,我们加人添加剂,边加热边搅拌。咨询师问:“为什么不用蒸汽或电加热,而用明火?”车间主任说:“由于我们目前资金紧张,因此只好用煤火代替蒸汽加热。好在我们一直很注意安全,因此没发生过问题。”咨询师说:“这样做是明显违反安全规定的,应对设备进行更改。这时厂长插话说:“别的公司也是这么做的,听说也通过了认证.”案例分析:用

13、煤火加热油罐,明显地违反了安全操作的规定.如果企业不改变这种做法,说明在基础设施方面资源配置不足,没有满足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本案违反了标准“63基础设施的“b)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的规定。【案例10】在某建筑公司业务部进行审核时,审核员查阅公司承担的当地乡政府办公楼建设开工的有关文件。结果发现该项目的中标日期是5月3日,而工地开工时期却是4月1日,公司与甲方签定的施工合同为4月20日.审核员问业务部经理:“这是怎么回事?”经理笑着回答:“这种事儿谁都明白,招标只是个虚的。跟当地乡政府搞好关系,施工许可证还没发下来就进驻工地了,其他手续都是后补的。”按照国家规定:建筑业必须实行招投标制度,

14、实行公平竞争。案例分析:这种现象在实际中常有看到,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角度来看,公司这样做明显地违反了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也说明在公司有关的人员中关于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意识太差。本案违反了标准“51管理承诺”的“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的规定。【案例11】在某试剂厂质控室,审核员看到有一台从德国进口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审核员问室主任:“这台仪器你们如何校准?”主任回答:“技术监督局的人说他们不能校准,还想派人到我们这里来学习如何使用呢.”审核员说:“难道你们自己就没办法校准了吗?”主任想了一会儿说:“我们每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比对,他们提供标准物,我们进行

15、测试,然后把我们的结果与靶值比较,结果都很满意,这算不算校准呢?”并出示了今年3月份比对结果的结论。审核员:“这当然是校准。你们公司有几台这样的仪器?”主任:“在开发部还有一台.”审核员:“他们也参加比对吗?主任:“他们没有参加比对。审核员:“你们与他们进行过比对吗?主任:“正式的比对试验没做过。”案例分析:质控室的生化自动分析仪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进行比对,这种校准方法是可行的。由临检中心发放标准物到各实验室,大家独立测量,评估各实验室测量值与所设靶值之间的偏差。这样可以考察各实验室的设备、人员、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对检测的影响。这种校准的方法称为“MAP”(“计量保证方案).在本例中,质控室还应编制校准规程,按照规程与开发部的自动分析仪进行比对,这样就完成了对检测仪器的校准工作。质控室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违反了标准“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的“a)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案例12】审核员在某化工厂硅酸钠生产车间,看到由销售部发来的4月15日出口韩国产品的生产计划上面产品的参数名称均写的是英文。审核员问车间主任:“你们懂得英文吗?”主任:“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