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与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554691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生理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生理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生理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生理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与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A. 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C. 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 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 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 前馈控制系统E.自主神经系统与反馈相比,前馈控制的特点是A快速生效B.产生震荡 C.无预见性 D适应性差E.不会失误下列哪种脂质成分几乎全部分布在细胞膜内侧,并与第二信使DG和IP3的产生 有关?A磷脂

2、酰肌醇B.磷脂酰胆碱C. 磷脂酰乙醇胺 D.磷脂酰丝氨酸E.鞘脂细胞膜内、外Na+和K+不均匀分布的原因是A. 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较大B.膜在兴奋时对Na十通透性较大C. Na+和K+跨膜易化扩散的结果D. Na+ -Ca2+跨膜交换的结果E膜上Na+泵的活动 下列有关平滑肌收缩机制的各个环节中哪一环节与骨骼肌收缩相类似?A.钙-钙调蛋白复合物的形成B.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激活C. 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D.横桥与细肌丝肌动蛋白结合E.肌球蛋白轻链脱磷酸,粗细肌丝解离生理情况下,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几乎都属于A.等张收缩B.等长收缩C.单收缩D.不完全强直收缩E.完全强直收缩引发微终板电位的原

3、因是A. 神经末梢连续兴奋B.神经末梢一次兴奋C. 几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D.一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E自发释放的一个ACh分子 局部反应的时间总和是指A同一部位连续的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B. 同一部位连续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C.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D.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E. 同一部位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 神经细胞在一次兴奋后,阈值最低的时期是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兴奋性恢复正常后神经细胞在兴奋过程中,Na+内流和K+外流的量决定于A.各自平衡电位B.细胞的阈电位CN

4、a+ - K+泵的活动程度D. 绝对不应期长短E.刺激的强度骨骼肌终板膜上ACh受体阳离子通道与ACh结合而使Na+内流远大于K+外流, 是因为A. ACh受体阳离子通道对Na+通透性远大于K+B. 细胞膜两侧Na+浓度差远大于K+浓度差C. Na+的电化学驱动力远大于K+的电化学驱动力D. Na+平衡电位距离静息电位较近E. K+平衡电位距离静息电位较远 完全由膜固有电学性质决定而非离子通道激活所引起的电活动是A. 动作电位B.局部反应C.终板电位D电紧张电位E.突触后电位下列哪种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无饱和现象A.原发性主动转运B.受体介导入胞C.单纯扩散D.易化扩散E. Na+ - Ca2+

5、交换0. 9% NaCI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对人细胞内液来说A.两者都是等渗液B.两者都是咼渗液C.两者都是低渗液D. 前者都是低渗液,后者是高渗液E前者都是等渗液,后者是高渗液 决定血浆pH的主要缓冲对是A. K2HP04/KH2POQB. KHC03/H2CO3C.Na2HP04/NaH2P04D. NaHC03/H2C03E.蛋白质钠盐/蛋白质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其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将A.增快B.减慢 C.正常D.先增快后减慢E.先减慢后增快胃大部分切除后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下列哪种物质吸收障碍所致?A.蛋白质B.叶酸 C维生素B12 D.脂肪

6、E.铁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A. TXA2B. PGG2 C. PGH2D. PGI2 E.凝血酶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A.静息电位的水平B. 0期去极化的速率C.平台期的长短D.超射值的大小E.动作电位时程长短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 0期去极化的速度B.超射值的大小C.平台期的长短D静息电位水平E.阈电位水平在心动周期中,下列哪一时期的心室内压最低A.等容舒张期末B快速充盈期末C.减慢充盈期末D.心房收缩期末E.等容收缩期末射血分数是指A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B.心输出量/体表面积C.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D.心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

7、容E.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体表面积心室功能曲线反映下列哪种关系A. 心率和心输出量B.心率和搏功C搏功和心室充盈压D.搏功和心输出量E. 心室充盈压和心率主动脉管壁硬化可使A. 收缩压降低B.舒张压升高C.弹性贮器作用增大D.脉搏波传播加快E心缩期主动脉内血流减慢右心衰竭时,发生组织水肿的原因是A.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D淋巴回流受阻E.毛细血管血压升高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去甲肾上腺素B乙酞胆碱 C.降钙素基因相关肽D.阿片肽E.谷氨酸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是A.减慢心率B.增加冠脉流量C. 降低平均动脉压D.重新分配各器官血流量E稳定快速波

8、动的血压从下蹲位突然站立而发生晕厥的原因是A.低垂部位静脉舒张B.血液发生倒流C. 贫血 D心率突然减慢E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降低急性失血时,血浆中最先升高的心血管活性物质是A血管升压素B.血管紧张素IIC.肾上腺素D. 乙酰胆碱E.醛固酮动脉血和静脉血氧含量差值最大的器官是A.脑B心脏 C肝脏 D.肾脏E.骨骼肌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最主要的因素是A.气体的溶解度B.气体的分压差C. 气体的分子量 D. 呼吸膜的通透性 E. 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氧解离曲线是表示下列哪种关系的曲线?A.Hb含量与氧解离量B. Hb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C. Hb 氧饱和度与 Hb 氧含量 D. Hb 浓度与 H

9、b 氧容量E. Hb 浓度与 Hb 氧含量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0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的A. 20 倍 B. 50 倍 C. 100 倍 D. 150 倍 E. 210倍以上 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因素是A. CO2B. O2C. H+ D. 2, 3-DPGE. CO唾液中除有唾液淀粉酶和舌酯酶外,还有A.蛋白水解酶B.凝乳酶C.溶菌酶 D.肽酶E.麦芽糖酶 切断胃迷走神经的传人纤维将导致A.降低假饲引起的胃液分泌B.降低蛋白质消化产物引起的胃液分泌C.降低扩张胃引起的酸分泌D.降低生长抑素的释放E. 增加组胺引起的酸分泌 食糜对肠粘膜的局部机械和化学性刺激引起小肠液分泌,其机制是通过A.壁内

10、神经丛局部反射B.神经-内分泌反射C. 迷走-迷走反射D.内脏大神经的兴奋性调节 E.刺激胃肠激素分泌胃酸缺乏者可产生A.促胃液素分泌减少B.胰液分泌增加C.胆汁分泌增加 D.贫血E.蛋 白质消化障碍体温调定点的高低主要决定于A.产热器官的功能状态B,散热器官的功能状态C. 外周温度感受器的工作特性 D. 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E.体温调整中枢的功能状态人体小汗腺分泌能力最强的部位是A.额部和腋窝B.躯干和四肢C.腋窝和外阴部D. 手背和足背E.手掌和足环 肾小管超滤液中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的部位是A.近端小管 B.髓拌降支 C.髓拌升支D.远端小管 E.集合管腰骶部脊髓受损时,排尿功能障碍表

11、现为A.尿失禁 B.尿频 C.尿储留 D.多尿 E.尿痛若减少K十的摄人量,则K+转运量发生改变的肾小管是A.近端小管B.髓拌降支细段C.髓拌升支细段D.髓拌升支粗段E.远端小管和集合管肾脏靠逆流倍增机制来浓缩尿的能力A.与髓拌的长度无关B.与肾髓质部血流速度无关C. 与髓拌肾小管液的流速无关 D. 取决于近端小管对水的通透性E. 取决于抗利尿激素的血浓度交感神经紧张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B.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C.滤过膜通透性降低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 囊内压升高 当某一恒定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其传入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频率会逐渐下 降的现象,称为感受器的A.

12、适应 B.传导阻滞 C.抑制 D.疲劳E.传导衰减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地成像于视网膜上B. 晶状体变凸使物像后移而成像于视网膜上C. 近点距离越近,眼的调节能力越差D. 人眼的调节主要靠双眼球会聚来实现E 眼视近物时晶状体形状的改变通过反射实现 下列哪种因素可引起青光眼?A.眼内压降低 B.眼球变形C.房水流失D.房水排出受阻 E.角膜曲度改变能引起耳蜗底部的基底膜产生最大振幅的是A.高强度声波B.低强度声波C.高频声波D.中频声波 E.低频声波半规管壶腹峪的适宜刺激是A.角加速运动B.角匀速运动C.直线加速运动D. 直线匀速运动E.不规则运动 神经

13、营养因子进入神经末梢的方式是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原发性主动转运D. 继发性主动转运E.受体介导式人胞神经末梢膜上哪一种离子通道的开放与递质的释放密切有关A. 电压门控 K+ 通道B. 电压门控 Na+ 通道C.电压门控Ca2+通道D. ACh门控阳离子通道E.化学门控Na+通道下列哪一种神经纤维属于胆碱能纤维?A.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B.所有副交感节后纤维C. 所有支配胰的交感节后纤维 D. 所有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E. 所有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脑内多巴胺最主要的产生部位是A.脊髓B.低位脑干C.中脑黑质 D.纹状体 E.边缘前脑AMPA受体激活时,允许通过突触后膜的离子是

14、A.Na+和Cl-,主要是Na+ B. K+和Cl- 主要是K+C.CL-和 Ca2,主要是 Cl-D.K+和 Ca2+,主要是 Ca2+E. Na+和K+,主要是Na+突触后抑制的形成是由于A.进人突触前末梢Ca2+量减少B.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量减少C.抑制一个兴奋性中间神经元D.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E. 突触后膜去极化程度减小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A. 轴突-树突式突触和轴突-胞体式突触的联合B. 轴突-胞体式突触和轴突-胞体式突触的联合C. 轴突-轴突式突触和轴突-胞体式突触的联合D. 轴突-树突式突触和轴突-树突式突触的联合E. 轴突-轴突式突触和轴突-轴突式突触的联合 截去猴的一个手指后,该被截手指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将A. 无任何变化,但从此被废用 B. 发生一定程度萎缩,功能丧失C.由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而取代D.被邻近手指代表区蔓延过来而占据E.转变为非特异感觉代表区以会聚学说和易化学说解释牵涉痛的主要依据是A. 病区与放射部位源于相同胚胎节段和皮节B. 体表局部麻醉不能取消剧烈的牵涉痛C. 体表局部麻醉可消除轻微的牵涉痛D. 脊髓后角存在调控痛觉传入的“闸门”E 感觉传人通路中存在辐散式和聚合式联系 下列关于小脑对肌紧张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 前叶蚓部具有易化肌紧张的作用B. 前叶两侧部具有抑制肌紧张的作用C. 易化区和抑制区在前叶均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