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548569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当前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前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我县山水园林化生态县建设目标的实现。我县是农业县份,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 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此,我们深入到伊汉通乡和农委、统计局两个部门进行调查,对制约我县农民增 收的主要因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一、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农民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农民负担大幅减轻,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但客观地讲,我县农民收入稳定性不强, 农民增收的变动性较大,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还很多,主要表现在:1、农民生产规模偏小,影响了农民增收。一是从单个农户看,全县绝大多数农户

2、每年种几亩地、养几头 猪,年年周而复始维持简单再生产,多年来,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当然难以增收;二是从全县看, 农产品不成规模,小而分散,经营粗放,提篮小卖,无大批量产品供应,无法形成规模效益。2、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全县共有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省级1家、市级7家。但目前的现 状是:第一,龙头企业规模小,影响力弱。有些企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规模小。基础弱,生产能力不 强,对产业基础的龙头牵动作用十分有限。第二,企业缺少具有丰富市场运营能力的人才。目前,农产品 的一些加工企业仍停留在不规范的、混乱的家族式管理方式上,束缚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侵蚀农

3、民收入。国家对农业的倾斜政策刺激和影响了农民的投资取向, 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投入呈现增长态势,这对农民生产投入受益率的提高势必产生不利影响,挤压了国 家政策给农民的好处。4、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难以扩大。虽然近年来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全县建 立了一些农产品产加销专业协会,产生了一批从事农产品运销的农村经纪人,对推动全县的农业产业化经 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数量少,大多数组织松散,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 收、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 不利于机械化生产作业,影响新技术、新成果的大面积推

4、广应用。5、农产品认证不规范。全县没有一个能够规范品牌的龙头企业,各类品牌认证随意性大,显得杂乱无章, 上级部门及消费者不认同,影响和制约了各类产品打出方正,走向全国。6、土地板结相当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近些年来为追求粮食产量,获得短期效益大量使用化学肥料, 造成土地板结,长此以往,土地弱化,粮食产量必然从高到低,产量下降影响粮食生产,危及国计民生。二、对策建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全局,以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目标,以 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稻米产业,优化农业结构,做精做活特色产业,调优品牌, 发展标准化生产,壮大龙头,推进产业化经营,建

5、立起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1、加快农村种养大户的发展步伐。生产规模偏小,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之一。要扩大再生产,不断扩 大种养规模,培植一大批养猪大户、养羊大户、养鱼大户、水果大户,使农民有一个稳定的增收基础。在 培植种养大户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要注意引导。要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规 划种植大户发展方向,二是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周转金,扶贫贴息贷款,农村小额 信用贷款扶持种养大户的发展,对年交税达到一定数额的种养大户,实行税收退还。2、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力度。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是项目支撑扩大 招商引资,打破部门界限、所有

6、制界限和区域界限,在更广阔的范围寻找发展空间和资源配置,对现有的 粮食加工企业要重视升级,扶持其延长加工链,生产加工终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引导龙头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合同契约型的订单农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租赁、托管等多种方式让农户获得更多的实惠。3、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去年和今年,国家为限制农资价格上涨,对化肥企业采取了一系列 优惠政策,但基本没有起到预期作用。通过行政性的方式限制农资涨价,不但难以真正奏效,而且不利于 从根本上提高农资的供给能力。要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加强监管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严厉打击 哄抬农资价格和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遏制

7、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农业生产资料。4、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一是相关政策,落实对合作组织的税收减负,银行贷款及用地 审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合作组织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绿色通道。二是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坚持自 主经营、科学管理、自负盈亏”的方针,借助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生产加工能力,对农产品吸纳能力, 为农产品提供稳定的销售市场,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对农民土地经营生产要按照土 地流转的新要求实行连片经营耕种,充分发挥机械播种、收割的作用。5、积极推进农产品认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其它建设项目同步发展,制定政策,完善相关配套 措施,以“生态、优质、安全”作为发展方向,对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无公害产品施行财政补贴,调整支 农资金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产品认证激励机制。要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带动中心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全方位加快对产品认证,坚决杜绝品牌混淆,互相影响,消减知名度,阻碍优质品牌打出省外、走出国门。6、要尽快恢复土地属性。采取春耕秋翻办法,松软土地。大力施农家肥,逐步恢复土地应有属性,这是 保持农业粮食产量稳定的最有效办法。否则若干年后,土地板结到一定程度,土地属性消失殆尽施用任何 肥料都将无济与事。“有粮则稳,无粮则乱”情况就会凸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