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54792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肿瘤科优势病种即我科常见病种共有三种:胃癌、肝癌和肠癌。我科自建科以来,通过对收治病人进行诊疗观察总结。现将2018年我科三个病种的诊疗情况总结如下。一:胃癌 1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 2018年112月份共收住院胃癌病人50人次,按照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50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诊断符合率100%,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7%,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7%。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治疗、高频热疗、中药灌肠抗肿瘤等综合治疗方式。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和中药饮片辨证施治;

2、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灌肠等治疗方法均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给于用药,外贴膏剂我科主要应用中草药协定的处方。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而且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对于术后降低术后复发率,与化疗配合减毒增效,整体调节带瘤生存,在临床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由于治疗方案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2难点思路及解决措施 胃癌与中医学的“反胃”、“膈症”等症状相类似,金匮要略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医宗全鉴对胃癌的发病原因、临床现象更有详细描述:“三阳热结,谓胃、小肠、大肠三府热结不散,灼伤津液也。胃之上口为贲

3、门,小肠之上口为幽门贲门干枯,则放出腐化之道路狭隘,故食入反出为翻胃也。”由于癌细胞的侵蚀,引起胃部病变,使胃功能紊乱,出现了恶心、呕吐、宿食腐臭,疼痛出血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局部梗阻、术后复发、远处转移。其发病率、病死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如何有效降低“三高”,是目前胃癌难点和焦点,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生存又是关键所在。 难点之一:如何预防、干预胃癌的发生。由于胃癌的病因复杂,患者的体质因素不同,故在胃癌发生的预防和干扰上,要提倡级“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加强对群众的有关预防胃癌的科普宣传教育,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二级预防 即提倡“三早”,早期发现

4、,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日美等发达国家的治愈率达到70-80%以上,而我国仅有40-50%;对胃癌高危人群的监控,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术后残胃、恶性贫血和HP阳性所致的各种胃病等患者,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应定期复查,对这些癌前病变者应通过X线、纤维胃镜粘膜活检进行监测,一经确诊,尽早争取综合治疗,在监控的同时,对上述这些癌前病变应进行“不懈的治疗,直至痊愈”,中医中药对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难点之二:如何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思维力,提高胃癌患者的远期疗效? 对胃癌病人实施有中医药参与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胃癌疗效的最好途径,只有实施正确的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术后

5、巩固治疗、中晚期固本清源、带瘤生存,才能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的远期疗效。手术治疗目前仍是治愈胃癌最重要的第一步,对于中晚期病人实施非根治性手术,仅能消灭瘤灶的“主力部队”,但术后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我个人不赞同对实行“二步手术”,因为手术的打击太大,免疫力下降非常明显,中医治疗对于恢复,对预防复发改善症状非常有效。化疗虽对缩小瘤灶、杀灭残留癌细胞,防止肿瘤复发具有肯定的作用,但因其非专一“不分敌我”的作用可破坏病人的免疫系统,损害病人造血系统和肝肾功能,严重者造成病人死亡。放疗目前对于胃癌只是一个姑息性治疗作用,副作用大,所以,中医药对化疗的减毒增效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晚期的扶正赔本、固本清源、人瘤共

6、存的治疗更有意义,不能一味的生命不息化疗不止。二:肝癌 1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 2018年112月份共收肝癌住院病人30人次,按照肝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25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诊断符合率100%,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6%,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7%。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敷贴等综合治疗方式。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和中药饮片辨证施治;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敷贴等治疗方法均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给于用药,外贴膏剂我科主要应用中草药协定的处方癌痛膏外敷止痛,临床疗效很好,副作用少。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

7、患者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症状体征,而且对于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而且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术后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与化疗配合减毒增效,整体调节人瘤生存,在临床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由于治疗方案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2难点思路及解决措施 肝癌归属于“肝积”、“癥瘕”、“积聚”、“臌胀”、“痞气”、“黄疸”等范畴。难经五十六难曰:“肝之积,名曰肥气。”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曰:“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身无膏泽爪甲枯黑。”肝癌是因多种原因导致肝络淤滞不通,肝体失却柔润,疏泄失职。以右胁痛,或胁下肿块,腹胀纳少及肝瘀证候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难点之一:癌前期病

8、变的预防与治疗 1预防(1) 忌酒、忌霉变食物、亚硝酸食物、污染水等。(2) 积极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尤其应重视乙型与丙型肝炎的治疗。(3)调节情志,避免c型性格。2治疗 积极寻求中医药治疗,控制癌前期病变的进展。(1)疏肝利胆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常用方有:小柴胡汤、逍遥汤加减、消炎利胆片,一贯煎等。适于肝炎肝气不舒、肝胆湿热等症,可长期服用。(2)健脾益气养血,促进NK细胞活性,常用方有:人参养荣汤(和刑局方),人参归脾丸、十全大补汤等。适于肝病日久体弱之人,可长期服用。(3)清热解毒,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常用方有:逍遥汤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黄连解毒汤,葛根芩连汤等:适于病毒性肝炎,

9、身热口燥,泄泻,泛黄等症,病愈即应换方加减。(4)益气健脾,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等皆可抗氧化。常用方有:逍遥汤、膈下逐瘀汤、四君子汤等。通过抗氧化而抑制肝细胞突变。难点之二:术后复发的预防与治疗 有报道肝癌根治性切除后,其1、3及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171、325和615。无复发者的5年生存率远高于有复发者,分别为489和110。术后2年内为复发高峰期。可见术后复发问题严重影响了肝癌的远期疗效,因此预防与治疗术后复发则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1)定期复查随访:术后1-2年内每2月复查一次,2年以上可3-4个月一次以上每半年一次。复查内容包括:AFP、B型超声、CT扫描、X线胸片及肝功能等。(2)复发

10、的预防:复发的预防应以中医药为主,常用的预防方法和药物有:疏肝利胆、健脾益气,提高机体抗癌能力、常用方有:逍遥汤、小柴胡汤、丹参金钱草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可随证加减变化应用。健脾疏肝软坚散结,预防肝癌复发甚至带瘤生存。方选逍遥散加减。(3)复发的治疗:对于肝癌复发,应早期发现,早期切除。不能切除的可选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介入灌注栓塞治疗,或射频消融、靶向治疗,肿瘤缩小后也可考虑手术切除治疗。不能选用介入灌注栓塞治疗的可选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最终人瘤生存。难点之三:肝癌转移的防治 癌症转移的研究过去一直进展不大,近十年随着医学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进展,癌症转移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首先,癌浸润是转移

11、的先决条件,浸润转移过程与转移基因及转移抑制基因有关,前者可增加肿瘤细胞转移,诱发肿瘤血管生成。近几年对中医药预防限制癌症转移进行了很多研究,热门的是有关限制肿瘤血管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的中药研究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冬虫夏草、党参,刺五加、枸杞子、淫羊藿、猕猴桃,何首乌、山萸肉、生地黄、补骨脂、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逍遥汤等。目前我科研究主要从患者整体出发,以调理脾胃为基础,以扶正疏肝清利湿热为重中之重,目的疏通肝脏气血运行周流,防止阴邪聚集肿瘤复发转移。难点之四:癌性疼痛的中医治疗 疼痛是肝癌晚期常见症状。疼痛的特点与性质随肿块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及分化程度不同而异,常需止痛治疗。

12、应遵循三阶梯及按时、个体化与口服给药的止痛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也可配合中医药,并治疗用西药止痛所造成的副作用。常用的中医止痛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外敷止痛;中药内服生津润肠通便改善止痛药副作用;可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目前我科有协定癌痛方外敷,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难点之五:肝癌晚期,食欲不振,腹胀-恶病质综合征(CACS)的辨证治疗肝癌晚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恶病质。导致恶病质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考虑与肿瘤消耗,肿瘤病人内分泌代谢紊乱,营养摄取障碍等因素有关,另外伤害性的抗癌治疗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西医对CACS诊断与治疗研究较多,一般均以营养支持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较差,多数只能获得暂时缓解。

13、对CACS,中医多按虚劳来辨证论治,认为与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或误治失治,或攻伐太过,耗损正气,也与久病损伤脏腑气血功能等有关。治疗应分清五脏气血之虚,以治本;分清何邪侵袭致癌,以治标。目前我科在恶病质这一块主要应用中药调理脾胃功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同时配合疏肝利胆,采用疏肝健脾降逆和胃之法,疗效满意。三:肠癌 1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 2018年112月份共收肠癌住院病人56人次,按照肠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56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诊断符合率100%,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8%,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7%。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

14、、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灌肠等综合治疗方式。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和中药饮片辨证施治;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灌肠等治疗方法均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给于用药,外贴膏剂我科主要应用中草药协定的处方抗癌化痰散方,临床疗效正在总结中。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症状体征,而且对于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术后可以降低复发率,与化疗配合减毒增效,固本清源整体调节、人瘤生存,在临床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由于治疗方案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在临床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难点思路及解决措施 肠癌古方中医属于“肠蕈”、“肠中积聚”、“症瘕”、 “下痢”、“脏毒”

15、等范围。灵枢谓:“肠覃何如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晋代王叔和脉经谓:“肠癖不脓血,脉沉细流连者生,洪大数身热者死。”其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恣食肥甘、燥热或不洁之物,导致脾不健运,湿热蕴毒下迫大肠,热伤肠络,毒邪成痈而逐渐发生癌瘤。难点之一:肠癌的早期诊断 直接影响大肠癌治疗结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如何获得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早期大肠癌如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并及时治疗,5年生存率甚至可达100%,而进展期肿瘤,无论用何种治疗方法,5年生存率也只有50%左右,因此,如何提高大肠癌早期诊断率,是直接关系到大肠癌诊治水平的关健一步,中医诊疗手段需要进一步挖掘

16、。目前我科在使用肿瘤系列大便隐血试验和大便习惯改变而进行早期筛查。难点点之二:中医如何参与 在化疗后第一周,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倦、头晕等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泄泻化疗后第二周起可出现白细胞数下降,此期间多属脾胃虚弱、气血两虚之证,治法以健脾和胃、补养气血为主,予大半夏汤、开胃进食汤、陈夏六君汤黄芪、薏苡仁为基本方。合并泄泻者平胃散加扁豆、怀山药以化湿健运,合并贫血、白细胞减少者加白芍、枸杞子、女贞子以养阴正气,增强病者体质,减少化疗毒副反应,增进疗效,使患者能以较好的状态顺利完成化疗程。化疗后第34周,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等不适已基本消失,饮食及体力已逐渐恢复,多见舌淡暗或有瘀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