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为何屡次成为新冠疫情风险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54273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链为何屡次成为新冠疫情风险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冷链为何屡次成为新冠疫情风险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冷链为何屡次成为新冠疫情风险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冷链为何屡次成为新冠疫情风险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链为何屡次成为新冠疫情风险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冷链为何屡次成为新冠疫情风险点作者: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46期从食品的生产、加工,到冷库储存、冷链运输到达目的地的冷库,再通过目的地的冷链运 输车运送到市场,冷链每一个步骤都牵涉到大量从业人员。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了“员工 携带病毒”的问题,那食品就有机会被新冠病毒污染。据不完全统计,自7月3日厦门、大连海关在从厄瓜多尔进口的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检出新 冠病毒以来,国内共30余次在进口冷链食品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阳性,涉及11省3市。梳理 发现,涉疫冷链食品包括冻鱼、冻虾、冻牛肉、冻猪肉、冻鸡翅等,被检出阳性次数最多的进 口国依次为厄瓜多尔、巴西、印度尼西亚、荷兰、阿根廷、俄罗斯等。为什么冷链

2、的风险这么 大?冷链为何屡次成为新冠疫情风险点冷链为何屡次成为新冠疫情风险点?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首先 是境外新冠肺炎情变得更严峻,使新冠病毒污染机会增大;其次由于温度降低,冷链环境使得 病毒存活时间更长,也为病毒提供远距离传送的载体;再次是各地加强对冷链产品检测工作, 使得污染物品被及时发现。因此全国多地在短时间内发现境外输入物品受到污染的报告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冷链是非常复杂的物流体系,牵涉到的人员众多。从食品的生产、力口 工,至U冷库储存、冷链运输到达目的地的冷库,再通过目的地的冷链运输车运送到市场。其中 的每一个环节都牵涉到大量从业人员。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了“员

3、工携带病毒”的问题,那 食品就有机会被新冠病毒污染。各地在进行进口冷链疫情防控工作时,虽然会结合全球疫情最新形势全面收集信息,科 学确定抽检商品种类和批次,但进口冷链食品数量多,抽检难以发现所有病毒。同时,受封存 场地、检测能力、消毒设施、人员配备等因素限制,难以做到对所有批次取样检测。首农(天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学志坦言:“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疫情传 播,我们无法判断病毒潜藏在外包装、内包装还是食品本身,全部检测的背后是巨大的人力成 本与时间成本。”此外,装卸环节成为防疫的难点之一。记者在北方某港口看到,进口的冷冻集装箱货物进 入冷库时,各类冻品需要装卸工人一件件手工掏箱,然后再

4、用叉车转移至冷库中储存。能否全面停止进口冷链食品那么,是否应该全面停止进口冷链食品?业界人士认为,就目前而言,这是因噎废食, 并不现实。原因在于冷链产品风险防控目前已进入防疫新常态阶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 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指出,一方面,国外疫情仍然持续蔓延,此起彼伏,很多国家迎来 了秋冬的第二波疫情高峰;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大量的进口产品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因此绝 对不能把进口产品全部拒之门外,这已经是共识、常识。广大消费者也不必过度担心,但需要注意食品卫生、做好日常防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 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主任李凤琴表示,大量科学数据表明食品不会感染新冠病毒,但有可能 被污染

5、:一是受到含有病毒的水、包装材料的污染;二是受到携带病毒的食品加工者的污染。“目前来看,无论是海关还是其他部门,都已经部署了严格的查验、消毒以及管控的手 段。暴露出来的问题货品,从整体货品占比来说,是相当小的部分。”秦玉鸣说。此外,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术指 南,在切实保障冷链物流一线工作人员自身安全的同时,落实信息登记制度,为冷链物流疫 情防控追溯提供有力支撑。不仅冷链“藏”毒,还要提防“物传人”很多人担心冷链食品的安全性。官方提醒,选购冷冻冰鲜产品应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 选购时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同时佩戴口罩。购买境外冷冻

6、冰鲜食品时,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处理食材注意生熟分开、煮熟煮透。购物、处理食材、饭前饭后应保持手部卫生。吴尊友特别指出,新的研究发现,进入冬季后,很多货物运输在低温环境下也产生了类 似于冷链运输的传播环节。所以,除了冷链以外,其他国外的货物也应该加强检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也提醒,目前严防境外输入,防人也需要防物。他强调,一些国外高风险地区空运的快递包裹、信函等,外包装如果携带新冠病毒很难 发现,大面积消杀也难实施。因此他呼吁,公众对来自国外高风险地区的快递包裹、信函也要 做到全面消杀。查收快递时戴好口罩、手套,用含酒精的湿布湿纸擦拭外包装。处理完包裹以 后要洗手,不能直接用接觸包裹的手去做抠鼻子、揉眼睛等动作。若是不急需,也可以将包裹 打开放置在阳台通风地方过几天再处理,防患于未然。(半岛都市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