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2013-2014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检试卷(B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532127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珠海市2013-2014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检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广东省珠海市2013-2014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检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珠海市2013-2014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检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珠海市2013-2014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检试卷(B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质量检测高二级语文参考答案(B卷)1.B(A坍tn,C当dng,D矫jio) 2.D(“层次”改为“层面”。“层次”着重指次序,“层面”着重指范围。)3.A(B.成分残缺,“随着城市化进程”后面加上“的加速推进”。C. “据珠海统计局数据显示”滥用介词造成缺主语,改为“珠海统计局数据显示,” D.“近1.25万人以上”杂糅,删去“以上”。)4.C 5C(A.应为“审理案件”。B.犯以今义释古义的错误,“狱”不是“监狱”,“具狱”应是定案,形成案卷。参看曹刿论战的“小大之狱”句。D.应为“视作”。)6D(第一个“而”连词表修饰,不译;第二个代词,“你的”。A项两

2、个都是代词,前为“他”,后为“它”。B项都是代词,指某一范围内的全体,相当于“众”。C项都是动词,前译为“担当”,后译为“成为”,“是”。)7C8(“攻击他”“徒有虚名”等词与文章的内容不符,“推崇归有光”也是后来的事。这里不是在称赞王世贞的人品,而是借他来个反衬归有光的才华。)9(1)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平素了解有光有才,推荐他为南京大仆丞。世贞很不满,但此后也从内心对有光佩服得五体投地。 (2)用古教化为治。断讫遣去,不具狱。辄寝阁不行(用一个得1分,两个得3分)【参考译文】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人。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五经”、“三史”等书全已通晓,拜同乡魏校作老师。嘉靖

3、十九年(1540)考取举人,以后考了八次进士都没有中。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读书讲学。学生常达几百人,都称他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1565),归有光才考取进士,授官长兴(今浙江湖州)知县。他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来进行治理。每次审理案件,把妇女儿童领到案前,他满口江苏口音,断完案,把罪犯遣归,不写判决书。上级的命令不切实际,就束之高阁,不去执行。与上司有所争执,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就调他去作顺德(今属广东)通判,专管马政。隆庆四年(1570),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平素与有光交好,引荐他作南京太仆丞,掌管内阁制敕房,编撰世宗实录,死在任上。归有光作古文,以经术为本,喜欢太史

4、公的史记,参透其中的神理。当时王世贞为文坛盟主,有光尽力和他分庭抗礼,把他看作狂亡而平庸的大人物。世贞心里很不痛快,但以后也对有光佩服得五体投地,给他写赞语说:“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我哪里是走的另一条路,只是自伤长久以来没有什么成就啊!”他就是这样推崇归有光。归有光在特种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后来的德清县胡友信和他齐名,世人并称他们为“归、胡”。10.(1)一、二句描绘出一片悲凉肃杀的边疆战场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写出了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表达了建功立业

5、的热切愿望和不被重用的感慨。(回答运用了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也可斟酌得分)11.(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3)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4)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12CE 解析:C项,“暗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无中生有;E项,“深化感情”不是传统节日的目的。13A 解析:依据原文“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即可判断。14西方的“节”含有神圣的意味,不如中国传统节日形象生动;西方的“节”多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中西方节日都有和谐人的身心的特点。(第一、二

6、点各1分,第三点2分)15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和谐人事,对人情的呼唤;和谐身心,对生命的关怀。 (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16(4分)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D。 第一处画线句子强调了小女孩发现“一滴水”的地点,体现了“一滴水”普通、平常的特点,(1分)突出了这滴水的普遍象征意义;(1分)第二处画线句子写出了“一滴水”充盈,圆润,透亮的特点,(1分)突出“一滴水”的美,为下文说它是“一生中所感受到的最美的事物”埋下伏笔。(1分) 4分。特点各2分;作用各2分。意思对即可。17(5分)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D。 “她”刚遇到这滴

7、水时,觉得它充盈、圆润、透亮,十分喜爱;(1点)那滴水滑落消失“她”感到很难过;(1点)后来“她”很感激这滴水带给她柔情;(1点)当她又看见了那滴水,感到它还活着时,“她”感到惊喜;(1点)临终时他“她”对“这滴水”念念不忘;(1点)最后,当“她”又变成小女孩时,“她”高兴地感到她与一生中所感受到的最美的事物相逢了。(1点) 5分。答对4点即给满分。18(6分)本题考查考生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能力层级F。我认为“这滴水”就是生命的象征。(2分)作者通过“一滴水”表达她对生命的看法是:生命十分美好,(1分)人们要好好珍惜,好好度过属于自己的一生;(1分)“生”与“死”不是截然分开的,生命永不停

8、息,(1分)生命可以轮回(或生命永远循环不会死去)的哲理。(1分)。 6分。揭示象征意义2分,作者作出的回答分4点给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19(4分)(1)因为理解他的人太少,而关注他的人却如此之多,这让爱因斯坦感到困感。(2分)(2)表现了爱因斯坦淡泊名利,不通俗务的性格。(2分)20(6分)(1)他坚持相对论,坚守正义,坚持反战立场,使他被周围的同事和自己的祖国抛弃。(2)他深邃、睿智的思想远远超越同时代的人,使他无法得到别人的理解。(3)他对工作的狂热与痴迷,使得他与世俗格格不入。 (“坚持正义”“思想深邃”“工作痴迷”每点2分)21(5分)(1)爱因斯坦的成就众所

9、周知,没有必要再写(或:本文的出发点不是要评介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而是要展示他的思想性格)(1分)(2)这些细节描写,更贴近真实的、自然的爱因斯坦,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1分)(3)这些描写生动有趣,使人物的个性更突出鲜明;表现出爱因斯坦沉迷于工作、不屑于传统习俗、孤独不被理解的个性,增强了传记的吸引力与感染力。(3分,答出生动鲜明、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等得1分,具体分析个性得2分) 22参考答案:种子多;种子传播广;适应性强。评分标准:每概括出一个特点给2分。解析:从标点来看,此段话有三句,第一句强调种子多,第二句强调传播,第三句强调生长环境。23.(1)如果选择飞机,早晨8:00出发,上午10:55到达。您既可缩短行程时间,又能遨游蓝天。(3分)(2)如果选择火车,17:25出发,第二天下午13:50分到达,这样您休息一宿,既可节省旅资,又能养精蓄锐。 (3分)24 作文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