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来评判-吴松桥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54620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历史来评判-吴松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让历史来评判-吴松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让历史来评判-吴松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让历史来评判-吴松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让历史来评判-吴松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历史来评判-吴松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历史来评判-吴松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松:让历史来评判 :吴松桥“可以说,在集团内没有一家合资企业对我有任何的吸引力,而且现在对做自主遇到困难,我觉得还是幸福的”这是一个有激情的人。“有的人经历过一次起伏就退休了,我很幸运,能够经历几次起伏。”吴松说。挑战现状是吴松的本性。当年在钢铁行业, 30 多岁的他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当上了总经理,在公司刚有起色的时候,他觉得已经乏味,决定离开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未知的未来。作为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广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吴松从2007 年 4 月开始负责广汽自主品牌项目的筹备,到现在,以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但能造得出车,还能够造出好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重大的失误”。2012 年 5 月

2、底,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在广州番禹广汽乘用车公司内,与之进行了关于中国汽车业、关于自主品牌未来,关于传祺未来的长篇访谈。以下是访谈部分节录。认识汽车业汽车商业评论 :谈谈您对当今汽车产业的认识。吴松: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尖锐。我认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可能对外方恐惧过火了一点。你看商用车,即使国外比我们有优势,但打到中国来很难。由于中国起步早,所以国内不管是一汽、东风还是其他一些汽车厂,还占有一席之地,可以用这些年的积累,再往更高端发展一下。中国已经有一部分商用车出口到国际上,这个应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轿车之所以现在搞自主比较难一点,第一个当时不鼓励,很多地方都没有把汽车作为支柱产业,没有公开提出来这是个

3、消费品,但是汽车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当经济发展,开始是企业有些进口,再私人有些进口,一下把进口车卖疯了,这下国家说,进口这么贵,我们能不能自己做?当年我们那些合资的企业,如果有今天的资本和这个实力,对合资是没有那么大的热情,当年都是活不下去了,没有饭吃了,如果再弄不好就破产了。所以一汽关掉了“红旗”,上海关掉了“上海”,这是硬性要求。当然,因为利益的驱动也没人敢坚持自主。当时有那么一个氛围,如果那时候你把“上海”留着,就说你思想不解放。咱们要回到那个历史,这是一个小孩和一个成年人打交道,当成年人给了几颗糖之后,小孩不知道糖后面的背景,所以就出现了目前这样一个情况。那么到第二阶段,国内

4、合资已经尝到甜头了,企业就没有动力去推动自己搞自主。当时偶尔的有几个心里会对自主研发有些想法,但是也无法去采取行动,因为阻力太大,谁愿意放着钱不挣,跑去冒那些风险?一方面有利益的驱使,一方面有政府的推动,人家把东西拿来又受欢迎,这三好合在了一起,所以无数的经理人都到了合资汽车公司,甚至到了外国的零部件厂。我当时在国企已经当到了二把手,但是我最羡慕的是能够到合资企业去搞碗饭吃,觉得那里环境也很好,机制也很好,各个方面都很好。那是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这个过程也出现了一部分汽车自主品牌,也有那么一股子气,但是由于缺乏汽车方面的沉淀,他们在成长的时候,因为生产什么都卖得出去,又产生一个错觉,认为中国汽

5、车就是这样的。但是最终发现自己在很核心的技术、制造和管理方面的积累还是很欠缺的。全世界没有一个像中国这么搞汽车。全世界的东西都砸给你,挂一个名字在你那里都好卖。通过这个中国汽车工业,我可以看到,实际上我们的民族文化找不到指针,我们无数的精英在那里面去奋斗,但是创造的不是你的东西,甚至即使你在里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你连自己都找不到。因为我在里面搞了五年自主,自己再反思、再琢磨这些问题,现在中国汽车工业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呢?看起来好像是自主品牌现在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我觉得现在中国汽车正在有一个崭新的开始。虽然说合资现在已经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但是不能否定,它用先进的思维给我们自主打开了一扇窗。现在

6、创办自主品牌汽车的优势是:第一,合资合作给我们提供资源;第二,全球的零部件都到中国来,国内有一批零部件也非常不错;第三,经过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优秀人才都在往中国聚集。管理之道汽车商业评论 :您不是搞整车的,广汽把乘用车的重任交给你,你自己怎么给自己评分?吴松:现在还不好下结论,由历史来评判吧。从我对汽车的兴趣而言,董事长的这个决策是英明的,这不是我讲的,是业内都在这样讲,因为大家都担心,广汽能不能造得出车?现在不但能造得出车,还能够造出好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重大的失误。作为一个汽车公司的主官,管理之道很重要。我是这样想的。第一个,对汽车业大的战略的把握和形势的认定。我通过别的行业的发展在

7、看汽车这个东西。比如钢铁行业,宝钢还没有建的时候,我们部长带队到国外考察,那大家都像孙子一样,当时从国外回来大家都没信心了,比现在做自主品牌汽车还没信心,但是现在钢铁行业情况怎么样?有了这些行业的经历,我自己也在做分析,毕竟在丰田呆了几年,通过丰田的历史,我认为我们中国更具备条件做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日本大,人才比日本多,我们缺的是大家心还不太齐,没有一套规则和标准,光有思想和理念不行,还有具体的行为和法则。我说可以把合资的东西整合一下,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在广汽,有这个条件。如果我们这一代不把汽车做大做强的话,下一代也要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汽车产业带动太多的关联产业。广东人做事

8、还是一种谨慎的原则,没有这些基础的东西,也不敢做汽车。今天的布局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我说我今天做的事情是为他们打工的,之所以现在无所顾忌,全身心投入,是因为有那么一种奉献的精神在里面。不是说觉悟有多高,也是这几年慢慢调整起来的。这是现在我对汽车业的感受和对未来初步的判断。可以说,在集团内没有一家合资企业对我有任何的吸引力,而且现在对做自主遇到困难,我觉得还是幸福的,与我当时在钢铁里面遇到的困难比,还不到皮毛之一。您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有很深研究,那是以弱胜强的典范,你觉得这对于您做好自主品牌有没有帮助?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第一点就是非常开放,第二点就是资源整合,实际上整个贯穿他一生的军事思

9、想就是这个。当年干革命,刚开始很多人都要走,这就像搞自主品牌,别人一挖都愿意走,这都是正常的,从人性上来讲,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大家都知道革命要成功的话,可能很多人都不跑了。现在,全世界的汽车公司都在利用中国市场去实现进化,为什么我们拥有这个市场,非得让他们来统治我们?这不是民族的悲哀?我现在对汽车文化研究还不太深,但是我可以下一个结论,我们的文化还是有缺陷的,需要改进。这种文化是难以改变的。很费精神,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在学校读书时,很多人就是把国外的书拿来看,自己不去消化,食洋不化就是个问题。您现在看的什么书?最近在看的是凯撒大帝 ,这个厂子刚刚开始策划阶段,我看的是德川家康 ,从头到尾十几本,我都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