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538483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总体思路第一单元“与你同行”是针对六年级孩子在人际交往上容易浮现的困惑而设计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某些交往的规则与措施,懂得该如何与人相处。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与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是两个世界范畴的话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全球的视野,思考人类与自然、人类之间该如何相处。第四单元“再会,我的小学生活”,是对小学学习生活的简朴小结与回忆,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小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整顿,形成对自我成长的认同,为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做准备二、各单元具体内容第一单元与你同行(一)单元设计的出发点:1此年龄段学生建立友谊和与朋友交往呈现某些特点。这个阶段的孩子交往意识

2、较强,懂得忠诚,朋友相对固定,还浮现小团队现象。但对友谊的意义、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等问题,还不是很清晰。2.青春初期学生对性别比较敏感,体现出对异性的爱好和排斥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得她们不懂得如何看待、解决男女同窗的关系。3.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易与成人发生冲突。(二)单元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对的交友,用对的措施解决人际关系(与同龄人、异性、长辈、周边人)本单元构成及各课重要侧重点:1男生和女生:青春期的异性间交往比较敏感,互相有吸引又有隔阂,因此浮现如何看待对方,如何对的交往的问题。教材通过呈现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别,可以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带来的乐趣;学会

3、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性,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可以从性别差别的角度结识、化解矛盾,学习与异性和谐相处。2朋友之间:通过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协助,结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学会真诚看待朋友,建立健康的朋友关系。3.学会和谐相处:把交往的范畴扩大为师长和周边人。重要内容有待人处世的交往原则,如何才干与人和谐相处,如何积极解决互相之间的冲突。第一课男生和女生这课重要有如下话题:“我眼中的男生和女生”“男女生交往不烦恼”“好男孩好女孩”。1我眼中的男生和女生教材从自我结识与社会评价两方面引导学生结识男女生的不同,形成对性别特性的认知;学会欣赏异性的价值、魅力;

4、懂得世界因不同而丰富。男女生交往不烦恼本课要让学生懂得异性间交往的烦恼往往是由于不同产生的矛盾,因此才需要站在异性的角度彼此理解与沟通。教材展示了男女生容易浮现的冲突,通过度析让学生懂得性别差别是冲突的重要因素这一客观事实。同步教材引导学生研讨在交往中避免发生冲突的做法,重要是要学会理解并尊重男女生的心理差别,站在异性的角度来理解对方,以更好地与异性同窗相处。如何对的看待异性,并恰当解决异性间的关系是本课难点。在引导讨论时,避免就事论事,而要从事例中分析出对不同性别间的差别的理解与尊重。3.好男孩好女孩重要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并但愿给对方一种好印象,但又不知如何合适

5、地呈现自我的心理特点,引起学生思考如何在理解彼此特性的基本上,塑造积极健康的好形象。特别是引导学生结识到,真正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形象,更取决于内在的气质和良好的品行、修养。教学时对学生积极的体现需给以肯定。虽然有时学生的体现不恰当,其愿望也是但愿自己有一种好形象。学生此时浮现的问题,是成长中必然会遇到的,是需要协助她们解决的困惑。教学时要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困惑,共同研究分析,寻找答案的角度进行指引,避免成为对学生行为的批评。第二课朋友之间这课重要的话题有“我和朋友”“友谊树”。1“我和朋友”这个话题是让学生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协助,结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

6、的友谊。教材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朋友,引导学生在友谊的故事中感受朋友的重要性,并通过用诗歌和图画来体现友谊,激发情感体验,更好地感悟朋友的内涵。2“友谊树”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列举有助于增进友谊和侵蚀友谊的不同行为,从而协助学生结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真实的、健康的、积极的、愉悦的、纯真的等。与原思想品德课的区别:这里更强调情感的激发和已有生活经验上的感悟,而不是单纯讲道理,进行道德判断。第三课学会和谐相处这课重要的话题有“与人交往的规则”“发生冲突怎么办”“有话好好说”。“与人交往的规则”重要让学生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理。教材中表格的设计,是对这个规则进行具体阐释,学生通过填写表格

7、,可以针对自己常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对原理的认知上,增强德育的实效性。2.“发生冲突怎么办”重要针对同窗间常浮现的交往负面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想,当冲突发生时,双方会有如何的心情、态度、行为,在这个基本上去寻找好的和解措施。3“有话好好说”重要针对学生与家长之间发生的冲突,引导学生理性去解决。而不是任性胡闹,或憋屈难受,任由事态发展。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一)单元设计的出发点: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世界性三大问题。(二)单元的目的:让学生理解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单元呈现上以人类的家园为主线,将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地球之间所存在的奉献与

8、获取、建设与破坏、减灾与自护等方面整合在一起。(四)本单元构成及各课重要侧重点:1.只有一种地球;2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3.当灾害来临的时候。本单元与低年级相似主题的区别在于,范畴上低年级探讨的就是身边的环境状况,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看到环境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对环境的关注意识。形成一种但愿在好的环境中生活的愿望。高年级研讨的是从全球的角度看待世界性的问题。让学生从富有震撼力的事例中,感悟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形成对全球环境的忧患意识,并见之于平常行为。第一课只有一种地球本课从人类生存条件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对人类的意义,及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重要讨论的话题有“地球的奉献”“我们唯一的

9、家园”“重负的大地”“我们家乡的环境”。1.地球的奉献(地球为人类做了什么)这课探讨的问题是地球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教材从生存环境、资源、空间等方面展开,让学生结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2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是什么)从比较的角度,结识到地球的唯一以及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教材中的表格不规定学生全面地理解月球和火星的具体状况,重在让学生从温度、水分、氧气三个生存基本条件的比较,结识到茫茫宇宙只有地球才干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3重负的大地(人类为地球做了什么)教材从人口、资源、环境这三大问题展开,具体设计了人口、森林、水资源、污染、酸雨等全球性的问题。三大问题既是并列的问题,也有内在

10、的关系。重要是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多导致资源紧张与环境污染。教学的时候注意拿数据说话,用实例打动人,让学生结识到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不能再继续下去,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避免环境教育给人感觉空泛,感觉事不关己。4.我们家乡的环境(作为地球的一员,我们的所为带给地球的是什么)这个话题用学生环绕家乡环境问题开展调查的活动范例,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第二课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里讨论的话题重要有“我们的生活与环境”“留住大自然的绿色”“打造节水型社会”“减少垃圾污染”。本课是在前一课理解人们的行为、观测家乡环境状况的基本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及周边人的平常行为,提高学生对环

11、境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新的环保观念。1我们的生活与环境这个话题重要从我们的平常生活行为进行反思,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行为与环境紧密有关,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环境。2留住大自然的绿色这个话题由前面的话题引伸而来:生活与环境紧密有关那么如何在生活中通过点滴行为来保护环境呢?这个话题里侧重于如何保护森林草地资源,修养水土。3.打造节水型社会从节水的平常行为反思,建立环保观念和态度,侧重平常行为的践行。4减少垃圾污染教材给出了垃圾污染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总体来说,学生在调查的时候,要充足运用她们的感官,通过看、尝、摸、听、嗅等活动,感受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现状与后

12、果。这些感官活动可以让学生直接理解她们周边的环境状况,以她们自己的方式发掘信息,有助于提高她们对周边环境的敏感性和洞察力。第三课当灾害来临的时候1.无情的灾害(不可抗拒的一面)理解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劫难,结识到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教材选用了地震、洪水作为详例,这是中国比较常用的自然灾害。同步从全球的角度,理解其她自然灾害。.灾害避免与预报(人为可控的一面)本话题重要内容是自然灾害的规律与基本常识。暗含的议题是虽然灾害不可抗拒,但人们始终为应对自然灾害不懈努力和摸索,并获得某些经验和成绩,已经采用了避免和预报措施。旨在告诉学生,只要依循大自然的规律,采用相应措施,就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

13、,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灾情预测和防灾方面的知识。3灾害中的救济教材重要从三个层面展开(1)心理层:学会冷静、智慧地面对灾害。(2)知识层:灾害自救小常识,涉及如何逃生,正保证护自己。()情感层:一方有难八方增援。教学中注意如下几点:本课所谈灾害重要是自然灾害,与四年级上册波及的火灾、拥挤踩踏有区别。在分析灾害现象和因素时,可以结合上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有些灾害是人为导致的,从而使学生结识到自然有其自己的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将受到自然的惩罚,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感。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一)单元设计的出发点:目前国际社会人们面临着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让学生从全球视野,关注世界发生的事情和平

14、发展是总趋势,但战争总相随着。形成一种对世界的关怀,做一种世界人。(二)单元的目的:懂得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感受战争的苦难,体会和平的美好,以及世界人民相依相存的关系。(三)单元呈现:从小朋友的视角切入,从平常生活用品说起,逐渐展开和进一步。(四)本单元构成及各课重要侧重点:1.战争风云下的苦难;放飞和平鸽;我们手拉手。第一课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这课侧重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劫难。分别从几种方面展开:(1)从小朋友的视角看战争:教材设计了小朋友在遭遇背离家园、战争受伤、等待家人时几种场景的心理感受。让学生通过体会同龄人的感受,更进一步地结识战争的苦难。()从历史看战争:教材安排了两次世界大

15、战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对资料整顿归纳,形成理性结识,也提高学生分析整顿资料的能力。(3)从长期的危害看战争:让学生结识到,战争不仅会在战时给人类带来劫难,并且还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如战争孤儿的生存与教育受到影响,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人们的心灵创伤难以愈合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战争影响的结识。教学注意如下几点:本课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措施,拉近本课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借助图片、数据、影视资料、生动的故事等直观的材料,强化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站在战争受害者的角度,思考和感受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伤害。第二课放飞和平鸽这课重要有如下话题:“为了和平”“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奉献”“我们爱和平”。.为了和平教材重要展示了联合国在维护和平方面发挥的作用。具体呈现的内容有联合国会徽、圆桌会议、安理睬功能等社会常识,以及前联合国秘书长的倡议活动、维和部队的行动等反映和平愿望的行为。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挖掘素材体现的教育意义。例如,可以设计这样某些问题:联合国成立的背景是什么?联合国建立以来重要做了些什么?联合国会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圆桌会议的象征意义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某些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和平是全世界的共同愿望。2.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奉献这个话题重要内容有:国内的政策、采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