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迁改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555811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电迁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电迁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电迁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电迁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电迁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电迁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电迁改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电迁改方案迁改工程迁改整体原则三电迁改工作的整体原则是:经济合理、技 术可行、安全可靠。具体实施时应做到:现场调查,优化方案; 充分准备、超前安排;精心组织,确保进度;作 好协调,迁改到位;优质高效,服务全程。以设计文件为准则,严格依据设计标准施工。 积极与建设单位、产权单位、当地政府等相 关部门联系,搞好迁改施工的协调配合。理顺进度与质量、进度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协调统一,确保迁改工程质量、进度、安 全目标的实现。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责任中心的安全保证体 系,推行安全标准工地建设,保证施工全过程的 安全。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现代化科技为手段, 合理组织,抓住重点地段的迁改及施工中的控制

2、项目,超前安排,确保主体工程顺利实施。强化内部管理,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功 效;积极主动地与产权单位谈判协商,设计最佳迁 改方案,降低成本。三电迁改工作共分为五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进行现场调查,落实产权单位,掌握 既有被迁改线路状况、产权单位执行的技术标 准、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范围、步骤、方法等 基本情况。第二步会同产权单位、主体施工单位就每一 条需迁改线路,协商并落实具体迁改方案、迁改 费用及其它事项。第三步也是具体实施阶段,严格执行双方协 定的安全、质量、技术、工期、环保等标准,确 保一次成优。第四步为自检验收阶段,对迁改完的项目, 由项目经理部组织产权单位、主体工程施工单位 及其它有

3、关单位按照预定方案和技术标准进行 现场验收,确保满足各方面的要求。第五步清理和恢复施工现场,对施工前移开 的草皮或其他植被恢复原地。重点地段的迁改工作能否及时到位,直接影 响到整体建设速度,因此加强重点地段的领导工 作,实行项目经理部主要领导包段、包项目负责 制,是顺利开展重点地段迁改工作的关键。重点突出,统筹规划,对于已经影响施工的迁改项目,需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以保证主题 工程顺利施工。迁改工程施工方案 一、迁改施工总体方案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施 工队伍、施工机械和试验检测设备快速进场,技 术人员组织现场调查,掌握铁路走向,了解通信、 电力、管线等迁改对象的位置、既有技术状

4、况、 产权管理单位、技术标准、地质资料等。根据现 场调查资料,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包括 不良地质拟采取的技术措施、施工便道的确定、 施工用水电的供应方案等。根据调查资料,统计 工程所需材料,并按照迁改项目实施进度,编制 分阶段材料供应计划。掌握线下单位施工进度安 排和总工期要求,全面熟悉设计资料和行业规范 规程等,制定初步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准V征I求站丨丨确定技与产工程造价与产权单位签订施工方法、技术及C 蘆济技术比较后,设 报送监理工程师或建I 迁改项迁改工作流程图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质量、环保、迁改标准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能力和环保意 识。二、通讯迁改施工方案1、与铁路交叉光

5、缆、电缆迁改方案对于从铁路上方跨越交叉的光(电)缆线路,采 用从入地且用钢管防护穿越铁路的迁改方案,在 对应地点的路基施工时应同时在铁路路基1.5米以下预埋钢管,从钢管中通过,在两侧终端杆引 上,与原线路连接,两侧终端杆必须立于铁路用 地界以外并满足与最近股道中心距离不小于 1.5倍的杆高长度。=j对从铁路上方跨越的通信、广播明线(含站内 广播)按电气化铁路要求,明线改为电缆,在对 应地点的路基施工时应同时在铁路路基 1.5米以 下预埋钢管,从钢管中通过,两侧的终端杆必须 立于征地界以外并满足与最近股道中心距离不 小于1.5倍的杆高长度,在终端杆上将电缆和明 线用“三圈一器”(阻抗匹配线圈、排

6、流线圈、 纵向扼流线圈和保安器)连接好,同时做好防雷 接地措施;对于穿越铁路的地埋光、电缆,在路 基施工前即须做好钢管防护,并在路基两端设标 识桩。光、电缆的接续施工顺序及要求与长途光缆 的施工方案相同。2、平行与铁路的通讯线路迁改方案对于在铁路地界范围内与铁路平行的通信线 路,需在考虑电气化铁路防护技术要求的技术指 标下,经过进一步计算后视当地的地形地貌等具 体情况确定迁改方案,有条件的地段以远迁为 主,条件不具备的地段拟采用明线改电缆,架空 市话电缆改埋设屏蔽效果好的电缆。平行铁路的通信线路根据大地导电率、接近 铁路的距离和线路平行铁路的长度计算是否受 电气化铁路的电磁干扰,受电气化铁路的

7、电磁干 扰的通信线路计算出远迁的具体位置,根据现场 调查结果,认真做好通信迁改设计。3、地下直埋光缆迁改方案地下直埋光缆多为各网络运营商的干线传输 线路,其迁改方案为:首先应与产权单位取得联系,在获得产权单位提供的地埋线路施工图后,依据图示线路走 向,进行人工探挖,以明确线路准确走向,确定 新线路走向及新旧线路接头位置。接下来,应在在新径路上挖沟、敷设光缆, 使新设光缆与既有光缆接头重合,一切准备工作 就绪后,与产权单位联系要点准备切割。割接前在传输站与产权单位维护人员一起对 既有光缆的状况进行测试确认,确认良好后,准 备开始割接。割接顺序为先干线光纤后本地网光 纤。对不能停止业务的光纤应先对

8、备用光纤进行 割接、测试,确认良好后,将所有业务全部倒换 到备用光纤上,割接主用光纤,全部割接、测试 结束,经产权单位监控中心测试无误后,再将业 务倒回到主用光线上。4、通信基站迁改方案通过现场调查,核实通信基站铁塔设备情况。 通过和产权单位、设计单位协调联络调查,做好 新的铁塔的选址工作,新的铁塔应事先放置好网 线,为确保搬迁到新地址后所有网络辐射设备能 够正常运行。协调业务负责人熟悉业务启停及配 置操作,线路运营商负责线路割接。并做好过程 配合工作。根据设计确定铁塔结构类型。一般通信塔采 用自立式高耸结构,根据其构件截面形式可分为 四柱角钢塔、三管塔和单管塔。(1)一般情况下,角钢塔宜采用

9、水平截面为正方形、外轮廓线形状为近似抛物线的折线型; 受建筑场地限制的,其水平截面亦可采用矩形 角钢塔的根开尺寸不宜小于塔高的 1/8。(2)钢管塔和钢管组合塔宜采用三边形或四 边形,其根开尺寸不宜小于塔高的 1/25。(3)单管塔一般采用热轧无缝钢管或者自动 卷焊钢管制作,外观向上呈圆锥形,其高度宜控 制在50米以下。(4)在风荷载为主的荷载标准组合条件下, 角钢塔和钢管塔的顶部水平位移不得大于塔高 的1/75,单管塔的顶部水平位移不得大于塔高的 1/40。(5)因受场地条件限制或者有其实际使用过 程他特殊要求的,外形和构造不受上述限制,但 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规程。铁塔的施工方案:

10、|=j l = = l(1)塔的设计与施工,应密切配合通信工艺, 满足其要求。在确定塔桅高度、平台数量、天线 的规格、数量、方向,馈线的走向等的同时,应 充分考虑扩容的可能性和便利(2)铁塔宜在挂置天线的高度处设置维护平 台,平台宽度应考虑天线的间距要求,且净宽不 宜小于600mm,平台应设高为1.1m的栏杆;围 栏要求牢固、可靠,用符合规格的角钢制作围栏, 且角钢彼此之间连接牢固。(3)天线支架伸出平台边不宜大于800mm,超过800mm时宜把天线支架设计成可伸缩的活 动型。(4 )钢塔上宜设置通向塔顶的攀登设施(固定 爬梯、爬钉),并应考虑必要的安全防护;攀登 设施的步距宜为200400m

11、m,爬梯宽度不小于 600mm,爬钉长度应不小于110mm。爬梯护栏 要安装完整,除平台及塔段接头处外中间不允许 有空缺;钢管塔爬梯无护栏的要安装钢绞线供系 安全带用。爬梯下端应与室外水平走线架在一个 平面。(5)钢塔上应设置面向机房的馈线走线架, 并从机房至塔顶天线处,馈线架的横撑间距为 8001500mm o(6)钢塔应有完善的防直击雷及二次感应雷 装置,壁雷带的引接必须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 避雷针和馈线可采取塔体作为接地导体,在塔脚 处引镀薪扁铁至铁塔地网,现场焊接处应有可靠 的防锈防腐措施。(7)防雷接地系统包括避雷针、地排、接地 网等安装要符合信息产业部通信局(站)防雷 与接地工程设

12、计规范YD 5098-2005,接地电阻 小于10欧姆或保证足够的地网面积。三、电力迁改施工方案1、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与高速铁路铁路交叉 跨越时采用电力电缆穿保护管(热镀锌直缝钢 管)用地埋方式过轨。电力线路迁改采用电缆方 式过轨时,应满足下列要求:电缆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铜芯电力电缆。电缆截面应留有发展裕量或符合当地电 网发展要求。电缆过轨应穿管保护,为便于维修和事故抢 修,减少其对路基的影响,每处穿管采用两根钢 管保护管(一根穿缆,一根备用),并在保护管两端、铁路用地界外各设电缆井一处。保护管采 用热镀锌直缝钢管,内径应不小于管内电缆外径 的1.5倍,管壁厚

13、度N4mm,路基以下不应设置 电缆接头。过轨钢管敷设长度超过40m时,钢 管应做防涡流处理(顺钢管开槽)。穿越旱桥时可 在桥下釆用直埋。路基下钢管埋深距路基底面不得小于10m (或按路基专业要求),若需同时穿越排水沟, 其埋深不得小于沟底面05m;路基外电缆直埋 部分其电缆外皮距地面的深度:一般地段不得小 于07m,耕地不得小于10m。城市道路边的电 缆径路和敷设方式应符合规划部门要求。电缆从 高挡墙上引下及从电杆引下入地(地下0.3m至 地上2.0m范围)处应加热镀锌直缝钢管保护。 直埋电缆的上、下面应铺垫不少于100mm厚的 砂或软土,并加盖混凝土板或砖,覆盖宽度应超 出电缆两侧各50mm

14、 o保护管延长不得小于线路中心外50m,有排水沟时应延至沟边外大于 20 m 处;当同时需 穿越有机械车辆通过的道路时应延至道路外侧 大于3.0 m。电缆应预留一定的裕量,两个端头 处预留一定的备用电缆。在电缆穿过铁路的地点(用地界外)应埋设电缆标识桩,电缆终端杆上金具应全部更换,并 加装拉线,电杆应直立,电缆引下部分及钢管应 在电杆上固定牢固。城市道路边的电缆径路和敷设方式应符合 规划部门要求。2、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与铁路交叉跨越,按 架空升高方案拆迁;影响主体工程施工、与电气 化铁路安全距离不够的平行电力线路均应进行 平移迁改。110kV以上电力架空线路采用改铁塔

15、升高 的施工方案。针对高压、超高压架空线路停电时 间有限,迁改投资额大,迁改难度大、周期长的 特点,首先进行新建铁塔及跨越铁路档线路的施 工,然后将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接火,最后拆除 多余的既有线路。这种方法,大部分的作业无须 停电进行,缩短了停电作业时间,但跨越铁路的 加高塔需采用耐张塔,同时为避免由于跨越铁路 的铁塔升高引起与其相邻的直线杆上的绝缘子倒挂而产生上拔,两座耐张塔两端的直线杆根据 需要可相应改为铁塔升高。3、电力线路平移方案平行接近铁路的电力线路均作外移,平行外 移的电力线路,原则上按原线路标准根据地形地 貌采用架空方式进行迁改,无径路条件时可采用 电缆方式进行迁改。=1平移的电力线路选择新的路径方案时,应经 济合理,尽可能控制电力线路的长度。如平移电 力线路长度有所增加,电压损失增大,可考虑加 大一级导线截面。杆(或塔)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或 铁塔),金具采用热镀锌铁横担;导线采用LGJ 型钢芯铝绞线。4、电力线路迁改完毕后,既有的电线路应 及时拆除,电杆拔除后的洞穴及时回填夯实,以 确保安全。5、迁改技术要求根据现行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3-87)、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 (SDJ206-87)、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 计技术规程( DL/T5092-1999)、66kV 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